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控制

时间:2022-08-18 12:13:21

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控制

摘要:钻孔灌注桩在建筑工程的应用已越来越广,钻孔灌注桩的整个施工过程属隐蔽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相对困难,若出现问题,将会影响整体工程的开展,甚至埋下安全隐患。因此施工前应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全面考虑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分析解决办法,提前做好应急预案;施工中严格按照计划和相关规定执行,合理安排各工序的进度,做好工序间的衔接,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确保钻孔灌注桩工程按质按量的完成。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控制措施;预防;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 U443.1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孔灌注桩作为一种常见的桩基础形式,由于具有承载力大、占用场地少、施工速度快、相互干扰小等特点广泛地应用于各个建筑工程领域。但由于钻孔灌注桩的技术要求高,施工环节较多,工艺较复杂,需要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快速完成水下灌注混凝土隐蔽工程的灌注,无法直观的对质量进行有效管理,人为因素影响较大,但如果施工质量保证措施不完善,发生违规操作,就容易出现质量问题,造成灾难性的后果,或给工程留下安全隐患。为此需要对钻孔灌注桩施工全过程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保证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

1工程概况

本地某商住楼为 18 层高,其占地面积为4680m2左右;该工程的基础设计采用直径ф1800mm和ф1500mm二种型号的钻孔灌注桩,根据地质勘察揭露,最长的桩长达 45m,水下混凝土 C30。针对该项目的施工,控制好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是非常关键的。因此,为确保本项目的桩基础达到设计要求,特制定以下的施工方法并简述施工过程中取得的经验。

2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控制

2.1钻孔桩施工的操作工艺流程

桩位放线定点埋设桩护筒(高度 1.5~2m)桩机就位(设泥浆池制备泥浆、泥浆循环清渣)清孔安放桩钢筋笼骨架(安装超声波检测管等)第二次清孔(泥浆检测要求)灌注水下混凝土桩基检测

2.2关键工序的把关及质量缺陷的控制措施

2.2.1钻孔桩的持力层(土质类别)鉴别和成孔检查,对桩基质量的关键性作用

⑴孔桩基底持力层(土质类别)的鉴别。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及桩机负责作业人,应时刻高度重视做好钻孔及其土层的判断分析工作,当钻进持力层时,应立即汇报项目部,并通知监理工程师确认判别,进行现场的取样,根据渣样及地质勘察报告进行对比分析,符合要求后,按不少于设计桩长入岩深度确定终桩。

⑵孔桩成孔检查。成孔后,灌注混凝土前,应重点检查桩的沉淀(渣)厚度、孔形、孔径、孔深及坚直度、泥浆的稠度(相对密度指标)。在上述的有关要求符合标准后,上报监理工程师验收确认后,才准浇筑桩混凝土。

2.2.2钻孔灌注桩水下混凝土的施工

该工艺是孔桩成桩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保证基桩本身质量的最关键环节。

⑴水下混凝土施工时采用刚性导管进行灌注,导管使用前应进行必要的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等试验,并在灌注前检查导管接口连接的严密性和牢固。本工程导管采用内径ф300,两端焊有法兰盘的钢管(但最下一级导管的下端无法兰盘),采用螺栓连接,法兰盘之间垫橡胶圈密封隔水。导管内壁要顺直、光洁、圆滑和无凹凸变形,管径应一致。

⑵水下混凝土施工前,必须再次探测孔底泥浆沉淀厚度,如符合要求,立即进行混凝土灌注。如果泥浆的稠度大于规定,应再次清孔,但应注意孔壁稳定,防止塌孔。混凝土运至施工点时,应检查其均匀性及坍落度,杜绝不合格品的投入使用。

⑶施工应做到以下的注意事项:确保导管埋入混凝土不少于 2m,施工过程中应确保紧凑、连续地进行,严禁中途停工。应经常测量导管外水下混凝土顶面的高度,控制导管在混凝土的埋深。

随着灌注高度的上升,及时提升导管;并确保导管在整个提高及拆管的过程中,导管的端部始终埋入管外混凝土 4~6m。严禁导管提升过高,拨出混凝土的顶面,造成断桩等事故的发生;或因导管提升过小,埋入混凝土过深时,造成塞管。混凝土灌注时,应随时上下抽动导管,确保水下混凝土的密实性。最终混凝土灌注高度应比设计桩顶标高高出 1.0m 左右。增高部分的桩头因含有浮浆渣层在基坑开挖时凿除。

2.3灌注桩质量控制及灌注事故的预防

灌注水下混凝土是成桩的关键工序,但由于水下施工,工艺复杂,易发生埋管、卡管、导管进水,坍孔、断桩、钢筋笼上浮等质量事故,造成较大的损失。作为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应该高度重视。首先要制订详细、周密的预防、处理施工方案,并配备必要措施的应急设备。在桩灌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的质量员应该进行全过程的施工控制,并建立一套可行性的质量保证体系,项目部要做到统一指挥、密切配合,快速、连续施工。如出现事故,应立即启动质量事故分析处理程序,项目总工该立即组织有关调查小组,进行分析其发生的原因,采取合理的技术措施,及时设法补救,减小损失,在其施工过程中,按照质量控制的有关程序并作好协调的工作。

混凝土灌注时应随时上下抽动导管,确保水下混凝土的密实性。最终混凝土灌注高度应比设计桩顶标高高出不少于 0.80m。

以下例举钻孔灌注桩易出现的施工质量缺陷,并对其进行产生质量缺陷的原因及使用的防治方法进行归纳及分析。

⑴桩底地基承载力不足

原因:桩端没有支承在持力层上面。

防治措施: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复杂地层,这种地层一般最好做抽芯检验,如不能成孔取芯,要参照邻近取芯情况、钻速、泥浆返上的岩屑及钻进情况(一般钻进微风化岩时,钻头不憋钻,主动钻杆振动不很厉害,钻进声音感觉较好)、工程地质资料进行综合考虑。

⑵钻进中坍孔。在钻孔过程中,如果钻孔内水位突然下降,孔口冒细密的水泡,就表示已坍塌孔。

原因:在松散粉砂土或流砂中钻孔时,或地质不详,存地着小型融洞的情况。

防治措施:选用优质黄泥制作黄泥浆,也可投入粘土掺片石或卵石,低锤冲击,将粘土膏、片石卵石挤入孔壁稳定孔壁。保持孔内泥的比重、粘度。

⑶缩颈(孔径小于设计孔径)

原因:在钻孔过程中,由于钻锥磨损或焊补不及时,或在地层中遇到膨胀的软土、粘土、泥岩等,容易产生缩孔现象。

防治措施:成孔时,应加大泵量,加快成孔速度,快速通过,在成孔一段时间,孔壁形成泥皮,孔壁不会渗水,亦不会引起膨胀,如出现缩颈,采用上下反复扫孔的办法,以扩大孔径。

⑷桩底沉渣量过大。

原因:检查不够认真,清孔不干净或没有进行二次清孔。

防治措施:①认真检查,采用正确的测绳与测锤。②一次清孔后,不符合要求,要采取措施:如改善泥浆性能,延长清孔时间等进行清孔。在下完钢筋笼后,再检查沉渣量,如沉渣量超过规范要求,应进行二次清孔。二次清孔可利用导管进行,准备一个清孔接头,一头可接导管,一头接胶管,在导管下完后,提离孔底 0.4m,在胶管上接泥浆泵直接进行泥浆循环。二次清孔优点:及时有效地保证桩底干净。

⑸钢筋笼上浮

原因:①当混凝土灌注至钢筋笼下,若此时提升导管,导管底端与钢筋笼仅有 1m 左右的距离时,由于浇筑的混凝土自导管流出后冲击力较大,推动了钢筋笼上浮。②由于混凝土灌注过钢筋笼且导管埋深较大,其上层混凝土因浇筑时间较长,已近初凝,表面形成硬壳,混凝土与钢筋笼有一定握裹力,如果此时导管底端未及时提到钢筋笼底部以上,混凝土在导管流出后将以一定的速度向上顶升,同时也带动钢筋笼的上移。防治措施:①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能、初凝时间及灌注工艺。②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应随时掌握混凝土浇筑标高及导管埋深,当混凝土埋过钢筋笼底端 2~3m时,应及时将导管提至钢筋笼底端以上。③当发现钢筋笼开始上浮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准确计算导管埋深和已浇混凝土标高,提升导管后再进行浇筑,上浮现象即可消除。④可从钢筋笼自身的结构及定位方式进行考虑:适当减少钢筋笼下端的筘筋数量,可以减少混凝土向上的顶托力;钢筋笼上端焊固在护筒上,可以承受部分顶托力,具有防止其上升的作用;在孔底设置直径不小于主筋的 1 道~2 道加强环形筋,并以适当数量的牵引筋牢固地焊接于钢筋笼的底部,实践证明对克服钢筋笼上升是行之有效的。

⑹断桩与夹泥层

原因:①泥浆过稠,增加了浇筑混凝土的阻力,如泥浆中含较大的泥块,因此,在施工中经常发生导管堵塞、流动不畅等现象,有时甚至灌满导管仍不起作用,最后只好提取导管上下振击,由于导管内储存大量混凝土,一旦流出其势甚猛,在混凝土流出导管后,即冲破泥浆最薄弱处急速返上,并将泥浆夹裹于桩内,造成夹泥层。

②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因导管漏水或导管提漏而二次下沉也是造成夹泥层和断桩的原因。导管提漏有两种原因:当导管堵塞时,一般采用上下振激法,使混凝土强行流出,但如此时导管埋深很浅,极易提漏;因泥浆过稠,如果不易估算或测混凝土面,在测量导管埋深时,对混凝土浇筑高度判断错误,而在卸管时多提,使导管提离混凝土面,也就产生提漏,引起断桩。③灌注时间过长,而上部混凝土已接近初凝,形成硬壳,且随着时间增长,泥浆中残渣将不断沉淀,从而加厚了积聚在混凝土表面的沉淀物,造成混凝土灌注极为困难,堵管与导管拔不出来,引发断桩事故。④导管埋得太深,拔出时底部已接近初凝,导管拔出后混凝土不能及时冲填,造成泥浆填入。⑤另外,导管漏水、机械故障和停电造成施工不能连续进行,突然井中水位下降等因素都可能造成断桩。⑥坍塌,因工程地质情况较差,井壁坍塌严重或出现流砂、软塑状质等造成类泥沙性断桩。这类现象在本工程的断桩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较为严重。而且位置深且难处理,是导致工期无限延期及经济上大量浪费的重要因素之一。

防治方法:①认真做好清孔,防止孔壁坍塌。②尽可能提高混凝土浇筑速度:开始浇混凝土时尽量积累大量混凝土,产生极大的冲击力可以克服泥浆阻力;快速连续浇筑,使混凝土和泥浆一直保持流动状态,可防止导管堵塞。③提升导管要准确可靠,灌注混凝土过程中随时测量导管埋深,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④灌注水下混凝土前检查导管是否有漏水、弯曲等缺陷,发现问题要及时更换。

⑺钻孔偏斜。成孔的垂直度不符合要求,存在着斜桩而影响钢筋笼的下笼难度,孔桩的承载力。

原因:①钻孔中遇有较大孤石或探头石。②在有倾斜度的软硬地层交界处,岩面倾斜处钻进,或在粒径大小悬殊的卵石中钻进,钻头受力不均。③扩孔较大处,钻头摆动偏向一方。④钻机底座未安置水平或产生不均匀沉陷。

防治措施:①钻机的底座水平、转盘、起重滑轮轮轴,固定钻杆的卡孔和护筒应中心垂直重合。②在有倾斜的软硬地岩层施工时,应适当向孔内抛石或回填片石等再钻冲。在偏斜处吊住钻头上下反复扫孔,使孔垂直。③对于偏斜严重的桩孔,应回填砂粘土到偏斜处,待沉积密实后再继续钻进。

3结束语

钻孔桩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在于地基承载力的鉴定,审查混凝土施工工艺是否合理,掌握桩缺陷的防治措施。这样才能有效实施钻孔桩的质量控制,确保工程质量的实现。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桥梁及房屋建筑工程基础的应用效果好,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不但能促进加快施工进度,保证工期,而且确保工程质量。钻孔桩以其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工艺成熟先进,对于安全文明施工、产生的噪声低、穿透能力强;并且能将水下施工转化为地上施工等优点。为此,土木工程的基础形式采用钻孔灌注孔将越来越受到欢迎,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彭朝发.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分析与控制案例[J].山西建筑,2010.

[2]袁金伟.钻孔灌注桩事故原因分析及其质量控制[J].山西建筑,2010.

上一篇:无线数字城市无限延伸 下一篇:房地产项目的开发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