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倒澳洲人的中国臭豆腐

时间:2022-08-18 11:43:47

“臭”倒澳洲人的中国臭豆腐

三年前,如果你问澳洲人“臭豆腐”是什么,99%的澳洲人会摇着头说“N0”;而现在,如果你再问澳洲人这一问题,绝大多数澳洲人都会竖起大拇指说“0K”。

短短几年时间,是什么原因改变了澳洲人对臭豆腐的认识呢?其实,是一个留学澳洲的浙年创造了一个商界奇迹!

走在澳洲唐人街上,空气中弥漫着臭豆腐的香味。这是从一个叫“中国臭豆腐”店里飘出来的。即使在这样的高温天气,古朴的店内也无空位可寻,更有六七位顾客顶着太阳,在柜台前排着队,眼睛直盯着炸臭豆腐的那口锅,挥汗如雨地等待着臭豆腐出炉。不仅在唐人街上,现在澳洲很多街头都有这样一家叫“中国臭豆腐”专卖店,老板就是尚未毕业的浙江留学生唐琳。

在悉尼大学读书的唐琳,因家境一般他经常边读书边打工,以便维持生计,唐琳已分别做过三种不同的工作,第四次是在唐人街的老乡餐馆当服务员。刚上班没几天,店里来了几名浙江客人,刚坐下,客人便问: “你们这里有绍兴的臭豆腐卖吗?”唐琳不好意思地摇了摇头。客人扫兴地说:“你们不是浙江餐馆吗?怎么连臭豆腐也没有?”客人走后,他试探着对老板说, “既然澳洲买不到臭豆腐,我们为什么不做一些卖呢?”哪知老板却说:“我也这么想过,可澳洲不比中国,除了少数几个华人知道臭豆腐外,澳洲人根本就不知道这是什么,他们习惯了吃西餐,对臭豆腐这种陌生的东西闻着都怕,哪会吃啊!做臭豆腐卖不会有市场的!”

为了确定臭豆腐在澳洲到底有没有市场,唐琳进行了一次市场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澳洲只有不到2%的人知道臭豆腐是什么,而这些人又几乎全是华人。但唐琳不死心,坚信中国臭豆腐在澳洲有市场前景!

于是,通过国内网站,唐琳了解到臭豆腐的制作方法,但他知道仅仅了解还不够,必须拜师学艺。他借机两年没回家探亲,爸妈原本最近已三番五次表示如果想家的话可以回去一次,虽然机票费用贵一点也没关系的。唐琳咬咬牙决定回去一次。

其实,唐琳从小也爱吃臭豆腐,尤其喜欢吃自家楼下一个老师傅开的臭豆腐摊,据说这个小摊老师傅从17岁开始炸臭豆腐,整整炸了60年,用当地人的话说“都成精了”。唐琳向老师傅表示要学艺,结果吃了个闭门羹,原因是老师傅认为这得家传不得外传。直到唐琳跑到臭豆腐摊不下几十次,软磨硬泡,老师傅才知道要把臭豆腐做到澳洲去,看到唐琳的诚心最终答应了他。

一个月后,唐琳出山了。唐琳回到澳洲也学着师傅,一个炉子,一口锅子,在学校附近租了一个地下室。工具虽然简单,但很快做出了像模像样的卤水。可是,正当唐琳架起简单的炉灶,在学校附近准备开张时,警察没收了他的工具,并且警告他,如果再这样卖臭豆腐,就要重罚他。原来,臭豆腐的臭味让澳洲人实在闻不习惯,很多人投诉了他!

难道就这样放弃卖臭豆腐?唐琳陷入了困境,他想到了唐人街上的家乡老板开的饭店,自己生产,放在店里让其来代销,这样就可以免遭警察罚款。第二天,唐琳向老板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先前开始怎么也不同意,后来被唐琳缠得没办法了,老板只好说:“让餐馆经营可以,但你得提供一份臭豆腐卫生检测合格的相关报告。”

唐琳严格按生产工艺制作出来的臭豆腐居然没有通过澳洲食品卫生检测局的检测――卤水里的大肠杆菌超标。最后他分析制作流程,发现是豆豉出了问题。他在一家农场花高价购买了一批无菌高蛋白豆豉,文不顾手疼,几乎熬了两天两夜。这一次,终于做出了合格的臭豆腐,食品检测局的报告显示:一切指标合格,其中蛋白质含量非常高。

臭豆腐摆在饭店里,一个礼拜仅卖出去了一份。唐琳觉得要想打开澳洲市场,一定要先从华人中打开市场,而要打开华人市场,又得先从中国留学生中入手……于是,唐琳联系上了悉尼一些大学的中国留学生联谊会,亲自带着臭豆腐去给他们免费品尝。当月,店里卖出去了80余份臭豆腐!

可中国留学生毕竟是少数,唐琳的市场目标是更多的华人以至整个澳洲。唐琳与老板一商量,决定在周末举办一场“尝中国臭豆腐,感受融融乡情”的活动,并且把臭豆腐作为“压轴大菜”。结果等这道菜一上来,不少人惊呆了,有的人甚至还热泪盈眶。最后竟然变成了对臭豆腐品足论道的聚会。

此时,唐琳已经动起了另外一个脑筋。为了让臭豆腐更具有品牌效果,唐琳与老板商讨开了一家“中国臭豆腐”专卖店,没想到几乎轰动了整个唐人街,“5元人民币八小块的臭豆腐是贵了点,但比起国内的小摊子经营,开个专卖店老百姓才觉得新鲜、干净,肯定有人觉得值。” 开业第一天,顾客排者长队,当然都是当地华人较多,只是有几个澳洲人听了介绍觉得稀奇才凑热闹来了。

唐琳知道要想把生意做好,必须让臭豆腐倾倒澳洲人。

唐琳通过多次试验发现,先把臭豆腐通过油炸到黄色,再用荷叶包裹,在煎牛排的时候,放入底部,臭豆腐和荷叶的香味都会浸入到牛排里,这比澳洲正宗的牛排更香气逼人。唐琳把这起名为“中国牛排”,这“中国牛排”一面世,立刻引起了爱吃时髦东西的澳洲人的兴趣。除了堂吃,唐琳还提供包装外带,他为臭豆腐量身定做了一个精品包装盒,客户完全可以携带方便,送给亲戚朋友也拿得出手。

唐琳的专卖店生意越来越红火,这个“闻”起来臭,吃起来“香”的东西,许多澳洲人纷纷竖起大拇指:“Inimitable!Inimitable! (不可思议)”。

越做越有胆识的唐琳拿出了一份计划书,他竟然要把臭豆腐店以连锁专卖的形式加以发展,有统一的店内装潢设计;统一的包装盒设计等等。在唐琳的成功经营下,到2006年2月,他已经在澳洲开了14家连锁店了,每个月的纯利润高达10余万美元,这样算下来一年就是130余万美元,即使按四六分成分到唐琳头上,至少也有80多万美元。连唐琳当初也没想到,自己一个尚未毕业的大学生,居然可以挣这么多钱。

上一篇:财富英雄续写天王神话 下一篇:逆向思维出新招 纸箱带来3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