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影响公路桥梁施工质量的原因

时间:2022-08-18 09:12:08

探讨影响公路桥梁施工质量的原因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公路等基础设施也在高速的发展,但影响路桥施工质量的原因还很多,本文对这些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控制的对策。

关键词:路桥施工;质量;对策

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前言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公路交通等基础设施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预计到2020年全国公路里程将达到230万km,公路作为居民出行、交通运输的主动脉,关系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因此,路桥项目的施工质量亦得到各单位部门重视,既便如此,由于种种原因各类质量事故仍频频发生,造成重大伤亡事故及经济损失。因此,路桥工程质量控制变得更加重要。

1影响路桥施工质量的原因

1.1道路勘测设计质量不达标。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项目库,建设项目比较多,设计条件又比较差,设计人员技术、力量也不足够,设计任务基本上是一个接一个,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多项目多方案选择。

1.2管理体制不完善,管理不规范。建设单位的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没有真正全面实施。建设单位缺人才、少设备、没经验,缺少专业化管理人才或是管理人员对施工不熟悉,既无大型项目施工管理经验,也无足够的管理能力。建设单位过分追求利润,致使施工单位若按国家相应施工与验收规范施工则无利可图,施工单位势必在偷工减料、以次代好上下功夫;有的强行向施工单位指定关联材料供应商,以次充好。建设单位肢解工程,将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涵工程等分别包给不同的施工单位,施工中彼此缺乏沟通与协调,致使矛盾冲突时有发生。

1.3工程监理机制不健全、监理人员素质低。监理机构不具有独立性或只是相对独立。监理机构鱼目混珠、良莠不齐。监理工作人员身兼多职,业务难以开展。监理人员人事上仍要接受原单位的管理,工作中仍要承担原单位分配的业务量,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监理工作,从而影响监理质量。

1.4施工过程中组织与管理不到位。领导缺乏质量意识,管理措施不得力。有些企业领导认为质量管理是主管领导、主管职能部门和专职管理人员的事,基层人员只求把任务量完成,这样使得质量管理工作的基础不扎实,难以到位。承包商盲目赶工期、抢速度。施工人员质量意识薄弱、施工能力差。施工机械装备程度及设备完好率低。原材料选择方式与管理不当。原材料供应商一般由甲方指定,而非由市场决定,难避“关系户”。施工组织管理不善,施工工艺未经优化。施工组织管理无序、不到位、滞后,明显影响工程进度、成本和质量;施工工艺没经过比较择优,不仅造成资金的严重浪费,而且会影响工程质量。ISO9000质量体系标准流于形式。

2路桥施工质量控制对策分析

2.1按规范进行工程设计。工程设计应实行向全社会公开招投标,实行社会评论与专家评审相结合。设计单位要不断引进高质量的设计人员,同时不断提高原单位设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设计单位应结合项目特点,收集详细的设计所需的技术资料,开展技术经济分析,搞好设计方案的比较和优化设计。

2.2认真履行业主职责。规范项目管理专业人员的培训和资质认定工作。加强国有资产为主的项目业主的委任、职责、权限、利益、管理制度和管理活动的规范。建立和健全约束机制,加强廉政建设。强化质量责任制。业主不得强迫承包商以低于成本价格竞争;承包商不得转包或层层分包;不得任意压缩合理工期;不得明示或暗示设计、施工单位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严格施工单位的市场准入制度,坚决将没有足够资质的单位拒之门外。

2.3严格监理制度。监理机构独立化,监理机构与建设部门的关系,既不能是附属型的,也不能是连体型的,而必须是分体型的,两者在人事、经济上应彼此独立,在工作上应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相互制约又相互协作,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无论采取什么措施,都不能完全发挥监理机构及监理的作用。监理机构社会化,监理机构独立后,应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企业,应跳出原建设部门的“势力范围”,面向整个公路建设市场、全社会寻找业务,这样才有利于形成一个真正公平合理的、完全竞争的市场监理机制,有利于监理机构及监理的生存和发展。监理机构专业化,由于目前监理人员来源复杂、基础参差不齐,清理整顿监理队伍是目前的重要工作。

2.4提高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水平。建立和完善工程质量领导责任制。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竞争经济,身处其中的企业都要遵守公开、公正、公平、优胜劣汰的规则。高质量是施工单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生命线”,作为施工企业的法定代表和项目经理对所承建项目的工程质量负有领导责任及终身责任。要依法管理企业,并按“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从人员、材料、设备、工序、工艺、技术措施等方面层层落实工程质量责任制,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处理好质量与工期、成本的关系。质量与工期、质量与成本是两对矛盾,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保证进度,合理降低成本,决不能以牺牲质量为代价来换得工期的缩短和成本的下降。提高工程人员的质量意识和技术素质。工程人员应树立质量第一、预控为主、为用户服务、用数据说话和社会企业综合效益观的观念。管理干部、技术人员应有较强的质量规划、目标管理、施工组织和技术指导、质量检查能力;施工人员应有精湛的技术技能、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严格执行质量体系标准和操作规程的法制观念;服务人员则应做好技术和生活服务,以出色的工作质量,间接地保证工程质量。全面提高人的素质,靠的是质量教育、精神与物质激励相结合以及培训和优选。配备足量的、能满足该项目的施工机械和检测设备。具体应做到严格按合同条款配备施工机械和检测设备;进场的机械设备无隐患、技术性能良好;常用的精密仪器应保持正常的灵敏度和精确度。严格控制外加工、采购材料的质量和批量。对外加工、采购材料的质量控制应把住采购关、检测关、运输保险关和使用关。为把好采购关,要做到优选采购人员,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质量鉴定水平;优选供应商,掌握其质量、价格、供货能力等信息。此外,必须按经济批量订货,使订货、运输、存储等库存成本最低。采用先进的施工组织管理方式和施工工艺流程。施工组织设计应对最短工期、合理施工段数、最佳作业方式、施工工艺流程等的优选过程和结论同时进行介绍;施工管理中尽可能使用网络计划技术,对工期、人、料、机进行优化配置,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实现缩短工期、降低成本的目标;施工过程中要重视新技术、新工艺对提高工程质量的作用,不断改进和提高施工技术和工艺水平,确保工程质量。

2.5强化ISO9000质量体系贯彻实施。应把贯彻标准当作真正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明确职责,并督促各级人员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

3结束语

工程质量的好坏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加强管理健全机制,加大体制的透明度,对项目招投标实行公开化,廉政建设;提高行业准入标准,对资质不达标、人员机械配备不合理的单位不准进入;提高管理及施工人员素质和能力,细化其责任,对由于失职、等原因造成损失和伤亡的依法追究其责任;贯彻执行行业标准和文件;各建设单位应认真履行其职责和义务,发现问题及时沟通、解决,才能防患于未然,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上一篇:固结灌浆技术在抑洪道工程中的应用 下一篇:解析舱体结构变形的预防与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