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远程服务平台对基础教育技术培训的促进作用

时间:2022-08-18 08:11:58

探索远程服务平台对基础教育技术培训的促进作用

【摘 要】近年来,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明显加快,探讨如何提升一线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已经成为重要命题。如何做好信息技术的培训工作、保证培训效果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在现有培训形式的基础上,将基于网络的远程服务平台运用到教师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中,用以改善培训实践环节,并对实际应用的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为完善培训模式、改善培训效果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小学;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远程服务平台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671-7384(2013)12-0060-03

问题的引入

教师作为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主体,是教育信息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著名的TPACK“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理论指出(图1),当今教师应当具备学科知识、教学法知识和技术知识,并强调三者的融合。可见,教师所具备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对教学质量和效益起着重要影响。为了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中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了大量的培训工作,尤其是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相关的培训。

在我国,目前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集中式培训;二是专家讲座式学习;三是远程网络培训。这三种模式虽然被普遍采用,但收效却不尽人意,存在一些弊端。笔者从事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工作,在调查座谈中,许多教师提到“课上都理解,但学到的知识如果不及时用,很快就忘了”,反映出练习和实践对于培训的完整性非常重要,我们所熟悉的学习金字塔(图2)也反映出这样的客观规律。

《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工作的意见》(教师[2011]1号)指出:“改进教师培训的教学组织方式,倡导小班教学,采取案例式、探究式、参与式、情景式、讨论式等多种方式开展培训。”倡导加强实践环节,加深教师对于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我国中小学教师基数庞大,在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现阶段,传统的集中式培训还是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主要手段,但课堂时间非常有限,如何在课后帮助教师将学到的信息技术知识转化到教学实践中应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也是目前值得探究的主要方向。本文着眼于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利用目前成熟的互联网远程技术,笔者提出了采取集中培训与远程辅助服务相结合这种新型模式,来改善培训后的实践环节,提高培训质量。即通过集中培训来教授教师信息化知识,利用远程服务平台来帮助教师进行消化理解与应用。最后,结合实例来说明远程服务平台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所带来的实际效果。

远程服务平台简介与应用假设

远程服务平台(图3)是互联网远程技术在教育行业的领先应用,它与省(市)教育网络连为一体,利用通信手段实现不同地域(区域)之间的实时人工服务与交流,具备即时性、灵活性、人性化、专业安全、方便快捷等特点,包含网络桌面接管、IP语音、文件传送功能,达到实时指导、远程帮教的目的。该平台由专业的信息化教学服务团队主导,是以广大一线教师为对象的综合人工服务平台。

教师在教学工作遇到信息技术问题时,登录平台呼叫服务工程师,获取实时的帮助和指导,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教师不仅可以加深对于培训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获得自身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借助该平台的远程桌面和IP语音功能,可以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及时、全方位的信息技术应用辅导,有效弥补传统集中式培训与实践脱节的问题,使培训形成完整的闭环(图4),大幅提升广大一线教师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实战能力。

远程服务平台的应用效果与分析

北京教育网络云服务呼叫中心是全国首家面向基础教育用户的远程服务平台,它根据一线教师在工作遇到的教学信息化实际需求而搭建,并于2013年初在北京市大兴区正式运营,面对大兴区100多所学校的上万名教师,提供信息化教学技术支持相关的服务。

(1)运作模式。对于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培训工作,北京教育网络云服务呼叫中心的运营采用现场培训与远程服务相结合的形式。现场培训由专职讲师组织教师集中进行面授,包括知识点讲解、结合案例讲解、课间练习、现场答疑等环节。课程培训结束前,为教师开通远程服务平台的使用账号,为实践环节的辅导做好准备。教师在日后的工作中,运用到培训所授技能时可以随时登录远程服务平台与服务人员进行操作细节的沟通和远程辅导,在实战中锻炼和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2)服务反馈。云服务呼叫中心开通4个月内,累计提供了上万次远程帮助和指导,可见教师对于培训后的辅导有着强烈的需求。从平台自动收集的服务反馈(表1)看到,教师非常喜欢这种辅导方式,由于对时间和地点没有任何限制,教师在家备课遇到问题时,也可以轻松地获取专业的技术指导。

(3)服务需求分类。通过云服务呼叫中心的后台管理模块可以看到教师们提出的问题列表。以5月份为例,问题主要涉及教学软件安装与使用(23%)、教学资源加工(21%)、教学资源查找(18%)、PPT课件制作(12%)、Word文档编辑(12%)等内容。以教学资源加工为例,还可以进行更细的需求划分,包含视频编辑处理(9%)、图片编辑处理(7%)、音频编辑处理(5%)。这些数据客观反映了教师在日常工作中使用到的信息技术分布区间,具体的问题和老师的关注点(表2),其中一些问题属于先前的培训内容,另一些是有实用价值的问题。以上这些,为今后培训内容的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

(4)需求变化。从服务数据中,笔者还发现教师的需求会随着教学进程而发生阶段性的变化。6月临近期末考试和毕业季,试卷图文制作、家长通知书发放、毕业电子相册制作等问题的热度较高。一方面,讲师通过平台可以高效地将先期培训中的图文混排、邮件合并、Photoshop等知识点进行远程指导,帮助教师解决问题的同时提升应用能力;另一方面,优化培训内容实施的时间点,可以更紧密地与教师即将开展的工作相结合,达到有效提升培训效果的目的。

总 结

针对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工作,笔者在现有模式的基础上,引入了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服务平台,在实践中通过远程指导的方式,帮助教师吸收知识并最终转化为应用能力,改善培训效果。从以上北京云服务呼叫中心的实践中不难看出,远程服务平台对培训工作的促进和改善是有一定帮助的。

1. 远程服务平台可以有效完善培训的实践环节。传统的培训由于时间和场地的限制,实践环节往往只限于提前准备好的固定练习题目,并不是每位教师都感兴趣,无法充分调动老师的积极性。只有自己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教师才真正关注学到的知识点,远程服务平台提供的实时真人指导,让教师在实践中学习,弥补了传统培训的不足,扩充了课堂培训的容量,有效改善了培训的实践环节。

2. 远程服务平台可以更加精准地定位培训需求。信息社会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教师的对于信息技术的需求也会随之变化,如何能够实时把握教师关心的信息化教学问题,让技术培训更好地为教师服务,远程服务平台积累了教师在工作中提出的大量与信息化工作相关的问题,为制定出教师感兴趣的课程提供很好的参考。

3. 远程服务平台可以优化培训内容,提供大量真实案例。教师在登录远程服务平台进行技术咨询的过程中,生成了大量真实案例,将这些案例运用到课程中,可让教师产生共鸣,提升课堂氛围,改善培训效果。

4. 远程服务平台可以为培训提供更加真实的效果评估。考试是检验学习者知识掌握情况的有效手段之一,但对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评估而言有其局限性。远程服务平台可以从培训后的服务数据,就某一类型的问题展开分析,从教师提问的频率中判断全体教师对于某一技术的掌握情况,为下一步的培训指明方向。

作为一种新型的培训辅助模式,远程服务平台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希望这些在实践中获得的宝贵经验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验证和推广。

(作者单位:北京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

上一篇:关于课、课程与网络课程的三张图 下一篇:中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