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钢360m2烧结电气控制系统优化

时间:2022-08-18 07:48:04

宣钢360m2烧结电气控制系统优化

摘要该文对宣钢炼铁厂360m2烧结电气设备在运行中出现的常见故障进行了总结,找出了故障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更好的保障了烧结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烧结电气设备 控制系统 优化改造

从增加设备连锁、加强系统可靠性、简化电气故障处理方法、增长电气设备运行寿命等方面作为切入点,通过走访生产现场了解烧结工艺,制定与烧结工艺相匹配的电气设备优化改造方案,以此为契机彻底解决烧结电气故障次数多、电气故障处理时间长以及个别电气设备中存在的隐患,实现烧结生产线稳定运行,电气零故障。

1 技术分析

1.1 立项背景

对众多的电气故障的整理,发现烧结电气控制系统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混料机减速机油站断电后导致的系统油压低故障,混料机不能实现保护联锁停机。(2)一期二期主抽风机低压系统都是单回路供电,一旦低压供电系统发生故障将使主抽风机停机,导致烧结全线停产。(3)皮带控制回路接地故障频发,由于皮带较长,现场皮带保护装置线路也较长,一旦接地故障,接地点的查找所需时间较长,也造成皮带停机时间较长。

1.2 总体思路

经过对以上问题的研究分析,在原有的控制基础上进行如下改造:(1)对混料机油站电气控制系统优化,使油站无论是在有电还是断电情况下,油压低故障都能够使混料机联锁保护停机。(2)为主抽低压系统增加备用电源。(3)改造皮带控制的二次回路,使原控制回路具有快速切除故障线路的功能,减少电气故障处理时间,快速实现生产设备重新运行。

2 技术方案

2.1 消除混料机减速机油站二次控制回路存在的隐患

为排除混料机减速机油站断电后导致的系统油压低故障不能使混料机实现保护联锁停机这一隐患,对其二次回路进行如下优化:原油站油压超低时油压表开点闭合,油压超低故障继电器得电闭合报警连锁停机(故障继电器一对常开点送入PLC连锁报警停机),如果油站二次回路发生掉电故障,当油压超低时油压表开点闭合,由于二次回路掉电油压超低故障继电器不能够得电闭合报警连锁停机,此时混料机减速机在没有油的情况下工作将十分危险。为此将原设计中的油压超低故障继电器得电报警改为油压超低故障继电器失电报警(故障继电器一对常闭点送入PLC连锁报警停机);更换油压力表,使油压力表在压力正常输出点闭合,油压超低时油压力表输出点断开。

2.2 为主抽低压系统增加备用电源

由于烧结1#机主抽和2#机主抽为相互独立,并且1#机主抽和2#机主抽各自都只有一台变压器,低压系统都是单回路供电,一旦低压供电系统发生故障将使主抽风机停机,将导致烧结全线停产。所以1#机主抽和2#机主抽低压室增设低压联络电缆,实现两台主抽低压系统电源互备,提高了烧结1#机主抽和2#机主抽低压系统供电可靠性。

2.3 对皮带控制系统进行改造优化

(1)针对皮带拉绳接地故障,加装皮带拉绳线路切除开关。整个烧结生产为一条龙流水生产线,皮带是运送、周转烧结原料和烧结矿的唯一设备,生产线上任何一条运转皮带都是唯一不可代替的,所以每条皮带运转情况都关乎整个烧结生产线运行情况,只要有一条皮带发生故障停机将会导致全线停产。因此需要对烧结生产线上所有皮带的二次回路进行优化改造,在二次回路中加入拉绳切除选择开关,当发生拉绳接地故障时,可选择拉绳切除位切除现场接地的拉绳线路,在最短时间内使停机皮带重新运转起来,保证生产线正常生产。皮带运转起来后技术人员可以详细查找拉绳接地点,等排出拉绳接地故障后,找合适停机时间再将拉绳线路切回到二次回路。

(2)皮带保护装置设置独立电源:将皮带跑偏装置、撕裂装置和打滑保护装置从主控制回路中切除,组成一个独立回路,与皮带主控制系统互不干扰。这样就彻底解决了因皮带现场保护装置出现接地而导致控制回路跳闸停机问题。并且将独立回路的电源信号接入中控室,一旦皮带保护装置独立回路发生接地故障跳闸将会报警,彻底避免了保护装置线路接地短路停机故障。

3 优化改造实施效果

项目实施时间为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所以项目实施完成后,由2012年1-6月份的运行效果看,360m2烧结机设备作业率、稳定性提高,电气设备故障率明显降低,停机次数与停机时间大幅度减少,排除了重大的设备隐患,烧结矿产质量水平大幅度提高,顺利实现设备改造预期目标。

4 结语

此次电气控制系统改造中采取的优化措施可以推广到其它类似控制设备。混料机减速机油站断电保护可应用于所用保护系统。对于皮带系统快速切除接地故障措施,可以在所以皮带控制系统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梅.电工基础[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2]邱关源.电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

河北钢铁集团宣钢炼铁厂河北省张家口市075100

上一篇: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优化分析 下一篇:交通气象指数预报软件的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