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文化因素在英汉习语中的体现

时间:2022-08-18 07:17:42

试论文化因素在英汉习语中的体现

摘 要: 习语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文化中最丰富的一部分。英汉习语是英汉民族千锤百炼的语言精品,英语和汉语中都有大量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的习语。许多习语不仅真实地记录了两个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而且反映了其文化的共性和个性。文化因素是习语在跨文化交际中所呈现出来的本族文化的映射。本文从文化内涵为切入口,通过欣赏中西方有关衣食住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以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 英汉习语 文化因素 跨文化交际

一、有关饮食的习语和文化因素

饮食是人类最原始、最古老、最基本的行为,是生存的第一需要,语言和饮食有着密切关系,并且相互影响。饮食中的食物语汇在习语中无处不在,或者说,习语中记载着丰富的饮食文化信息。

《圣经》中有一句名言:Man shall not live on bread alone.(人活着不单单靠食物。)受其影响,西方的很多谚语皆由此衍生而出。如,The mouth is the executioner and the doctor of the body.(食物可以救人,也可以害人。);Diseases enter by mouth.(病从口入。)。汉语中也有类似的习语,如“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

英语国家最重要的食物为面包。面包和黄油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与此相关的习语比比皆是,但在这些习语中,bread已不只是单纯意义上的面包,而是代表着“谋生之道、饭碗、生活必需品”以及由此引申的相关内涵。如:one’s daily bread(饭碗,生计),earn one’s bread(养家糊口),beg one’s bread(乞讨),eat the bread of idleness(不劳而食),take the bread out of one’s mouth(抢走某人的饭碗)等。中国是农耕国家,汉族长期以来以农业为主,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形成了以粮食作物为主食的饮食结构。相关的习语有“吃白饭”,“饥不择食”,“画饼充饥”,“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巧妇难做无米之炊”,相当于英语的“You can’t make an omelet without breaking eggs.”(无材料难办事),“生米做成熟饭”相当于英语的“It is no use crying over spilt milk.”(覆水难收)等。汉语有一谚语体现了中西方共同的文化理念: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a free lunch.(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相当于汉语“天下没有掉下来的馅饼”,意为没有不劳而获的事;不劳动者不得食。

二、有关蔬菜和调味品的习语和文化因素

英语中有许多借用如蔬菜、调味品等小物品为喻体的习语,这些习语形象生动、言简意赅。如《圣经》中有这样一个习语:the salt of the earth,其字面意思是“世上的盐”。盐是饮食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它有调味、杀菌、解毒、消炎、除污等多种功用,因此人们将它用来指平凡但是性格和行动十分值得尊敬的人,即社会中坚分子。类似的习语还有:take something with a pinch/ grain of salt意为对某事半信半疑;而中国人信奉“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人们烹调注重味道,讲究色香味俱全。有关饮食的成语谚语丰富多彩,如“众口难调”、“添油加醋”、“鸡毛蒜皮”、“色香味形”、“五味俱全”、“酸甜苦辣食不甘味”等。

三、有关住所的习语和文化因素

西方主要以游牧文明、海洋文明为主导。西方人提到“家”用的是这样的谚语:Home is where your heart is.(家是心之所系之处。);East or west,home is best.(行遍天下路,还是在家好。);Men make houses;women make home.(有男可建房,无妇不成家。);A house divided against itself cannot stand.(家庭内讧难维系。)。对于西方人,“家”的内涵意义是与“爱”、“和睦”、“建造”分不开的。家是由墙、窗户和屋顶组成的。与之相关的习语有:Walls have ears.(隔墙有耳。);within these four walls(私下地);drive sb. to the wall(使某人走投无路);put all one’s goods in the window(毫无保留地炫耀自己);bring the roof down(弄塌屋顶);under sb’s roof(寄人篱下);A man may love his house well without riding on the ridge.(有屋尽可自欣赏,无需骑到屋脊上。)。中国主要以农耕文明为主导,中国人世世代代视故土为尊,不喜欢游牧漂泊,有许多成语体现了中国的农耕思想,如“熟土可依”、“远土不亲”、“家人思聚”、“四世同堂”、“背井离乡”、“衣锦还乡”、“落叶归根”等。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故乡永远是能够接纳自己的宽容之地,这都体现了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海洋文明的区别所在。不过无论中西方,在对“家”的认识上有一点是一致的――对每个人而言,家都是他的城堡和要塞(The house of every one is to him as his castle and fortress.)。

本文以文化因素为切入口,通过分析比较英汉习语、谚语的文化因素,我们看到中西之间的文化取向、思想观念、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异同。通过对中西方习语的欣赏,我们在认识西方文化的同时,也更了解了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在珍赏我国文化精华的同时,也学习了西方文化中有用的东西。从文化因素视角看中西习语文化差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英语和使用英语,更好地参与国际间的竞争与合作。

上一篇: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高职学生英语演讲技能培养... 下一篇:网络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学师生互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