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别山婆家,上海儿媳和婆婆演绎至亲生活

时间:2022-08-18 07:12:37

在大别山婆家,上海儿媳和婆婆演绎至亲生活

上海护士面对瘫痪的男友,不离不弃,放弃了优越的工作和生活,陪着男友回到大别山的乡下。这对特殊恋人的故事经过媒体报道后,赢得了无数读者的赞誉。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上海媳妇来到婆家后,因为种种矛盾,和婆婆产生了许多不愉快的经历,她甚至还想过带着爱人离家出走……后来,是亲情和宽容让家庭成员间消除了隔阂,也使这个苦难而又充满温情的故事得以在大别山里延续。

上海姑娘跟随重病丈夫走进乡村

2006年年初的清晨,一个中年男人和一个年轻女子用一副特制的担架,抬着一个男青年匆匆登上由上海开往安徽六安的长途客车。他们一上车就吸引了乘客的目光。躺在担架上的男青年身体僵直,除了头部能够转动外,四肢和颈部以下一动不动,显然是个瘫痪病人。他身旁的年轻女子满脸疲惫,腹部微微隆起,看上去已经有了身孕。男青年的眼眸里透着焦虑与不安,而年轻女子的目光则显得沉着坚定,她不时俯下身轻声安慰男青年。

目睹此景,一位好奇的乘客悄声询问陪同他们的中年男人:“他们是两口子吧?小伙子咋病成这样啊?”中年男人叹了口气说:“他们还不是夫妻,是一对恋人。”见周围乘客愈发好奇,中年男人接着又说了一段故事。原来男青年叫侯潺,23岁了,在上海一家饭馆当厨师。3年前,他认识了比他小1岁的姑娘,叫何涛,是医院里的护士。何涛的爸妈早年离婚了,所以她一心一意想跟着侯潺过上安稳的日子。可谁也没想到,3个月前,侯潺下夜班时遇到车祸。何涛那时已经怀上了侯潺的骨肉啊……经过手术,侯潺的命是保住了,可大夫说他变成高位截瘫。何涛这姑娘很善良,知道侯潺今后没有当父亲的机会了,就执意要把肚子里的孩子生下来。更惨的是,侯潺的母亲因为急火攻心得了脑溢血,在六安住院呢。没办法,何涛把在大医院当护士的工作辞了,陪着侯潺回安徽老家养病。为这事,她和她妈妈都闹翻了。

听了侯潺姐夫的一番介绍,乘客们无不为之动容。那位乘客对何涛说:“姑娘,你太善良了,可你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啊?”何涛不假思索地说:“大叔,我俩感情很深,我俩不能分开。他有父母和3个姐姐,等回到他家,我就有帮手了……”何涛话音刚落,车厢里响起了一片掌声。

天黑时,客车终于停在了侯潺家乡的村口。侯潺的二姐和乡亲们很快将侯潺抬到床上,然后生火做饭忙碌起来。一会儿,大家围坐在一起对何涛嘘寒问暖。置身在热情的乡亲们中间,何涛感到心里暖暖的,身上充满了力量……她在心里对妈妈说:“妈妈,你看,我身后有强大的后盾,你就别担心了。”

然而,在大别山里照顾一个截瘫病人远比想象的艰难许多。这里没有煤气,烧的是柴火;这里没有自来水,吃水要用压井,而像洗衣服这些活则要拿到结着薄冰的河边去做。河水冰冷刺骨,何涛窝着肚子蹲在河边,用洗衣棒槌拍打着衣裳,溅起的水花弄湿了她的头发和裤脚,她的眼泪一滴滴掉到河里……

生活艰苦何涛能够咬牙挺住,让她难以应对的是侯潺变得暴躁的脾气。由于侯潺的父母还在医院,二姐回婆家去了,家里只有何涛和侯潺。何涛既要照顾侯潺,又要学做农家活计,难免顾此失彼。一次,何涛正在烧饭,侯潺喊了她一声,因为手头正忙,她就没有应声。等何涛把饭端上来,将第一口饭喂进侯潺嘴里时,侯潺却“噗”地一下把嘴里的饭喷到了何涛的身上,骂道:“废物!”何涛生气地把碗放在桌子上,问他:“你这是干什么?骂谁呢?”“骂你,也骂我。”侯潺愤愤地说。这时,何涛忽然闻到一股异味,急忙查看,原来侯潺把大便拉在床上了。

何涛替侯潺收拾干净,抚摸他的头歉意地说:“都怪我大意,让你遭罪了。”侯潺却把头转向窗外,吼着说:“我的病是好不了了,你别在这里烦我了,赶紧回上海去!”何涛的眼泪止不住掉下来。看着侯潺无助的样子,何涛忽然心头一震:由于没有钱,侯潺现在每天连药都吃不上,只能眼巴巴地硬挺着,看不到希望,他的心情能好吗?想到这些,何涛的气也就消了。

大义儿媳在婆家受到无数“委屈”

何涛一心盼望着侯潺的母亲能早日康复出院,这样自己就有了靠山。

离春节还有3天,何涛终于把婆婆盼回来了。可是,当婆婆出现在家门口时,何涛愣住了:婆婆的一只胳膊颤巍巍地哆嗦着,手指已弯曲变形,走路一瘸一拐。这哪里是当初去上海看望出车祸儿子的那个身板硬朗的婆婆啊。“妈,这是怎么了?”何涛赶忙上前扶住婆婆。公公叹口气说:“没钱再治了,脑溢血后遗症……” 原本以为婆婆病愈能帮助自己照顾侯潺,却没料到婆婆也需要人伺候,这往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啊?何涛的心一下子沉到了谷底。

春节,乡亲们纷纷登门拜年,并为侯潺凑了8000多元钱。过了年,何涛揣着这笔钱,独自带侯潺到六安市做康复治疗。

为了省钱,何涛在离医院1公里的一个居民区租了一间小房子,每天早上,她用一辆平板车将侯潺拉到医院,晚上再把他拉回出租屋。路人看到一个女人挺着大肚子,每天早晚用平板车吃力地拉着一个瘫痪男人,甚感不解,好奇地问何涛:“你是孕妇,本身就需要人照顾,这大冷天的,你还这么来回折腾,他家里没有别人吗?”这样的话听得多了,何涛难免有些心理失衡。但看到侯潺每次治疗后眉宇舒展的样子,何涛也就不想那么多了。

这年4月初,乡亲们凑的钱花光了,何涛只好带着侯潺返回家里。经过这次治疗,侯潺的胳膊能抬起来了,身子也能动了。何涛非常高兴,跟公婆说还想筹点钱,再带侯潺治病。这次,公公没有表态,婆婆却背着儿子对何涛说:“为给小潺治病,咱家已经欠了一屁股债。家里以后用钱的地方还多着呢。”何涛坚持道:“家里用钱的地方是多,可给侯潺治病才是把钱花在刀刃上啊。”但任凭何涛怎么说,婆婆就是不同意再为儿子治病筹钱。何涛觉得婆婆很无情。

侯潺见家里不给自己治疗了,又产生了悲观情绪,人也变得急躁起来。一天半夜,何涛替侯潺翻身时不小心弄痛了他,他便冲着何涛发脾气。何涛争辩了几句,侯潺竟出言不逊:“你快带着你肚子里的孩子回去吧,不要再来了。”何涛听了又委屈又生气。自己为侯潺付出这么多,得不到他的家人帮助不说,连侯潺也这么不可理喻。想着,何涛穿上衣服冲出家门。

夜深人静时,大别山黑的,何涛深一脚、浅一脚地沿着村路往山外走,她的心里满是惆怅。忽然,她听到身后有人呼唤自己的名字,回头看见有几个亮点在渐渐向她靠近。不一会儿,几个人气喘吁吁地跑到她的跟前,前面的是公公。原来,何涛离家后,侯潺立刻后悔了,急忙喊醒父母,叫他们快去把何涛找回来。

何涛跟着公公回家了。见到何涛,侯潺哭着说:“你要回家,也得等到天亮再走,这半夜三更的,你还有身孕,要出点事情,我还能活吗?我再也不惹你生气了……”侯潺的话犹如一缕阳光驱散了何涛心头的阴霾,她抹着眼泪说:“你心里有我,我就不走了,就在这山里伺候你一辈子。”

1个月后,何涛生下了儿子侯好易。

公公婆婆把3个女儿都叫回家,让她们轮流伺候何涛坐月子。这让何涛很感动,看来婆婆一家还是很有人情味的。后来,公公又召开了家庭会议,商量谁来带孙子。公公的意见很明朗:侯潺离不开何涛的照顾,孩子只能别人来带。可侯潺的姐姐们都有婆家,谁都没法把孩子抱回去抚养。这时,婆婆说话了:“孙子我来带吧。”侯潺的姐姐们见病歪歪的母亲把照顾孩子的活儿揽过去,很受感动,姐妹仨表示,她们每人每月出200块钱给侄子买奶粉,一家人共同努力把孩子抚养大。婆家人愿意替自己分忧,何涛心里感到暖融融的,先前对婆婆的抱怨烟消云散。

一家人就这样相安无事地过了几个月以后,一天,婆婆忽然对何涛说,侯潺的姐姐们不再给侄子奶粉钱了,让何涛自己想办法。自己把侯潺照顾得这么好,儿子却没得奶喝,何涛心里一寒,趴在侯潺的床头哭起来。

这时,公公从外面回来了,看见儿媳在哭,便向何涛说了大家为何不再出奶粉钱的缘由。原来,3个姐姐的家里都遇到了一点难处,暂时不能给家里寄钱了。随后,公公从衣兜里掏出200元钱,对何涛说:“别害怕,我这几天砍柴卖了点钱,怎么着也不能让孩子饿着,你就安心照顾小潺吧,以后我就卖柴火养活孙子。”

亲情和宽容让婆媳矛盾烟消云散

给孩子买奶粉的事情刚刚平息,又一件事情让何涛对婆婆产生了更大的不满。2007年7的一天,何涛忽然接到侯潺三姐发来的短信,说给侯潺寄来2000元钱,问她收到没有。何涛立刻去问婆婆。婆婆说:“你三姐是往家里汇了2000元钱,可这钱不能给你们。”何涛说:“这钱是三姐给侯潺的,我要用来给他治病。”婆婆却说这笔钱要用来还债。

想到自己为照顾侯潺吃了那么多苦,而婆婆却阻拦自己给侯潺治病,何涛心里积聚已久的怨愤爆发了:“你们嫌侯潺是累赘,不愿给他治病,我带他离开这个家!”当天,何涛不顾婆家人的挽留,硬是喊邻居帮忙,把侯潺抬上了返回上海的客车。

到了上海,何涛一边打工,一边把侯潺送到离住处不远的医院进行治疗。一天傍晚,何涛把侯潺从医院接回住处,就出去买东西了。等她匆匆赶回来,发现屋里有灯光,而且还传出了电视的声音。何涛有些纳闷:自己出门时,天还没有黑透,屋里的灯是关着的,难道有人来看他们了?想着,何涛推开了屋门。让她惊讶的是,侯潺居然咬着牙歪歪斜斜地半靠在床头,用残疾的手掌把灯按灭、揿亮,又按下了电视遥控器。做完这一切,侯潺冲着何涛露齿一笑。何涛愣住了,站在那里半晌没有动弹,自己的心血总算没有白费,侯潺的身体得到了部分恢复!

身体比以前好了,侯潺的心境也豁然开朗起来,跟何涛说他想家了。何涛也想让婆家人看看这个奇迹。几天后,何涛带着侯潺回到了秋阳浸染的山村。

看到儿子能够靠着东西坐起来,双臂和双手都运动自如,侯潺的父母也是惊讶地睁大了眼睛。在他们看来,儿子被撞断的是椎骨,就是天使下凡也救不了他,没想到,这个看似柔弱的上海儿媳却让他挺起了脊梁!婆婆擦去眼角的泪花,转而把目光落在儿媳身上。何涛看得出婆婆似乎有话要对自己说,但想到婆婆那些让人心寒的所作所为,她冷漠地躲开了婆婆的目光。

左邻右舍纷纷来探望侯潺,在称赞何涛的同时也察觉到了她和婆婆间的芥蒂。一位邻居大嫂把何涛拉到一边说:“你是不是还在生你婆婆的气啊?你不知道,她不愿给儿子治病都是为你着想啊。”何涛疑惑地张大嘴巴:“怎么是为我?”邻居大嫂说:“在你婆婆看来,她儿子的病是没有指望了,她更看重的是媳妇和孙子。你这两年伺候侯潺吃的苦、遭的罪她都记在心上的。她跟我说过,与其为儿子做无用功,不如把钱省下来,万一儿子不幸走了,媳妇和孙子多少还能有点保障。她一个没文化的农村老太婆,不知道医学能发展到让一个瘫子坐起来,别怪她了。你还记得不,那年你生孩子,你婆婆到处张罗借钱送你去城里的大医院。咱乡下女人生孩子,一般就到乡里卫生院,省钱啊。可你婆婆硬是把你送到市里去,你是剖腹生的孩子吧?如果在乡下你们母子就遭罪了。你婆婆说,这才叫有钱花在刀刃上呢……”

何涛心头一震:原来,婆婆的“无情”和“冷漠”都是为了自己啊。想到自己曾经对婆婆的那些误解,何涛感到一阵羞愧。

何涛转身想找婆婆诚恳地说声对不起,一回头,发现婆婆拉着侯好易的手正站在她身后。何涛发现,儿子长高了,一双眸子晶莹透亮。婆婆则消瘦了不少,耳鬓白发被秋风吹起,显得格外苍老。何涛再也控制不住自己,一手拉过儿子,一手拥住婆婆,满含热泪地说:“妈,儿媳不懂事,错怪你了……”婆婆也泪花闪烁:“你是世界上最好的孩子,没有你,侯潺恐怕早就不行了,你的大恩大德侯家不会忘啊!”婆媳俩相拥而泣的一幕,令在场的乡亲们无不动容。

何涛对侯潺的艰辛付出感动了大别山。六安市的几家企业筹措了几万元善款,将侯潺送到北京去做康复治疗。渐渐地,侯潺已经能够自己用勺子吃饭了。乡里考虑到侯家的困难,将当过护士的何涛安排到乡卫生院上班……

上一篇:文明:一半藏进去,一半露出来等 下一篇:新科影帝果静林把奖杯献给天堂的爱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