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角度教“差生”

时间:2022-08-18 07:07:06

编号:G40(2014)4-04-02

作者: 王海玲

我带差班多年,想说说对差生教育的看法。下面,我就几个方面谈论一点浅薄认识。

一、社会各方需重视差生

1.差生是社会产物

差生是学校给部分学习不好或习惯差的学生贴的标签。无论是差生还是学困生、后进生,叫法有别,做法大同小异。只要分数还是学校学生价值的“货币”表现,那学校一定会把诸如升学、编班、编座位、评选“三好学生”等都与学生的考分挂钩。一张试卷定终身,教师以分数来评价学生,过分地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即基础教育成为了“升学教育”。小学的教育目的是升初中,初中的教育目的是升高中,高中的教育目的是升大学。学习差就成了不折不扣的差生。

2.差生也是家庭产物

青少年学生由于受年龄、知识、阅历等方面的限制,性格不稳定、价值观念尚未形成,辨别是非美丑善恶的能力低,缺乏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极易受坏思想习惯的影响而走向邪路。虽然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对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养成起一定的作用,但具有自发性、不系统性、不能形成学生的整体道德观念和完整的人格。

教育不当危害很大。小到个人,少年犯罪率不段上升,十几岁孩子在车站集体行窃,几个少年抢劫杀人,这些新闻屡见不鲜;公民素质令人堪忧,随地抽烟吐痰,公共场所满嘴脏话;不劳而获的小三,打手机上网的司机,精神病患者越来越多……大到国家,缺乏实干,大学生好高骛远,我国进口外国机器还需外国专家跟踪维修;有些行业人满为患,而有些行业却无人愿干。社会充斥着浮躁情绪。跟踪调查,发现很多学生受到老师的影响,看不起学习差从事体力劳动者;有的是因为老师整天挖苦讽刺,辍学后思想堕落。

二、差生教育中教师教育观念、教育行为需转变

种种迹象表明, “应试教育”产生的评价方法使教育产生了相当的局限性,忽视了对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培养既有科学文化基础又有实践技能的各种创造性人才,也不利于教育现代化的实现。我认为:

1.教育观念的转变必须结合我国人民的生活需

要、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及目前教育的历史和现状。 因而,教师要把着力点放在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服务和自我发展的知识和能力,重视开挖潜能、启迪心智和增强后劲。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合理的需要,使学生有主动选择的自由和权力,有发展个性的机会。教师要树立民主教育思想,抑制自我中心意识,从专制走向民主,遇事要相信学生,依靠学生,与学生多商量。

2.教育内容上,教育学困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劳动,具有健全的人格与健康的个性,学会合作,学会审美”。归纳一下,可以将素质教育的内容表述为如下四个方面:学习做人,指提高思想道德品质;学习知识,指掌握知识获取信息的能力;学习处世,指学会与他人相处;学习做事,指掌握基本技能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教师要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素养上,教学生做事和做人,为人生打好基础。

总之,差生也是我们的社会后备力量。他们的教育向教师提出了挑战,又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机遇和平台。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需要时间,更需要实践,尤其需要责任心。

(作者单位: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晋公庙中学 712000)

上一篇:如何提高做英语阅读理解的准确性 下一篇:神经变性病患者健康教育及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