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成人病入侵宝宝

时间:2022-08-18 06:39:36

小心,成人病入侵宝宝

2岁8个月的小明平时容易尿床,胃口比同龄宝宝好一点,别的与其他宝宝没什么两样。入托体检时,医生发现小明的尿糖呈强阳性,经过验血等检查,最后医院诊断小明得了糖尿病。小明妈妈想不通,糖尿病是老年人的病,不到3岁的小明怎么会得呢?妈妈拒绝了医生的建议用药治疗。可是眼看着小明人越来越瘦,且还没有精神,小明妈妈赶紧带着孩子从黑龙江坐飞机到上海求医。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小明被确诊为1型糖尿病,还有轻度的酮症酸中毒,经过胰岛素正规治疗,再配合饮食控制和运动,小明很快又恢复了活泼可爱的样子。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很多人都认为糖尿病只是成人尤其是老年人才会得的病。殊不知这种成人病在儿童中也并不少见,患1型糖尿病的宝宝中年龄最小的是刚出生的新生儿,以后各年龄都有。在我院已收治的3岁以下1型糖尿病患儿就达8例。1型糖尿病的发病率虽然低,但也较10年前增加了1倍有余,达到10万人中有1.7人,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近10年里肥胖儿童更是增加了2倍多,这些儿童长大成人后很可能是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的潜在患者。

宝宝怎么会得糖尿病

一、遗传因素一般认为儿童糖尿病有遗传易感性,也就是说,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孩子大多带有易感基因,他们容易得糖尿病。同卵双胞胎先后发生1型糖尿病的一致性约为35%。而父母都是2型糖尿病,其子女中50%有糖尿病,12%有糖耐量减低。因此,遗传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因素。成人肥胖很容易伴发2型糖尿病,因为肥胖可以引起外周组织对胰岛素不敏感以及对胰岛素的抵抗,父母双方肥胖的,子女80%可出现肥胖,患糖尿病的可能比普通孩子高得多。

二、 病毒感染一次普通的感冒,也可能因病毒感染,诱发糖尿病。尤其是柯萨奇病毒,其他如肠道病毒、腮腺病毒、风疹病毒等也有可能引起糖尿病。这是由于病毒感染,会引起机体一系列的免疫反应,最终破坏胰岛细胞,是小年龄宝宝患1型糖尿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 化学物质和药物有些化疗药物,如利尿剂、苯妥英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可能会引起2型糖尿病。

四、 不良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传统观念认为孩子“胖点没事,胖点才可爱,健康!”家长希望孩子多吃,认为有助于健康。目前不少宝宝的饮食西方化,饮食结构不合理,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食物吃得过多。家长过分娇惯孩子,要什么给什么,孩子偏爱口味好的油炸食品、膨化食品、甜食和零食,这些食品中动物性脂肪含量高,长期积累,营养过剩,造成肥胖,增加了胰腺β细胞的负担,要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才能消化食物,久而久之就会患上2型糖尿病。

宝宝糖尿病的不典型表现

婴幼儿糖尿病的表现常常不典型,家长如果不注意观察,往往会忽视。如何从日常生活中早期发现小儿糖尿病的蛛丝马迹呢?如果宝宝出现:

* 胃口很好,体重反而减轻,经常口干,外阴瘙痒,小便次数多,已经可以控制小便的孩子又出现反复尿床,这些现象都要警惕是否会得糖尿病,要去医院检查血糖和尿糖,可以及时发现并治疗。

* 生长发育迟缓,恶心、呕吐,经常头晕、头痛,易激动生气,不活泼,视力障碍等,有这些现象,尤其是有糖尿病家族史和肥胖的孩子,请一定注意常测尿糖、血糖和血压。

* 发热、恶心、呕吐、腹痛,可能是其他疾病(会与一般的胃肠炎混淆),也有可能是糖尿病酮症的表现,所以如果伴有酸中毒或神志不清,甚至昏迷的,一定要排除是否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

预防胜于治疗

年轻的爸爸妈妈们要改变观念,通过以下措施可以帮助孩子远离儿童糖尿病:

一、作为家长要对肥胖的潜在危害有清醒的认识,以身作则,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日常饮食要多样化,多吃蔬菜、水果、粗粮、乳制品、鱼类、豆制品,少吃甜食、咸食及油炸食品,不能偏食。

二、要坚持锻炼,让孩子自幼养成爱运动的好习惯。一方面可以消耗体内过多的热量,控制体重;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体质,减少病毒感染的机会。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保持适度运动是一种廉价、方便、有效的防治肥胖的方法。

三、有糖尿病、肥胖家族史的孩子,要定期到医院检查,密切关注血压、体重、血糖和尿糖,早期发现疾病的苗子,及时干预。

相关链接:

1型糖尿病,胰岛细胞被破坏,无法制造胰岛素,必须依靠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注射胰岛素的剂量要根据孩子的体重来计算,一般在0.5-1IU/kg/天,还要根据孩子每天的饮食和运动量进行调整,以防出现低血糖。

2型糖尿病,由于胰岛细胞制造的胰岛素不能有效降低血糖,通过药物可以维持血糖正常水平。成人糖尿病的药物有很多,但不一定适合孩子。2型糖尿病也可以注射胰岛素,有助于保护胰岛细胞的功能。二甲双胍可以增强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最适合伴有肥胖的孩子。因此可以二者合用,更好地治疗儿童2型糖尿病。

上一篇:宝宝学数学,从“零”开始 下一篇:饮食防治妊娠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