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沙一境界 一人一精神

时间:2022-08-18 04:30:03

摘要:自然界美的事物只有作为人的一种暗示才有美的意义。人类的伟大之处也就在于不断地主宰、超越自然的过程中体现出的创造精神。

关键词:自然美;人类;主宰;创造

中图分类号:I206.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6-0268-02

《风景谈》是中国现代散文史上少见的一篇文质兼俱的美文。作者茅盾先生避开了常人眼中的湖光山色、晓月残风等美景,于大漠荒崖石洞中开辟出一片朴素却另人震撼的风景。说它是美的,是因了人的存在。早在很多年前,车尔尼雪夫斯基就在《生活与美学》中就谈过自然与人的关系:“因为构成自然界的美是使我们想起人(或者预示人格)的东西,自然界的美的事物,只有作为人的一种暗示才有美的意义”。我们说,自然之所以是美的,是因为人从自然现象中体会到了某种精神意义。自然不再是单独孤立的景色,而是成为体现和激发人的本质力量的载体。《风景谈》也正是给我们展示出了这么一幅幅“自然提供材料、精神提供形式”的美妙画面。本文仅从自然美的角度来谈谈《风景谈》中的风景。

古往今来,人们对于自身的思索和审视往往会通过对于自然的探询和联想来完成。英国诗人勃莱克曾吟过“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该是对自然与人完美融合的一个很好的诠释。而《风景谈》则更是把大自然中最单调平板的荒漠赋予了充满崇高精神的人的活动,于是一个极其有限、平常甚至枯燥的自然物便转化为无限,升华为神圣本质,我所说的“一沙一境界”,这个“境界”是一个独创、完整、丰富的世界,“一人一精神”则是边区战士火热学习和战斗的一个缩影,是他们崇高的创造精神的体现。

《风景谈》这篇散文,摄下了不同的六幅风景画,每幅都突出主宰风景的人,随着一幅幅画面的展开,议论层层深入递进揭示风景的本质因素。

六幅风景图画分别是:沙漠驼铃、高原归耕、延河夕照、石洞雨景、桃林小憩、北国晨号。每一幅风景图都寄托着作者的情与思。作者表面上谈风景,实际上是写主宰风景的人,是在赞美用辛勤劳动和崇高精神征服自然、改造环境、振兴民族的延安儿女,他们才是真正风景中的风景。

从自然与人的递进关系来看,此六幅画面可以分为:自然与人“织成”了图画―人“主宰”自然―人“创造”了自然几个层次。

(一)自然与人“织成”的图画

我们说:作品的情感就是作品的思想就是作者的意图。《风景谈》要突出的是人类与自然的完美融合。文章开篇从猩猩峡外的荒漠写起:大漠向无尽的远方伸展,“茫茫一片”,没有一个“坎儿井”,“纯然一色”,“这是大自然最单调最平板的一面”,这是“风景”的背景,是静景。接着由静而动、由远而近,描绘了人类驾驭着“那些昂然高步的骆驼,排成整齐的方阵,安详然而坚定地”行进,“而且大小丁当的谐和的合奏充满了你耳管”的动景。同时 “领队驼所掌的那一杆长方形猩红大旗”更是使原来单调平板的画而变得富有生机、充满活力。在这里,人不再是贸然闯入“自然”这个世界的一个异类,而是自然界这个大家庭的一分子,天人合一,壮阔的意境表现的是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乐观进取的时代精神。

而“月夜归耕”更是把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好推到了一种极致。在三五明月之夜,“在蓝的天,黑的山,银色的月光的背景上”,“远看山顶的谷子丛密挺立,宛如人头上的怒发”,可谓丰收在望。这时候,晚归的种田人掮着犁,赶着牛,后面还跟着小孩,哼着粗朴的短歌,姗姗而归。多么优美的一幅乡村风俗画。不禁让人想起王维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不管哪个时代,人与自然的和谐永远是人所向往的,最可爱的也永远是那些用辛勤劳动创造新生活的人们。

(二)人“主宰”了自然

第三幅画“延河夕照”和第四幅画面“石洞雨景”着重揭示了人的主观能动精神。在这里,“人”是大自然的主人。人们用一种冲破束缚、追求精神解放的热情洋溢在自然万物间。正如作者所说:“自然是伟大的,人类是伟大的,然而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乃是伟大中之尤其伟大者!”

“延河夕照”写的是鲁艺学院师生参加生产劳动归来的“风景”。对这一景色的描绘,作者十分讲究色彩的搭配。夕阳将“它的余辉幻成了满天的彩霞”,给整幅画面涂上了一层暖色,烘染出诗一般美的意境。在满天彩霞映照之下的是“干坼的黄土”,“雪白”的河水泡沫,还有那“金黄的小米饭,翠绿的油菜”,整个画面呈现出一种明丽而又温馨的情调。显然,作者并非只是为写自然而描绘自然之美,而是为突出人类的活动,他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快乐地创造着向往中的幸福和谐的生活。你看,“至少有七八种不同的方言。忽然间,他们又用同一的音调,唱起雄壮的歌曲来了。你看,他们“已经将金黄的小米饭,翠绿的油菜,准备齐全”,以此来慰劳“生产”归来的人们。在这里,大家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为创造一个自由、平等的新社会,开创一种新生活―― 一种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睦相处的和谐生活而努力。

与前面群体描绘不同的是,石洞雨景,写的是雨天石洞中一对男女促膝而坐认真学习的“风景”。它从小处落笔来描画根据地青年在雨天的石洞中互帮互学、和睦相处的生活图景。“现在是摊开着一本札记簿,头凑在一处,一同在看”。利用大自然恩赐的石洞,在躲雨间隙,争分夺秒地学习,这不仅反映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的重要,更表现出根据地青年不同于一般城市青年的崇高精神境界。原本这“沉闷的雨天,寂寞的荒山,原始的石洞”的暗淡背景,也因两个“生命旺盛的人”,“清楚明白生活意义的人”而顿生光辉。

“人类的高贵精神的辐射,填补了自然界的疲乏,增添了景色,形式的和内容的”。我们不得不赞叹:这是一群具有怎样崇高精神的人!他们又在以怎样的激情和魄力在主宰着强大的自然!

(三)人“创造”了自然

茅盾先生说:“人创造了第二自然”。这个“第二自然”我认为可以理解成物质对精神的反作用,是人类所独有的,是用崇高的精神坚定的意志,来超越自然创造高层次的社会生活内涵。

第六幅画“北国晨号”则是在更深意义上揭示了“人定胜天”、“人乃万物主宰”的豪迈与霸气。这幅画面的主角是两个晨风里严肃,坚决,勇敢的士兵,“霞光射住他,只觉得他的额角异常发亮”,“离他不远有一位荷枪的战士,面向东方,严肃地站在那里,犹如雕像一般”,“在粉红色的霞光中,显现出严肃和刚毅”。“晨风吹着喇叭的红绸子,只这是动的,战士枪尖的刺刀闪着寒光,在粉红的霞色中,只这是刚性的。”动静和色彩的调配,使粉色的霞光与喇叭的金黄色、绸子的大红色、军装的土黄色及刺刀的寒光相交融,柔性的与刚性相融合,构成了表现抗日战士严肃、坚决、勇敢和高度警觉形象的画面,从而表达了作者对抗日战士保卫新社会、新生活的坚决、勇敢、高度警觉的赞美之情。这雄伟的英姿和声声号角已经完全超越了霞光雾霭的辐照而成为人类勇毅魄力的象征。小小两个士兵仅仅是我们伟大民族的一个缩影,而“伟大中之最伟大者”正是那些“充满了无限的创造精神的人类”,这才是本文想要最终揭示的吧。

《风景谈》里风景多多,让人赞叹自然伟大的同时,倍感人类精神之更伟大。震撼之余,需慢慢观赏,细细品味。

参考文献:

[1]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8.

[2]胡经文.西方文艺理论教程: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责任编辑 郭伟]

上一篇:论刘庆邦民工系列小说的媚俗倾向 下一篇:基于AHP的综合质量评判方法在大型卸船机年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