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观赏植物在园林水景中的应用

时间:2022-08-18 12:41:09

水生观赏植物在园林水景中的应用

摘 要:水生植物是城市园林水景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本文简述了水生植物的分类以及功能,并通过实例分析,探讨了水生观赏植物在平顶山市的应用。

关键词:水生植物;园林水景;功能;应用

1 水生植物分类

水生植物是指生长在水中或潮湿土壤中的植物,包括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我国水系众多,水生植物资源非常丰富,仅高等水生植物就有300多种。在园林中,按其生态习性可分为:

1.1 挺水型

植株高大,花色艳丽,绝大多数有茎、叶之分;直立挺拔,下部或基部沉于水中,根或地茎扎入泥中生长发育,如荷花、千屈菜、水葱、泽泻、雨久花、花叶芦竹、茭白、芦苇、香蒲、水葱、灯心草、菖蒲、伞草等。

1.2 浮叶型

根状茎发达,花大、色彩艳丽多姿,叶色多变,无明显的地上茎或茎细弱不能直立,如睡莲、芡实等。

1.3 漂浮型

根不生于泥中而悬垂于水中漂浮不定,植株漂浮于水面上,如凤眼莲、满江红、菱、水鳖、浮萍、大漂等。

1.4 沉水型

根茎生于泥中,整个植株沉入水中,叶多为狭长或丝状,如金鱼草、苦草、大水芹、轮叶黑藻等。

1.5 滨水植物

其根系常扎在潮湿的土壤中,耐水湿,短期内可忍耐被水淹没。常见的有垂柳、水杉、池杉、千屈菜、木芙蓉等。

2 水生观赏植物的功能

水生植物具有处理污水的能力,而它的景观效果也不容忽视。如何将它的净化作用与水景设计相结合,是水生植物景观生态设计研究中的一个方向。

2.1 景观价值

2.1.1 丰富景观。水生植物景观能够给人一种清新、舒畅的感觉,它不仅可以观叶、品姿、赏花,还能欣赏映照在水中的倒影,令人浮想联翩。湖面上数株亭亭玉立的荷花,荷叶青翠欲滴,波状叶缘更能增添几分潇洒风姿。粉红、紫红的令箭荷花娇羞迷人,在晨光晚霞中,湖光倒影,向人们展现出一幅迷人的画卷。另外,水生植物也是营造野趣的上好材料,在河岸密植芦苇林、大片的香蒲、慈菇、水葱、浮萍定能使水景野趣盎然。

2.1.2 创造意境。中国园林的水景常构成一种独特的、耐人寻味的意境。如杭州西湖十景之一的“曲院风荷”,就是立意成功的范例。无论是从全院布局,还是植物材料的选择上,都追求园林意境美的表现,与西湖景区的自然特点和历史古迹紧密结合,与周围的环境相得益彰,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又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作者用清新朴实的笔调描绘了未名湖在夜晚月光下的荷塘景色,将作者的感受和当时的环境融为了一体,意境深切。不同形态和色彩的水生植物,会引起人们的各种心理活动和戏曲性效果,挺立在水中的宽叶香蒲和芦苇,阳光下的倒影或在薄雾笼罩的朦胧姿态,使人浮想联翩;月下的芦苇和荷塘的月色,诗一般的宁静,给人一种神秘之感。

2.1.3 营造人工湿地景观。湿地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被称为“地球之肾”。如今,水生植物已被广泛应用于专类水景园、野趣园的营造,通过人工湿地专家与景观设计师的合作,在住宅区中建造人工湿地,能增加景观的丰富度,已成为城市中极富自然情趣的景观。

2.2 生态价值

2.2.1 净化作用。水生植物不仅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更重要的是它还能吸收水中的污染物,对水体起净化作用,是水体天然的净化器,能有效地净化富营养化水体,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也是人工湿地系统发挥净化作用必不可少的元素。近年来兴起的人工湿地系统,在净化城市水体方面表现突出,正是水生植物生态价值的最好体现。

2.2.2 生态恢复功能。水生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环境中的CO2,放出O2,改善水体质量,且能消除水体中许多污染元素。据研究:水葱能净化水中的酚类;野茨菰对水体中氮的去除率达75%,对磷的去除率达65%;芦苇具有净化水中的悬浮物、氯化物、有机氮、硫酸盐的能力,能吸收汞和铅,对水体中磷的去除率为65%;凤眼莲又名水葫芦,它繁殖快,耐污能力强,对氮、磷、钾及重金属离子均有吸收作用;沉水植物还可以促进水中悬浮物、污染物质的沉积,并可通过吸收、转化、积累作用降低水中营养盐,从而抑制水体内浮游藻类生产量,同时能防止底泥的再悬浮,提高水体的透明度。因此说,水生植物具有重要的生态恢复功能。

3 水生观赏植物在平顶山市的应用

平顶山是山水旅游城市,城区河流纵横交错,水质污染也十分严重,河岸也是采用人工化的硬质驳岸较多,岸线通直,景观单一。为了改善水环境景观,近2年在园林绿化中开始试种水生植物,如在白鹭洲国家湿地公园、东湖公园、新城区湖光花园绿化工程中,种植了部分水生植物,实践证明,水生植物在治理湖水,净化水质,恢复水体生态环境时,扮演着重要角色,效果显著。

3.1 平顶山市白鹭洲国家湿地公园水生植物的应用实例

白鹭洲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建设路西段,新老城区结合部。南至建设路,北至平煤集团铁路专用线,西至姚电公司灰坑西岸,东至稻田沟,原为矿区采煤塌陷地,是平顶山市近年来建成的最大的湿地公园。水生植物大大改善和美化了湿地公园内水体生态环境,初步营造出自然、优美、野趣的水体景观,充分满足了现代都市人对于自然式和生态型水生园林景观的需求。水域面积较大,园内从岸边向水中央依次种植了挺水、浮叶和漂浮植物,形成了由高到低的水生植物景观。主要使用的水生植物有鸢尾、菖蒲、香蒲、水生美人蕉、睡莲等。岸边富有生气的芦苇、菖蒲葱葱郁郁,软化了生硬的河岸,池水清晰见底,水中红花、绿叶漂浮,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大面积的菖蒲里不时传来几声野鸭的鸣叫声,使人感到特别亲切,有回归自然的感觉。

湿地公园东南角有一人工湖,湖水比较干净,水质良好,湖的面积也小,与周围环境的融合较好,市园林处在此建立了平顶山市水生植物实验基地。在水生植物品种的应用上,结合实验基地课题的研究,广泛引种培育,选取了适合平顶山地区生长的、观赏价值较高的水生花卉,如荷花、睡莲、再力花、黄花鸢尾、千屈菜、水生美人蕉等,并适当配置耆草、菖蒲、芦苇等观叶植物,岸边配置水杉、落羽杉、竹类、木芙蓉等滨水植物,这些植物丛生或散植在湖边,很好地表现了水生植物的形态、线条和色彩美。种植时根据植物的生态习性设置深水区,渐至岸边分别设置中水、浅水和沼生、湿生植物区,种植不同植物。考虑到很多水生植物在北方不易越冬和管理的方便,在水中设计了部分种植槽,可以有计划地更新布置。并建立了适合平顶山地域生长的水生植物品种数据库,为今后水体绿化工程的建设,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水生植物资源。

上一篇:大田县发展高山反季节蔬菜的成功举措 下一篇:60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防治节瓜蓟马药效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