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高校审计学发展现况透析

时间:2022-08-18 12:34:26

国内高校审计学发展现况透析

审计学专业地位和建设质量

1.审计学专业地位。2011年,我国开设审计学专业本科教育的60所高校中,据有案可查的38所高校,独立设置审计学院的高校仅南京审计学院1所,占2.63%;设置审计系的高校10所,占26.31%;将审计专业作为会计专业下级学科的高校27所,约占72%;对审计专业分方向教学的高校12所,约占32%;其余高校将审计专业命名为“审计学”不细分方向,接近68%。分方向教学的高校中,有的按照审计主体划分方向(如石河子大学、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山东财经大学等),有的按照审计客体或方法分方向(如山东交通学院、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还有的既按主题又按客体分方向(如南京审计学院)。2.审计学专业建设特色和质量。(1)特色专业建设点。截至2012年4月,全国共有7批3405个部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其中:会计学专业有6批47个部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占会计学专业总数的8.45%);而审计学专业只有南京审计学院(第2批)和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第6批)2个部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占设置审计专业高校数量的3.33%,分别占部级特色专业总数和会计学部级特色专业总数的0.587‰和4.26%。与审计学同为“工商管理类”目录外专业的“电子商务”专业(110209W)有部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物流管理”(110210W)有部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0个“,审计学”专业部级特色专业数仅比“商品学”(110207W)和“国际商务”(110211W)(二者都是0个)略多一点,远低于“工商管理类”其他专业。从部级层面来看,接近97%的高校“审计学”专业还没有特色,在所有部级特色专业中所占比例也非常少。从省级特色专业来看,以南京审计学院所在的江苏省和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校所处的河南省为例,江苏省目前拥有本科省级特色专业295个,其中“会计学”7个,占2.37%,“电子商务”有省级特色专业1个,占0.34%,“审计学”省级特色专业0个,占0%。河南省目前拥有本科省级特色专业223个,其中,“会计学”4个,占1.79%,“审计学”1个,占0.45%。两省的“审计学”省级特色专业合计只有1个,占0.19%。显然,无论从部级还是从省级来看“,审计学”专业建设还缺乏特色。(2)重点学科数目。根据2007年公布的第三次评估结果,有677个二级学科(专业)成为部级重点学科,有217个二级学科(专业)获得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其中,有5所高校会计学专业是部级重点学科,占0.74%,而审计学和物流专业没有部级重点学科高校。获得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中,会计、审计和物流都是0。从省级品牌专业数量来看,江苏省目前建设有省级品牌专业187个,其中“,会计学”2个,占1.07%,“审计学”1个,占0.53%。审计学专业还没有真正找到自己的学科规律,学科专业建设还不够成熟,有待进一步发展。

审计学专业课程建设现状

1.审计学专业课程设置类型。通过查阅资料和调查有关高校审计院(系),剔除偏向某个方向———如CPA审计、内部审计或工程审计———的高校信息,在设置“审计学”专业高校中,搜集到有效审计课程设置信息的高校有30所,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主要按照审计主体设置课程的高校有9所,约占30%,包括:中山大学、南京审计学院、天津财经大学、山西财经大学、中华女子学院、湖北经济学院、石河子大学、浙江工商大学、贵州财经大学。(2)主要按照审计客体开设审计课程的高校15所(院系),占50%。包括: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南京财经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商学院、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兰州商学院、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山东经济学院———山东财经大学、山东财政学院———山东财经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广西财经学院、内蒙古财经大学、吉林财经大学、西安邮电学院。(3)同时按照主体和客体并列设置课程的高校有6所,占20%。包括: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山东工商学院、浙江财经学院、河北金融学院、湘潭大学、广东培正学院。设置“审计学”专业的高校中有半数高校按照审计内容设置和划分审计课程,只有30%的学校按照审计主体设置审计课程。2.审计学专业课程数量及频次。按照审计主体开设课程的高校设置的专业课数量最多,平均6.25门,其次是同时按照主体和客体设置课程,平均5.75门,按照客体分设专业课程的高校开设审计专业课程的数量较少,平均开设审计专业课5.21门。总平均设置审计专业课5.73门。在以上30所设置“审计学”专业的高校中,从必修课课程开设频次上看,开设“审计学”课程27所,占96.67%;开设“财务审计”22所,占73.33%;开设“内部审计”17所(剔除1所将“内部审计”作为选修课高校),占56.67%;开设“社会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10所,占33.33%;开设“经济效益审计”10所,占33.33%;开设“内部控制(学)”8所,占26.67%;开设“投资(工程项目或建设项目)审计”8所,占26.67%;开设“政府审计”7所,占23.33%;开设“管理审计”课程高校7所,占23.33%;开设“内部控制审计(评价)”3所,占10%;开设“舞弊审计”2所,占6.67%;开设“职业道德”课程的1所,占3.33%;开设“责任审计”1所,占3.33%。“审计学(基础或原理)”作为核心专业基础课开设得比较普遍。从以上可以看出,“审计学”专业在60所高校中,多数已开设“审计学原理”、“财务审计”、“内部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管理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投资(建设项目)审计”“、舞弊审计”等课程。但是,“审计学”专业课程的设置并不统一,也不规范,特别是独立开设“职业道德”课程的较少,只占3.33%,还有些属于“审计学”专业内容的课程如“政府审计”、“经济责任审计”“、财经法纪或专案审计”“、财政审计”等大部分高校尚没有开设。3.审计学专业课程质量分析。总体看,审计学专业课程质量档次不高。根据“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统计,2003~2010年本科部级精品课程共有2582门,课程名称包含“会计”的有7门,占0.27%;课程名称包含“审计”的有1门,占0.039%;课程名称包含“物流”的有9门,占0.35%。据“高等学校本科教育质量与改革工程”网站披露,属于“审计”类本科部级精品课程有4种,全部是“审计学”课程,占100%,且都是2007年前批设的。属于“会计”类的本科部级精品课程有25门,包括“会计学”、“基础会计”、“会计学原理”“、企业会计学”“、中级财务计”“、高级财务会计”“、财务会计学”、“管理会计学”、“成本会计学”、“会计信息系统”等,2007年后批设的超过50%。省市级本科精品课程中,“审计”类只有10种,“审计学”课程有9种。而“会计”课程有81种,除以上所有会计主干课程以外,还有“农业会计”、“林业会计”“、旅游会计”等课程。相对来说,开设审计学专业精品课程的高校数量较少,且内容较陈旧。普遍来看,审计学专业课程建设质量不高,除“审计学”课程一枝独秀以外,审计专业课程建设称得上“乏善可陈”。4.审计学专业双语教学课程现状。为了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人才,在国外课程资源和教师资源稀缺的情况下,开设双语课程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选择,目前,绝大多数有审计学专业的高校都开设了审计学专业双语课程,但是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非常有限。作为国家本科教学质量攻坚工程的一部分,2007~2010年,我国安排部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503门,其中属于“审计学”专业的部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只有1门,仅占0.2%,而“会计学”专业有14门,占2.78%,其他财经类目录外专业如“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国际商务”分别安排部级双语示范课程4门、3门、6门,分别占总数的0.8%、0.6%、1.19%,都高于“审计学”专业,该指标说明了“审计学”专业在培养国际化人才的课程手段方面还较为欠缺。5.审计学专业实践教学课程现状分析。在设置审计学专业本科的60所高校中,综合实践课程大多数包括军政训练、社会实践、毕业论文、毕业实习。作为专业实践课程,在随意抽选的20所开设“审计学”专业的高校中,79.33%的学校开设了各类审计实验实训课程。按照课程划分,开设“审计综合实验(实训)”的占52.22%,开设“审计学实验”的占25.16%,开设“财务审计实验”的占10.05%。开设“计算机审计实验(审计软件应用或信息系统审计)”的占20%,开设“审计手工(模拟)实验”的占20%,开设“专业实验”的高校2所,占10%。目前,有近80%设置审计学专业的本科高校开设了审计实验实训课程,基本上满足了审计应用人才培养的需要,但审计实验实训课程的开设比较简单,课程设置不够深入、细致、具体,实验实训课程名称和内容不够规范。

审计学专业本科教材与图书建设情况

1.审计学专业本科教材建设。“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教材网”教材总数17084种,其中“,审计”类教材共20种,占0.12%;“会计”类教材253种,占2.35%“;物流”类教材87种,占0.81%。20种“审计”类教材中“,审计学”教材10种“,基础审计”3种,“审计原理”1种“,审计”2种,以上合计占审计类教材80%。另外,还有《商业银行审计》、《战略资源审计》、《审计案例》、《审计实务》各1种。总之,审计类教材数量比较少,品种也比较单一。,除引进教材外,审计学科优质教材数量占比与会计学科优质教材占比悬殊较大,而且也低于同为目录外专业的物流学科优质教材占比。2009年和2011年审计学科精品教材都是0,可见其相当缺乏。2.审计学专业本科图书建设。除教材之外,图书资料数量也影响着审计专业的建设发展水平,根据超星数字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镜像站点数据,“审计”类图书有1256本,“会计”类图书有7278本,“物流”类图书有351本。“审计”类图书中“,审计学”类图书最多,占14.09%。按照审计主体划分,政府审计类图书最少,只占0.88%;内部审计类图书占3.82%;社会审计类图书最多,占4.3%。按照审计内容和目的划分:财政财务审计类图书占3.26%;经济效益审计类图书占3.35%;责任审计类图书占1.43%;工程审计类图书1.91%;计算机审计类图书占0.96%;审计案例类图书占2.87%;国际审计类图书占0.48%;西方审计类图书占0.64%;环境审计类图书占0.24%;审计史类图书占0.48%;审计理论类图书占2.15%。按照时间进行分析,2000年前的审计类图书占73.71%,2000年以后(包括2000年)的审计类图书占26.29%,虽然图书资料较陈旧,没有近5年的图书资料。五、审计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1.本科审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随机选取的26所开设审计专业的高校进行网络搜索发现,83.35%的高校把审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应用型人才”,98%的高校要求培养对象从事审计实务工作。其中,要求“应用型人才”的占38.34%,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应用型人才”的占11.67%,定位为“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占40%(其中,要求“复合型、应用型”的占15%,“创新性、复合型、应用型”的占10%,具有“创新精神且复合型、应用型”的占15%)。在26所高校中,将培养目标定位为“高级专门人才”的有16所,占61.53%,定位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有5所,占19.23%。2.本科审计学专业人才能力素质要求。在上述设置本科审计学专业高校中,明确提及“语言文字表达与沟通能力、协调能力”标准的占40%,仅提及“文字写作和文字表达能力”标准的占6.67%,明确提及具有研究能力条件的占40%,提及文献检索、获取信息能力标准的占46.67%,明确要求“实际工作能力”标准的占26.67%,提及具有“创新能力”条件的占13.33%。东部高校侧重沟通、协调能力,中部高校侧重分析研究能力。对基本研究能力和文献检索提出要求的高校数量比对沟通协调能力提出要求的高校数量略多。3.本科审计学专业人才人文素养要求。在上述设置本科审计学专业高校中,明确提及“诚信和职业道德”要求的占60%;仅要求具有“责任意识”的占20%;要求有“为祖国和民族奋斗志向”或“树立远大理想”的占26.67%;要求树立正确“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占6.67%;仅要求通过思品、科学、人文和艺术类课程的占6.67%。要求具有“团队意识”、“合作精神”的占40%,提出“艰苦奋斗”“、艰苦朴素”、“热爱劳动”的占33.33%,要求“遵纪守法”占26.67%。值得注意的是,对职业道德提出要求的高校是大多数,其占比为60%。4.审计学专业培养模式改革现状。为了鼓励和支持高校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体系、实践环节、教学运行和管理机制、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努力形成有利于多样化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满足国家对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扭转应试教育和知识教育的偏向,我国自2007年开始实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资助项目,要求被资助项目必须培养目标明确,有较为完整和独特的人才培养方案,创新点突出,特色鲜明,对本领域复合拔尖创新或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有明确的工作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人才培养预期效果好,对本领域复合拔尖创新型人才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具有示范带动作用。2007~2009年,共有421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获得资助,其中会计学类7个,占1.66%,物流管理类1个,占0.24%,审计学类为0。六、师资队伍现状分析从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来看,在60所设置审计学专业的高校中,根据各高校网站师资披露情况,按照审计学、会计学师资信息配比原则,剔除最大值和最小值,检索并筛选了16所高校的师资信息,基本情况是:从师资规模看,16所高校有会计学全职教师376人,每校平均近24人;审计学专业有全职教师197人,平均每校12人。根据前文30所高校的统计结果,平均开设专业必修课5.73门,专业选修课5门,总计不超过10门,平均每门课程需要1.2人,审计学师资队伍基本能够满足需要。从师资职称结构看,16所高校的会计学教授职称占21%,副教授占40%,审计学专业教授职称占22%,副教授占40%,差异并不显著。从学位结构看,16所高校会计学专业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的占24%,拥有硕士学位的占60%,而同样这些学校的审计学专业教师拥有博士学位的占49%,拥有硕士学位的占43%;审计学专业稍强一些。但是,由于开设审计学专业的高校层次偏低,与之配对的会计学专业高校也只能选择层次偏低的高校,如果把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厦门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没有明确开设审计学专业高校的会计学专业师资也统计在内,结果会有所变化。如加上中央财经大学和天津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教授比例就达到23%,这个结果超过了审计学专业的22%。与其他相近专业相比,根据可以搜集到的信息,物流专业博士比例高达76%,教授比例占13%,显然,审计学专业职称比例相对较好,但博士比例偏低。根据教育部网站2010年统计,2010年全国普通本科高校正高职称占14%,副高职称占29%,与之相比,审计学专业职称结构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质量工程维度看,根据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网站统计,2007~2010年部级教学团队共1043个,其中会计学6个,占0.59%;审计学2个,占0.2%;电子商务2个,占0.2%;物流1个,占0.1%。相对于会计学、电子商务和物流管理专业来说,审计学专业部级教学团队建设也有了一定规模,但远低于会计学专业教学团队。七、总结总之,我国普通高校审计学专业招生的规模较小,而招生数量在不断增加;开设审计学专业的高校数量远少于会计学专业本科的高校数量,层次也偏低,但开设审计学专业的高校数量在逐年增加;72%的高校审计学专业设置在会计学院(系)下;近70%高校在审计学专业下不细分方向;绝大多数高校(90%以上)设置的审计学专业没有特色;形成品牌的审计学专业数量也很少;本科审计学专业部级精品课程只有4所高校的《审计学》课程;专业课程体系不统一;双语教学课程数量少、质量不高;审计实验实训课程开课较普遍,但内容种类不统一,且较单一;优质教材贫乏,图书资料较陈旧;培养目标、规格、模式等较为传统,创新性培养模式欠缺。而师资规模和质量基本上能满足人才培养需要。

作者:商思争 李学岚 周雯 单位:淮海工学院江苏连云港 北京红马传媒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常州分公司

上一篇:审计在经济发展中的实用性 下一篇:PLC在舰船通信中的适用性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