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德育建设构建和谐高校文化论文

时间:2022-08-17 11:05:12

论网络德育建设构建和谐高校文化论文

摘要:文章从目前网络对大学生道德意识上帝来的负面影响入手,分析了造成大学生网络道德危机的谤因,提出了加强高校网络管理,正确引导学生网络行为,构建文明和谐的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方法。

关键词:德育建设罔络文化和谐高校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传播媒介,越来越成为高校学生获取信息和学习知识的重要渠道,并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产生了广泛和深刻的影响。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拓展了高校思想政冶工作渠道和手段,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然而,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网络技术的发展同时也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很多问题,比如很多学生表现出网络价值观念模糊,网上言行缺乏约束和自我保护,网上人格冲突突出等问题。针对出现的种种网络道德危机,我们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及时采取措施,因势引导,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优势,拓展德育的工作和方法,促进学生的思想和谐健康发展。

1网络对大学生道德意识的危害

网络在带给广大学生便利的同时,也给学生的学习、生活造成障碍,甚至给学生的道德意识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主要显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责任感缺失

网络行为由于其本身的隐蔽性和匿名性,很多人在网络上的行为变得随意,放纵,缺少一种行为的责任感,缺少必要的理性思考和行为监督。在济南一些高校的一次问卷调查中,有l9%的学生认为不应为自己的网络言行负责,44%的学生认为网络欺骗很正常,25%的学生认为在不痛快时可以用网络语言发泄等;网络行为使很多学生丧失了责任意识和现实中的道德行为规范,沉溺其中,把网络当作极度自由世界,摆脱现实的拘束。

1.2受色情文化毒害

通过调查发现,仅有56.9%的表示不浏览黄色网站或网页,有24%的学生“经常见过”网吧有人在浏览黄色网站,“偶尔见到”的占40%,自己偶尔涉及黄色网站的同学达到30%以上,而且在男生群体中这些比例会更高,这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是相当有害的。

1.3交际障碍,情感错位

网络行为使一些学生逃离现实中的人际交流,极度封闭自己,把大量的时间、精力耗费在网上,沉溺于聊天室、BBS和即时通信工具(如QQ、MSN、POPO等),长期泡在网上交友、网游,碰到问题不去找人沟通解决,与现实接触较少,形成现实生活中情感错位,对亲人及朋友不信任,造成信任危机,导致与人交往疏远,产生紧张、孤僻、冷漠等心理健康问题。

1.4是非标准淡化

在调查对网络黑客的态度时,有17%的大学生崇拜黑客,26%的大学生认为黑客不需谴责,26%的大学生对色情、迷信和反对言论认为尝试一下也无所谓,这从侧面上反映出随意网络行为已影响了学生是非标准的判断,使学生的言行缺乏约束和自我约束,削弱或丧失了行为、道德准则和法律意识。

1.5道德人格分裂

现实生活和虚拟生活是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容易导致人们虚拟和现实的二元人格分裂。网络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虚拟生活空间,使得每个人都能随心所欲地以自己喜欢或想要的身份,过自己喜欢或想过的生活。网络生活的无限制性和现实生活的约束性,特别是两种生活方式中道德制约机制的不同,使得有些人在虚拟生活空间自觉不自觉地减少了自我约束意识与克制力,对自己在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道德要求截然不同,实行双重道德标准,从而造成网上网下双重道德人格的现象。个别人俨然变成另外一个人,在网上不择手段地追求想得到而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东西,尽情欢娱,肆意发泄,不但道德人格严重分裂,甚至冲破了道德底线。

2网络对大学生道德产生危害的诱因分析

2.1网络文化的固有特点

网络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信息库,它带来的信息冲击和交流便捷是前所未有的。然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泥沙俱下,要求大学生有很强的辨别能力;并且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网络上的各类规范、法制体系尚不健全,各种色情、反动、迷信、欺骗等不良信息充斥。

网络的自由交流和匿名性,各种现实生活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在网络中得以实现,比如网络虚拟交友,网络在线游戏,虚拟交易,虚拟团体等,很多真实的或模拟现实生活,却没有现实生活的艰辛就能实现的满足感使很多人沉溺其中。

2.2大学生自身的身心特点

大学作为人生进程的一个特殊阶段,有很强的求知欲和尝试新事物的心理,他们追求自由,强烈愿望实现自我价值,网络的虚拟性和形式上的自由恰好满足了他们的需求,造成很多学生对虚拟的网络产生依赖,不能适应现实生活的压力,从而导致种种问题。

2.3德育工作的滞后与低效

由于客观原因造成教育的滞后性对德育工作也带来了一定影响,传统的思政教育往往局限于一些教条、定义,缺乏现实生活的例子,脱离了学生实际的生活场景,学生现实的问题在教育中不能得到解答,便转向了网络。由于缺少必要的引导和监控,网络的自由和无限制的各种思想很容易使学生陷入迷茫中,不能正确辨别、选择和处理信息。

3趋利避害,打造和谐校园网络文化氛围

互联网被称为“争夺眼球的战场”,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实在不可小觑。面对密集的信息,大学生好奇猎趣,无所适从,无法正确选择信息,驾驭信息。如果不及时提高网络信息素质,就将会成为信息的奴隶。如何吸引大学生的“眼球”,满足他们的需求,大力提倡健康的网络文化与网络道德,应该成为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与重要内容。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减少网络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的危害,不是仅仅靠学校的力量就能实现的,这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要在这场“争夺眼球的战争”中取胜,作为高校的工作者应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加强校园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占领网络教育阵地

网络文化是一种开放的文化,不同文化的传播、碰撞交融在一起,导致大学生的价值观冲突更加剧烈,价值取向更加多元,价值选择更加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必须将网络文化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中,引导大学生在网络中吸取营养,陶冶情操,增强自觉抵制各种不健康思想的能力。如将学校的宣传版制成网页,帮助学生了解最新政策动态;定期推荐一批好的网址,指导学生正确上网;大力开发一些集思想性、知识性、娱乐性、易操作性的中文软件,以丰富大学生的课外生活。另外,通过思想政治工作者和软件设计人员合作,可以把严肃的教育主题制作成生动形象的计算机程序,如以音像作品、计算机网络益智游戏等形式让大学生在娱乐放松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和道德行为教育。

3.2规范网络信息,创建良性健康网络环境

网络根本上说只是一种工具,它方便了人们工作、生活和娱乐的需要,而不能代替现实生活。尽管学校无法对网吧等学校外的上网环境进行监管,但可以对学生宿舍、电子阅览室等学校可以控制的学生上网的场所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比如网关过滤非法网址、进行必要的网络监控等技术手段控制学生的网络信息,约束其网络行为,达到“良性用网”的目的。

在一定范围内推广实行网络实名制,大学生作为网络社会的主要群体,由于自我控制能力较弱,自我表现欲望强烈,法制观念淡薄,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陷入网络道德失范。2003年,清华大学新闻学教授李希光,就提出网络实名制的主张。2005年,清华大学水木清华BBS被教育部树立为高校BBS向实名制校内交流平台转变的典型。随后,北大未名、南大小百合、复旦日月光华等高校BBS都开始按照实名制进行操作,对其他高校起到一种良好的示范作用。

3.3转变观念,建立网上辅导园地

“思想政治课程教育”、“团组织活动”是学生思想教育的两大传统方式,然而随着互联网把学生的视野、思想和人际交流扩展向无限空间,传统思政教育便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自觉了解网络技术和特点,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采用BBS、聊天室、在线留言等多种形式主动与学生沟通,掌握学生的真实想法,进行适时引导,并在相关部门协助下建立德育专题网站、网络心理辅导中心、网络行为道德讨论等虚拟社区,加强对学生网上行为和思想的监控与引导,使学生意识到传统社会的公德同样适用于网络社会。

3.4因势引导良性网络应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上网的主要以网络游戏、聊天和E-mail为主,很少能有效运用网络资源来解决学习问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做好德育工作的同时,还应引导学生了解健康网络文化,帮助学生认识到网络的便利和局限性,使学生充分利用好网络工具为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服务。包括开展网络应用讲座或培训,普及网络知识;培养学生制作网页,开发程序等参与网络建设的兴趣,周期性筹办各类网络比赛、网络应用评比等活动,倡导文明网络行为准则,规范学生网络行为,使学生不再迷恋于网络游戏,网络交友、聊天等无谓的活动中,多组织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能在“网下”实现自己的心理诉求,如认同感,交流的需求,释放压力的要求等,减少对网络的依赖。

网络的普及,在给广大学生生活学习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不利的影响,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注意到网络发展所产生的社会道德问题,帮助广大大学生增强网络伦理道德观念,使其网上言行符合社会公德的要求,及早在他们头脑中树立网络道德责任意识。通过对学生积极引导,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网络意识形态,让网络发挥出重要的作用,才能建成和谐的校园网络文化。

上一篇:金融理念创新防范风险论文 下一篇:语文新课程教学艺术渗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