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信程度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

时间:2022-08-17 10:23:33

大学生自信程度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

【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生自信程度与心理健康水平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关系。方法采用“个人评价问卷(PEI)”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85名大学新生进行测试,并于三年级时作了复查。结果大三学生自信程度与心理健康水平都低于大一学生,从大一到大三文科生与理科生自信程度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始终明显,随着年级的升高,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自信程度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逐渐明显。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自信程度在大一和大三均对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有一定影响。结论此结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持。

【关键词】大学生;自信;心理健康

自信是一个人对自己能力或技能的感受,是对自己有效地应付各种环境能力的主观评价。自信又是心理健康和健全人格的重要特征之一,还被作为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而存在[1]。本研究,对文理学科大学生进行了3年的追踪调查,旨在探讨大学生自信程度与心理健康水平动态变化规律,并借助回归分析的统计手段,验证自信程度对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作用,揭示专业、性别、独生子女与否、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与自信程度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支持。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采用整班取样法,对185名天津中医药大学2002级文理部大一学生进行了有关测试,有效问卷185份(回收率:100%)。被试年龄范围19~24岁,平均年龄21.1岁。其中男生59名,女生126名;文科63名,理科122名;独生子女93名,非独生子女92名;家住城镇者126名,家住农村者59名。于2005年进行复查(复查率100%)。

1.2方法

1.2.1自信程度评定以Shrauger编制,季益富、于欣翻译并修订的中文版“个人评价问卷(Personal Evaluation Inventory,PEI)[2]”为测查自信水平的工具,该量表共54个自陈条目,从6个方面考察被试者的自信水平,采用1~4分的4级评分,总分值越大表示自信程度越高。

1.2.2心理健康水平评定以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2]为测查心理健康水平的工具,该量表包括90个项目,测得被试者在9个方面的分数(因子分),采用0~4分的5级评分,每一项目的自评分值越大说明症状越严重。

将上述量表装订成册,一次性发给被试,集体测试和个别测试相结合。全部数据使用SPSS 11.0 for Windows 软件进行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

2结果

2.13年中大学生自信程度与心理健康水平总体变化将2002年和2005年测定的同一批对象的PEI和SCL-90测试结果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1。PEI总分差异显著,2005年较2002年有明显下降。SCL-90总均分差异不显著,但9个因子分2005年较2002年均有明显上升。此结果表明,大三学生自信程度与心理健康水平都低于大一学生。

2.2个体情况对自信程度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了自信程度和心理健康水平在性别、学科、来源地(城镇、农村)、独生子女与否、家庭经济状况(好、中、差)5个方面的差异。结果显示,不管是大一还是大三,PEI总分、SCL-90总均分及因子分均未见到明显的男女、城乡、家庭经济状况好坏差异(表省略)。文科生(汉语言文学专业)与理科生(应用心理学专业、市场营销专业)比较,结果见表2。PEI总分在大一和大三时均见到显著性差异,文科生高于理科生。 SCL-90因子分在大一时,9个因子分均见到显著性差异,文科生低于理科生;在大三时,除“焦虑”、“敌对”外7个因子分均见到显著性差异,文科生低于理科生。此结果表明,从大一到大三文科生与理科生自信程度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始终明显。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比较结果见表3。在大一时,PEI总分、SCL-90总均分及因子分均未见到明显差异;在大三时,PEI总分见到显著性差异,非独生子女高于独生子女;SCL-90因子分除“恐怖”、“精神病性”外,7个因子分均见到显著性差异,非独生子女低于独生子女。此结果表明,随着年级的升高,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自信程度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逐渐明显。

2.3大一、大三学生PEI和SCL-90回归分析由于在大一和大三时自信程度与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的差异,因此分别以大一和大三的PEI和SCL-90为因变量,采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法确定在大一和大三时影响自信程度和心理健康水平的主要因素。将PEI作为因变量,在大一进入回归方程的预测变量(自变量)有4个,见表4。多元相关系数为0.531,联合解释变异量为0.282。其中SCL-90的“偏执”预测力最佳,解释量为26.2%,其次分别为“专业”(25.1%)、SCL-90的“躯体化”(20.6%)和“人际关系敏感”(14.6%)。在大三进入回归方程的预测变量有2个,见表5。多元相关系数为0.439,联合解释变异量为0.193,其中“专业”预测力最佳,解释量为17.9%,其次分别为SCL-90的总均分(15.1%)和“独生子女与否”(9.6%)。将SCL-90总均分及各因子作为因变量,在大一进入回归方程的预测变量有2个,见表4。多元相关系数为0.345,联合解释变异量为0.119,其中“专业”预测力最佳,解释量为10.9%,PEI解释量为9.2%。在大三进入回归方程的预测变量只有PEI1个,见表5。多元相关系数为0.228,解释变异量为0.052。图1显示了大一时的各变量关系的标准回归系数。从图1可以看到,SCL-90的“人际关系敏感”、“躯体化”、“偏执”3个因子分越高,PEI总分则越低,但SCL-90总均分则会越高。另外,专业因素除了通过自信程度对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起间接作用以外,还可以对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起直接作用。图2显示了大三时的各变量关系的标准回归系数。从图2可以看到,SCL-90总均分越高,PEI总分则越低,而PEI总分越高,SCL-90总均分则越低。另外,在大一时已见到的专业因素通过自信程度对心理健康总体水平的间接作用以外,还见到了独生子女与否因素通过自信程度对心理健康总体水平的间接作用。

3讨论

3.1影响大学生自信程度的因素本研究表明,不同年级的大学生自信程度存在显著差异,三年级自信程度明显低于一年级,这与车丽萍的研究结果相一致[3]。大一和大三学生所处的大学生活阶段不同,其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对事件的认知和自我评价标准也不同。李玲等的调查表明,21%的大一学生对如何发挥自己的优点和克服缺点感到迷茫[4]。进入大三面临就业压力、情感、参加各类证书考试及考研等困扰,可能使他们对自己在学习成绩、人际关系处理等方面比以往更为挑剔,因而出现了大三阶段自信程度低于大一阶段。本研究表明,随着年级的升高,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自信程度的差异逐渐变得明显,三年级非独生子女自信程度高于独生子女,这与黄泽娟等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5]。此外, 本研究回归分析结果又进一步证实随着年级的升高,独生子女与否因素对自信程度的影响作用变得明显。大一学生是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既不同于高中生,又不同于大学高年级学生,他们经过激烈的竞争步入大学,有着较强的自信心,此点独生子女大学生也不例外。随着年级的升高,承受的各种心理压力增大,加之独生子女薄弱的心理素质,造成了独生子女大学生自信程度低于非独生子女。

3.2影响心理健康水平的因素牛鹏的研究发现,高年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低年级[6],本研究3年的追踪调查不仅支持这一结果,又进一步提示了随着年级的上升, 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呈由高到低的发展趋势。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专业的关系,方敏对师范大学138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显示文科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理科生[7]。

本研究与此结果不一致的原因可能有很多,有待进一步探讨。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独生子女与否的关系,以高年级大学生为对象的研究尚未见到。在本研究中,大一阶段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心理健康处于同一水平,随着年级的升高,其差异变得明显,大三独生子女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非独生子女。通过此结果可以推测,在独生子女大学生身上存在着矛盾状态,这一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心理发展过程在健康和不健康的两极间摇摆。本研究回归分析结果中,没有显示出独生子女与否这一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显著影响,它是通过影响自信程度来对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起作用的,此结果进一步说明了独生子女与否因素对自信程度和心理健康水平起作用的内在机制。

本研究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大一阶段有4个自变量、大三阶段有2个自变量对于自信程度的预测达到显著性,而自信程度对于心理健康总体水平的预测亦达到显著性;在大三阶段见到自信程度与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之间具有显著的相互预测力。此结果说明自信程度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的重要因素,反之,“人际关系敏感”、“躯体化”、“偏执”等不健康的心理行为倾向以及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下,也不利于其良好自信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在本研究中,专业因素除了通过自信程度对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起间接作用以外,大一阶段还对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起直接作用。此结果可能与中医院校内设置的非医药专业有关,有待在今后的研究中增加专业因素变量进一步探讨。

4参考文献

[1]Webster RL, Ellis TS. Men and women's self-confidence in performing financial Reports,1996,79:1251-1254

[2]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出版社,1999,31-35,325-32

[3]车丽萍.大学生自信发展特点的研究.心理科学,2003,26(4):661-666

[4]李玲,李爱梅,黄代杰.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与教育对策.中国教育先锋网,2004

[5]黄泽娟,许冬青,李董平,等.大学生自信现状研究.社会心理学,2005,5-6:596-601

[6]牛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杂志,2004,1(3):232-235

[7]方敏.某师范大学学生心理健康现况.中国学校卫生,2002,1:23-25

(收稿时间:2007-01-05)

上一篇:大学生利他行为的调查分析 下一篇: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家庭环境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