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啤酒的“清规戒律”

时间:2022-08-17 10:16:06

喝啤酒的“清规戒律”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啤酒消费量猛增50多倍,并于2002年一举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啤酒生产与消费大国。可以预见,这一势头将越演越烈。虽说喝啤酒是一件很普通的事,但从健康的角度而言,应该遵照以下“清规戒律”:

一、啤酒并非人人可喝

很多国家立法规定了饮用啤酒的年龄,如美国21岁、英国16岁、日本20岁以下的公民饮用包括啤酒在内的含酒精饮料属于违法,中国虽然没有类似的法规,但有关专家建议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不宜饮用啤酒。从人群看,司机、孕妇及乳母、正在服药的病人及患有高血压、肝炎、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肾结石的病人不能饮用啤酒。

二、啤酒应在适宜温度下喝

啤酒是一种特殊的具有还原性的胶体酒精饮料,时间和温度会加速其自身的氧化与风味成分之间的聚合反应,从而使啤酒口味老化,并失去应有的外观、香气与口感。所以,啤酒越新鲜越爽口,不像其他酒类那样越陈越香。就上海地区的气候而言,夏季30天内(以啤酒标签上的生产时间为起始计算),其他季节45天以内的啤酒基本能保持出厂时的新鲜风味。此外,适当的温度条件能最佳地感受啤酒典型的香气、细腻的泡沫、愉快的苦味与醇厚或爽口的口感。中国啤酒行业推荐的国人四季饮用啤酒的温度为8~12℃。需要提醒的是,有些人习惯于在夏季将啤酒放在冰箱里制成“冰镇啤酒”,其实,当温度低于5℃时,原来融于啤酒中的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因温度过低而凝结成细微的颗粒,随温度降低和时间延长,逐渐形成较大的凝聚物而发生浑浊,不仅外观质量变劣,而且营养价值也有所降低。

三、喝啤酒也需要限量

过多酒精会对人体产生种种危害。当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达到120毫克/升时,会导致恶心、呕吐;达到150毫克/升时,走路会歪歪斜斜,心跳极快;达到300毫克/ 升时,会不省人事,即所谓的酩酊大醉;到400毫克/升时,将导致死亡。虽然与其他酒精饮料相比,啤酒的酒精含量是最低的,平均每瓶啤酒(640毫升)约含酒精20克,相当于25克40度的烈性酒,但如果无限量畅饮,积少成多,一样会产生危害。饮用多少啤酒才算适量呢?西方的标准是每周不超过5000毫升,即7.8瓶(640毫升/瓶)。中国人的酒精耐受力不比西方人差,假如一个成年男子只饮用啤酒,则每天喝一瓶啤酒(等于265毫升葡萄酒或80 毫升40度的白酒)是适量的;但这不是一个绝对的标准,如有些人天生就对酒精过敏,还是少饮为妙。单就产生的热量来讲,啤酒的热量远低于葡糖酒、白酒与黄酒,甚至只有可乐的一半,可作为糖尿病患者的饮用酒。

四、啤酒不可当饭吃

夏季,很多人下班回家后,喝完啤酒就不再吃米饭,这样,一方面,由于啤酒中的营养很快被吸收,容易形成啤酒肚(西方对啤酒肚的定义是腰围达96~104厘米以上),另一方面,酒精的代谢会消耗维生素B,同时还影响维生素C的功效,整个夏天以啤酒代饭,有可能导致维生素缺乏症。所以,啤酒不宜长期作为单一主食来饮用。

上一篇:防治颈椎病从这里开始 下一篇:选啤酒,讲究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