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栀黄口服液联合间断性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观察

时间:2022-08-17 10:01:29

茵栀黄口服液联合间断性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 探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间断性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6月收治的10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西医治疗和间断性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茵栀黄口服液进行退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4%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茵栀黄口服液;间断性蓝光治疗;疗效

黄疸症是一种临床上新生儿较为常见的病症,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以及巩膜出现黄疸。一般可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一般发生在新生儿出生的第3 d左右,1 w之后症状会慢慢消退;病理性黄疸常表现为高胆红素血症,严重时可导致新生儿出现运动障碍、智力低下甚至死亡[1]。然而,临床生对于生理性黄疸以及病理性黄疸在早期的分辨诊断还比较困难[2]。因此,及时的预防黄疸出现显得尤为重要。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4年4月~2015年6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者100例,男56例,女44例;年龄2~23 d,体重1.8~4.2 kg。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950例,两组患儿在体重、年龄、性别、一般情况、血清胆红素含量各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均符合新生儿黄疸的诊断标准[1],排除标准:①患儿有羊水吸入、缺氧等不良出生病史。有遗传性疾病和先天性缺陷;②患儿母亲有妊娠相关性合并症、性病及其他传染病;③母儿Rh血型、ABO血型不合而引起溶血相关性疾病;④患儿家长不能积极配合治疗者。

1.2方法

1.2.1对照组 可以视情况给予患儿采用酶诱导剂、白蛋白、丙种球蛋白和病因治疗等常规的西医治疗手段。蓝光治疗方案:波长425~475 nm,新生儿卧于光疗箱中,双眼及用黑布遮盖,蓝光照射,8 h/次,2次/d,中间间断4 h。

1.2.2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加服茵栀黄口服液(北京双鹤高科天然药物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Z11020607)5 mL/次,3次/d。6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判定结果。

1.3疗效评价标准[3] ①显效:患儿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黄疸完全消退未复发,血胆红素水平恢复正常;②有效:患儿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黄疸有所缓解,血胆红素水平较治疗前好转;③无效:患儿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未改善血胆红素下降不明显甚至出现上升。总有效=显效+有效。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分析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结果表明,两组新生儿的脐血血胆红素的水平差异不明显,但3 d之后的观测,观察组新生儿的血清血胆红素水平要显著地低于对照组新生儿的血清血胆红素水平,退黄时间也明显减少,差距具有统计学差异(t=5.37,P

2.2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达94%,远远高于对照组的82%,χ2=24.51,P

2.3在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无1例出现发热,而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发热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

3 结论

新生儿胆红素上升的原因有很多,且不同的原因所导致的结果不同,溶血、窒息、母乳性黄疸、感染引起的黄疸以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新生儿肝炎,胆管阻塞或闭锁则以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主要目的是降低胆红素,西医治疗的方法主要有光疗法、酶诱导剂、清蛋白、糖皮质激素以及对因治疗,并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

光疗法特别是蓝光治疗目前临床上使用较广的治疗手段,简单易行且能够快速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受到了各大医院的青睐。蓝光治疗的作用机制是未结合胆红素在光的作用下发生变化,使未结合胆红素ⅨaZ型转化为异构的ⅨaE型,这些异构体属水溶性,可经胆汁排到肠腔,或从尿内排出,从而使血清胆红素浓度降低。然而该治疗方法又其缺点,除皮疹、腹泻、发热、核黄素和低钙等可能的轻微不良反应外,光强度过大、照射时程过长及波长接近蓝光的紫外线(UV)照射后可导致DNA和多种基因畸变、血小板改变及姐妹染色体交换等改变。所以我院采用适合强度的短时多次间断性蓝光照射,并控制主峰波长在425~475 nm,就是为了能够尽量减少该类副反应的发生。

茵栀黄口服液由茵陈、桅子、黄芩、金银花四种中药提纯而成,味甜、微苦,具有清热、利湿、退黄、保肝、解毒之功效,在保肝利胆退黄方面有协同作用。茵栀黄能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增加肝脏二磷酸脲苷葡萄糖脱氢酶活性,从而明显降低血清中胆红素含量。血清中胆红素含量低,进入血脑屏障的胆红素量就会减少。新生儿头皮静脉穿刺难度大,为了减轻患儿的痛苦,我们采用茵栀黄口服液口服辅助蓝光照射治疗。

我院的研究证明,茵栀黄口服液联合间断性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达96%,比单独使用蓝光照射的疗效显著。该研究结果得到了许多的临床研究证明,李敏[4]研究得出加服茵栀黄口服液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别单纯光照组高,梁春敏[5]等用茵栀黄注射液口服治疗也得出相似研究结果。

总之,茵栀黄口服液联合间断性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确定,不良反应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05-313.

[2]李敏.茵栀黄颗粒口服治疗新生儿黄疸78例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12(22):1483-1484.

[3]梁春敏,牟景敏,王靖.茵栀黄注射液口服治疗新生儿黄疸64例临床观察[J].医药综述,2009,13(15):2051-2052.

[4]刘义,杜立中,刘悠南,等.新生儿黄疸的历史回顾及问题[J].中华儿科杂志,2009.47(1):30-32.

[5]陈剑,高学文.茵栀黄口服液预防新生儿黄疸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2011,24(5):2970. 编辑/肖慧

上一篇:《欢乐颂》安迪的精神病遗传概率有多大 下一篇:B型超声诊断仪的日常维护与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