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于庄交通桥桩灌注桩基础施工工艺概述

时间:2022-08-17 08:33:06

小于庄交通桥桩灌注桩基础施工工艺概述

摘要:通过对小于庄交通桥灌注桩基础的施工工艺和施工中的注意事项的介绍,可供同类型灌注桩基础施工做参考。

关键词:小于庄交通桥 灌注桩基础 施工工艺

Abstract: based on traffic bridge foundation piles of zhuang less than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matters of atten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introduction, available for the same type filling pile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less than zhuang bridge piles construction process based traffic

中图分类号:TU47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工程简介

王快~西大洋水库综合管理工程,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境内,通过王快水库向西大洋水库调水,经两库联合调度,向白洋淀及保定市一亩泉地下水源补水的引调水工程。利用唐河总干渠输水,至魏村渡槽分南北两线:界河橡胶坝位于王快~西大洋水库综合管理工程南线界河枢纽,是将上游流水拦截,流入百草沟。

小于庄桥位于王快~西大洋水库综合管理工程的南线,在保定市新市区小于庄村北,共五跨,每跨7米长,桥宽6米,灌注桩直径80cm,共14颗灌注桩,桩长由15m至18m不等。

2 钻孔前的准备工作

进场后,对业主或监理工程师提供的基准点(线)和高程控制点(水准点)进行了认真复核,经复核各控制点满足施工精度要求。再用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布设各施工段的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后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用于控制工程施工。各控制桩均做成混凝土桩以保护好,防止错动、破坏。经常对控制网的控制点进行检查,保证控制桩的精度。

3 钻孔

灌注桩造孔采用了GZQ800型钻机钻孔,埋设护筒前,先将各桩中心线以“十”字形式,把孔中心引到施工时不被破坏的地方,便于前后、左右控制,孔位偏差小于5cm。钻机就位后,用拉线拉紧,确保在钻孔中不倾斜,准确定位后开始造孔。为了防止孔口坍塌,钻孔前预先埋设1.5m长护筒,顶端高出地面30cm以上。在钻孔中,边钻进边添加粘土。废浆由抽砂筒抽出,通过开挖的泥浆沟排向指定的排浆区。为了保证钻孔质量,在钻进过程中随时检查孔斜和泥浆指标。钻孔深度至少超过设计孔深30―50cm。成孔后,报请监理终孔验收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在造孔过程中,每班做好钻孔记录表,并随时检查钻头的直径,防止缩径。

钻孔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清孔验收,清孔时用抽砂筒进行抽砂,并和现场监理工程师一同检测泥浆含砂率,含砂率不大于4-8%、孔底沉渣厚度小于15cm,验收合格后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4 混凝土灌注

清孔验收合格后,用25T吊车把钢筋笼吊起,缓慢垂直下放到孔底,在下设过程中一定要防止钢筋笼碰坏孔壁,然后将孔位中心复原,使孔中心与钢筋笼中心重合。导管下设前,用灌水法检查已连接好导管的气密性,合格后,用吊车缓慢下放,使导管底部距孔底0.3-0.5m。在导管上面安装漏斗,漏斗的容积满足连续浇筑的混凝土埋住导管出口,把皮球放入导管内,皮球紧贴浆面,用于隔离泥浆和混凝土熟料,上面用铁板盖住导管入口,并用钢丝绳系好,当砼料装满漏斗时抽出铁板,待砼下去后,再继续浇筑,在浇筑过程中,定时用测锤测量混凝土面深度,使导管在砼里埋深在2m和6m之间,随时填写浇筑砼记录表。浇筑混凝土顶面高程比设计高程至少高出0.5m以上。

混凝土的灌注是最后一道也是最关键的一道工序。在保证混凝土质量合格的前提下,导管法水下灌注混凝土质量难以控制的主要原因是:1)不能象上部结构施工那样逐层振捣;2)由于导管埋在泥浆和混凝土中,混凝土的灌入阻力是相当大的,灌入阻力可按下式估算:R=π(D2-d2) (L1rw+L2rh)/4 式中;D为桩直径;d为导管直径;rw为泥浆重度;rh为砼重度。 要克服很大的灌入阻力保证混凝土桩身质量,必须有相当大的冲击力,冲击力越大,完成混凝土灌注的时间越短,砼桩身越均匀。由于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子配制的混合料,不同材料、不同粒径则摩擦系数不一样,因此仅靠静力平衡产生的超压力缓慢流淌,则易造成混凝土粗骨料在桩芯堆积,随半径增大而递减。桩身不匀,则影响桩身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桩的承载能力。 目前最常见的水下砼灌注法有如下缺点: 1、砼料落入导管中不连续,形不成较大的冲击能量,使砼没有足够的力量向四周挤压、扩散,桩的摩阻力严重降低。此外,还容易使桩身不均匀。 2、砼料绝大多数要经过反弹再落入导管,容易造成砼离析和堵管。 3、吊臂上下移动速度慢,产生不了大的加速度,因此砼料的下落没有足够的超压,造成砼料的导管附近堆积成钟形断面。由于不能将隔浆层水平顶升,在钟形断面塌落时容易裹入泥浆,造成夹泥芯。 4、由于导管上下移动次数过于频繁,使得泥浆不断沿导管壁渗入砼中,影响桩身砼质量。 鉴于以上缺点,在施工中宜采用大体积砼冲击灌注法。但用大体积砼冲击灌入法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必须注意排气技术,防止形成气堵,使砼料灌不下去。 2、砼料最好通过网筛(网眼8~10cm左右)进入料斗,防止夹杂大直径块石、水泥块等造成卡管。 3、砼和易性要好,如砼离析,则容易在料斗下部和出料口处形成堆积,导致出料困难,同时也容易堵塞导管。 4、砼灌注时,吊车司机的配合也至关重要。当打开活门砼料下落时,必须随砼料的下落不断向上提动导管,提动量要小,注意掌握时机。 5、当砼灌注到桩顶部位时,为了保持足够的冲力,必须注意导管要留有一定的长度,一般为10m左右,灌注时及时上拨,保证高度产生冲力,使桩头部分的砼质量不至降低。

5 结束语

按照上述方法进行灌注桩的钻孔、混凝土的灌注,施工工艺简单,易操作,工人劳动强度低,保证了灌注桩的施工质量和工程进度。

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影响灌注桩质量的关键工序由三个:一个是钻孔的孔中心要控制好,以免造成孔的倾斜;二是在钻孔中严格控制泥浆比重,以免塌孔;三是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保证导管的气密性和混凝土的连续灌注,以免断桩。

上一篇:水工大体积混凝土冬季施工中温度及裂缝控制 下一篇:浅论地籍测量技术方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