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市政工程道路的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

时间:2022-08-17 06:23:48

论市政工程道路的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

【摘要】本文针对市政工程道路施工工期紧,投入大,施工场地条件差,施工环境复杂等特点,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道路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技术;质量管理

市政道路是城市交通的枢纽,是一项民生工程,畅通便捷的市政道路不但关系到一个城市的管理和发展,更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社会的和谐稳定。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政府加大对市政建设的投入力度也不断加大,对施工过程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市政道路施工的任务越来越重。因此,在进行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应该把好质量关,不断提高施工技术,把握好道路施工中的关键技术,做好施工质量的控制,保证施工的道路符合国家标准,以更好地为广大市民提供便利。

1 市政工程道路施工的特点

1.1 工期紧,投入大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一般都是由政府出资建设,为了不对城市的日常生活产生太多影响, 市政道路工程的工期要求都比较紧,工程只能提前,不能推后。再加上市政工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因此准备期短,要求严格。施工单位在进行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时,往往依据工期,倒排工期进度计划,周密性便受到了影响。在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 需要用到大量的原材料,工程造价中原材料所占的比例就达到了一半以上。因此,在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如何选择原材料,如何进行工程监理,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的好坏。

1.2 施工场地空间有限

城市道路工程是在城市内大街小巷进行,施工场地狭窄,需要拆迁旧房的工程量大,因此影响了道路施工路线周围的环境和交通。这就给市民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重要的影响,也影响了道路工程的进度安排和控制,因此难以管理与控制。例如,在城市道路工程中雨水、污水排水工程,会遇到现场地下水位高、土质差的问题,需要积极采取井点、深井降水措施,只有待水位降低有才足够的空间满足,以满足施工条件,才能进行沟槽开挖。

1.3 施工环境复杂

在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受到现场地质条件的影响,如果不先好好地把握地质条件就进行施工,势必会给工程带来消极的后果。如管道埋设较深而土质较差的情况,还需要在沟槽边加强边坡支护,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顺利施工。在城市道路工程建设过程中, 可能会遇到供热、给水、煤气、电力、电信等管线位置不清楚的现象。如果盲目地进行施工可能会出现挖断管线的情况,这会给市政工程带来极大的损失,也会给道路工程的顺利开展带来消极影响,严重影响市政道路工程的成本目标和进度目标,因而是需要高度重视的。

2施工技术

2.1水泥稳定碎石技术

用水泥稳定碎石时应该选用初凝时间超过3h和终凝时间较长的合格水泥,一般来说普通的水泥均可用于拌制水泥制作稳定碎石的混合料。水泥的选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节初凝、终凝时间,确保终凝时间在6h以上。摊铺后在混合料处于最佳含水量的±1% 时进行碾压,碾压采取先慢后快,先边后中的方式匀速前进,若发现松散、起皮等现象应该翻开混合料重新拌和后压实,直到无明显的碾压轮印且压实符合要求为止。利用水准仪检测来修补找平,做到高处铲平低处填补。施工中注意尽量减少接缝,对有接缝的地方应该先湿润或加一层水泥后加强碾压。

2.2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1)拌合。选定合适筛孔的热料筛以避免产生超大颗粒,在配合比验证后进行试拌、试铺直至达到要求才能大批生产。通过观察混合料拌和均匀度、所有矿料颗料是否全部裹覆沥青结合料来控制拌合时间,出厂沥青混合料前先测量运料车中混合料的温度是否符合要求。沥青材料和矿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温度不得低于140―150 ,严格控制沥青材料和矿料的加热温度,通过调节沥青与矿料的加热温度来保证拌和的沥青混凝土出厂温度在150―160℃ ,不能使用温度超过20O℃ 的混合料。拌和混合料时注意粗、细集料分类堆放、不同料源的集料分开堆放,并经工程师批准对每个料源的材料进行抽样试验。

2)运输。在连续摊铺过程中,运料车应在离摊铺机不远处停住以防止撞击摊铺机,卸料过程中将运料车挂空档靠摊铺推动前进。混合料的运输过程中当运输时间超过半小时或气温低于10 时,应该用篷布将运料车覆盖起来。施工中不能使用已经离析或结块的物料、卸料时留在车上的混合料、被雨淋湿的混合料和当班没有完成压实的混合料等。

3)摊铺。摊铺温度应控制在一定范围,由专人指挥保持摊铺机匀速行驶、摊铺室内送料均匀从而保证 昆合料均匀、不间断摊铺。在摊铺前先对下层进行检查并注意下层的污染情况,不符合要求的先进行处理再摊铺,并检验下每车的沥青混合料,如发现不合格的材料立即废弃。

4)压实。压实分初压、复压和终压三个步骤进行。初压和振动碾压速度过快可能导致热料推移和发裂,碾压应保证在摊铺后较高温度下进行。初压在摊铺之后立即用压路机对路面进行高温碾压,温度控制在130―140~C。复压是在初压后先用振动压路机碾压路面3―4遍,再用轮胎压路机碾压4―6遍以达到符合要求的压实度。终压是利用压路机碾压路面以消除轮迹。

3施工质量管理

3.1 做好工程准备

在市政工程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做好工程前期的规划设计工作,提高工程质量。前期的规划设计工作,是工程质量得到保障的重要前提。抓好图纸的设计、评审工作,可以有效地避免设计粗糙、设计漏项、缺乏深入勘测等现象的发生,同时也避免在施工过程中频繁变更,确保工程质量。要了解市政道路设计目的和施工图纸,要加强施工与设计双方的沟通,认真做好技术交底和图纸会审工作,明确施工执行的相关标准与技术。

3.2 严格控制原材料

在目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购买市场较多,然而产品质量良莠不齐,为了避免采购人员受到误导造成质量问题,要严格把握材料关,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得以保证。首先,要随时掌握市场信息,选择信誉、价格良好的厂家,并随时掌握厂家的质量与价格。其次,要选择有国家认证的生产许可企业,认真查看生产许可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书、出厂报告等,并明确原材料的名称、规格、数量等。最后,在购原材料入场时,要注明原材料使用项目的名称、规格、数量、进场时间、经办签名、原件存放点,并按照现行国家规定标准抽取试样,复试结果合格才能使用。

3.3加强施工的人员和过程的管理

为了提高市政工程质量,要精选施工队伍,通过竞标报价、实地考察等方式来选择优秀的施工队伍, 确保被选的施工队伍施工方法先进、施工组织能力强、机械设备强、质量保障体系健全。施工队伍的素质如何,直接决定着工程质量的好坏。技术过硬、管理科学、组织合理的施工队伍,能够选择先进的施工工艺,运用先进的施工方法,强力保证施工质量。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建设、监理、施工单位的管理,确保三方各司其职,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相互配合合作,有机协调管理,共同促进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首先,建设单位要做好服务协调工作,严格执法,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 一旦发现施工项目存在问题要积极督促采取措施。其次,监理部门要做好全程服务工作,要转变只管监理不管其他的方式,要为施工单位提参考意见,促进施工单位改进工艺和方法。最后,施工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质量保证体系,加强组织、制度、措施方面的管理,严格控制,细化管理,将质量意识落实到每一个人、每一道工序,确保质量工程得以实现。

4结语

总之,在市政工程道路施工过程中,要做好关键工序的管理,对于关键部分的隐蔽部位,如管沟槽开挖、管道吊装、管座基础、闭水试验、土方回填、路基施工等,要加强施工时的督促和检查,确保其按照要求进行施工。

参考文献:

[1]龚文贵.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管理思路及控制措施[J].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2010(08).

[2]马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1(19).

[3]刘涛.市政道路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J].科技创新导报,20010,01(12):52―54.

上一篇:无棱镜测量的精度分析研究 下一篇:浅谈隧洞掘进施工中不良地质段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