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品茗·修身

时间:2022-08-17 06:23:46

留学·品茗·修身

1990年9月,我有幸被教育部公派到英国中伦敦百科学院(现为西敏斯特大学)留学。转眼18年过去了。其间,我曾于1999~2000年到波兰华沙经济学院读了1年的转轨经济。18年来,除了留学之外,因为工作的关系也曾经访问和游历了世界的很多地方。在这个长长的名单中,有很多地方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像大英博物馆、格林威治天文台,葡萄牙里斯本的罗卡角,尼亚加拉大瀑布,韩朝38度分界线……

这期间,很多事情和人,让我感动和感悟:像英国人的下午茶,那种轻松与自由的茶歇时光;像波兰人的质朴、豪爽与坦诚的性格,像极了我们山东人。

也许是缘份,我从山东大学来到了云南大学工作。

不知不觉中,到云大工作已经快两年,跟在山东工作相比,最让我高兴的是多了一些茶友,少了一些酒局,平时的工作很忙,加班是家常便饭,主观上也希望因此可以减少思乡之苦。工作之余,透过办公室的窗外遥望蓝天,通透的蓝天和自由飞翔的鸟儿以及校园里葱郁的树木、灵巧的松鼠,构成了一幅美丽而和谐的画面。这个时候,常常情不自禁地思念远方的亲戚和朋友。

每每此时,常常用这段话来宽解自己:“故乡,并不止于一块特定的土地,而是一种辽阔无比的心情,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这心情一经唤起,就是你已经回到了故乡。”

本来就喜欢茶,这段时间,茶更是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普洱茶、龙井茶、碧螺春,磨锅茶,各类茶都品尝,有时独酌,有时和朋友一起品味。通过茶道的修习来澡雪精神,锻炼人格,超越自我。

一杯茶在手,工作时为我舒缓紧张的情绪,去除疲劳,消除焦躁和不安:独处时,它帮我打发寂寥的时光,回归自我,唤回一颗平常而感恩的心。一杯茶在手,思绪遨游于远方的亲人和现实的工作间,追寻自我之道,“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闲暇时,最喜欢的是和朋友相聚在轻松安详的茶室或家里,随意说笑,回忆人生,畅谈生活,享受生命的乐趣。把自己的身心与山水、自然、宇宙融为一体,在饮茶中求得美好的享受,使精神开释。郑板桥诗云:“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爱茶则更应探究茶理。

机械唯物论认为,水火不相容。但被儒家推为五经之首的《周易》认为,水火完全背离是“未济”卦,什么事情都办不成:水火交融才是成功的条件,叫“既济”卦。茶圣陆羽根据这个理论创制的八卦煮茶风炉就运用了《易经》中三个卦象:坎、离,巽来说明煮茶中包含的自然和谐的原理。因为,“坎”在八卦中为水,“巽”代表风,“离”在八卦中代表火。在风炉三足间设三空,于炉内设三格,一格书“翟”(火鸟),绘“离”的卦形;一格书“坎”,绘坎卦图样;另一格书“彪”(风兽)给巽卦。意思是:风能兴火,火能煮水。

以人为本,以茶为体的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和谐统一的文化载体。在人类历史上,茶与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牢固结合在一起,是中国年代最悠远的一种文化现象,其文化精髓是“和”字,并渗透于我们民族、社会的各个层面。茶文化主张“以茶修德”,“以和为贵”的基本思想,强调“和谐”,“和平”,“和廉”、“和爱”、“和气”的义理;强调“茶道即人道”,“平常心是道”的哲学思想强调“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茶艺美学思想;强调“精行俭德”、“德博而化”的人道思想,包含着“立于礼”的修养方法以及“理解”和“沟通”的人际关系内涵。

于古人关于茶理的智慧中,我们参悟人生,提升自我。

国以家为重,家以和为贵。如今手捧茶杯,我常常想到的是:如何建设一个和谐向上的云南大学外事团队。

去年的这个时候,我曾经写了《高校架构下的外事团队建设与学校国际化进程的推进》一文,提出了要解决团队成员的归属感问题,使之以发自内心的荣誉感、责任感,自豪感去投身国际交流工作,也提出了要注重服务和协调的功能以引领学校的国际化,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多用智慧,少用权力:多靠人格,少靠地位”。

光阴似箭,来云大已近两年,这两年间,做了不少工作,自己感觉比较满意的一件事情就是定时或不定时搞一个茶歇。一方面是让同事们有时间交流工作和感情,另一面让大家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畅所欲言,在紧张的工作中得到放松。我们通常的做法是,由在工作中遇到难题的同事准备茶,咖啡和小食品,全处同事们在喝茶闲聊间,共同探讨解决方案,谈笑间常常有各种奇思妙想,难题往往迎刃而解。集体的智慧在轻松的茶歇里得到绽放。

茶本身也许不能给予我们智慧,但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一个和谐温馨的工作氛围。在这里我们不自禁地感受着工作的快乐。

在教育日趋国际化的今天,外事团队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我认为团队建设的关键在于沟通,充分的沟通可以让我们共同面对现实,以达到共同参与的效果。当然沟通有很多种渠道,其中比较有成效的就是茶歇,这种轻松愉悦的活动让我们的沟通更顺畅,交流更便捷。

团队建设更需要以人为本,我们提倡以办公室为家的工作理念。在这个大家庭里,做好每一项工作是每个成员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使命,而关注每个成员的疾苦,个人成长,却是“家长”应尽的责任。

一年的时间很快过去了,我们的团队建设和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到了教育部领导和学校领导以及兄弟部门的肯定。

但是我们前面的路依然很长,跟兄弟院校的差距依然很大,特别是与“985”高校和东部发达省份的高校相比。我们要做的工作依然很多。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团队建设需要解决的三个矛盾依然困扰我们:思维定势与创新性思维之间的矛盾;当前工作与长远目标之间的矛盾;人力资源缺乏与繁重的工作任务之间的矛盾。

茶,无疑已经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希望五千年的茶文化能给我们更多的启迪,也希望我们云南大学的外事团队,可以秉承云南大学的传统,以高素质高水平的和谐集体面向国际,以实绩推动云南大学的国际化进程。

最后,我用一首宋人的诗作结:“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上一篇:愿为祖国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下一篇:留美记忆 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