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卡尼汀口服液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的观察及相关机制探讨

时间:2022-08-17 05:46:06

左卡尼汀口服液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的观察及相关机制探讨

摘要:目的 探讨左卡尼汀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规律的降糖降压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左卡尼汀口服液治疗。治疗4 w后观察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血肌酐(Cr)、尿素氮(BuN)、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微量白蛋白(mALB)及血β2微球蛋白(β2-MG)、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活性氧(ROS),尿8-羟基脱氧鸟苷(8-OHdG)。结果 左卡尼汀干预治4 w后,治疗组患者UAER、mALB、β2-MG、MDA、ROS、8-OHdG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

关键词: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左卡尼汀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9月~2014年10月门诊及住院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2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根据Mogenson分型诊断为糖尿病肾病Ⅲ期:即尿mALB为30~300 mg/24 h。排除标准:反复尿路感染者;肾脏病患者(经尿检、肾穿刺活检等排除高血压等其他因素引起的);药物治疗者(近期使用抗氧化剂等药物的);有严重性的:心、肝、肺类疾病者。该研究已经告知患者及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并通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查。

1.3方法 对对照组所有的患者都进行糖尿病标准治疗,使用口服药物或者胰岛素以严格控制血糖,并规律进行糖尿病教育、血糖监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口服液(东北制药集团,产品批号;B14200155530),1 g/次,口服2次/d,疗程4 w。

1.4观察指标 生化指标:所有入选者在治疗前、治疗后禁食8 h后次晨采集肘静脉血,采用AU5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用免疫比浊法、酶学法等技术测定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血肌酐(Cr)、尿素氮(BuN)、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尿微量白蛋白(mALB)及血β2微球蛋白(β2-MG)。尿8-OHdG水平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试剂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氧化指标检测:空腹取静脉血2 ml,4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置于-20℃冰箱内统一保存待测。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活性。采用比色法测定血清ROS,试剂盒均由北京中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按试剂说明书操作。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P

2 结果

2.1各组治疗前后常规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FPG、HbA1c、TC、TG、Cr、BuN、UAER、mALB和β2-MG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左卡尼汀组患者UAER、mALB和β2-MG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各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MDA、SOD和ROS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左卡尼汀口服液治疗后治疗组MDA、ROS较对照组明显下降,SOD升高(P

2.3不良反应 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皮疹、过敏、失眠、头晕、高血压及严重低血糖等不良反应。治疗组出现1例胃肠道不适患者,经简单治疗后好转。

3 讨论

DN目前研究已知的发生机制中包括蛋白激酶C、非酶糖基化产物的生成和多元醇通路的激活等。现代研究表明氧化应激是这些途径的共同通路。高血糖可增加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产物的产生,尤其在血糖控制不佳或血糖波动较大的情况下,ROS增加更明显。抑制氧化应激有可能成为延缓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靶点。左卡尼汀是一种优良的抗氧化剂,可增加自由基清除酶活性而对抗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保护细胞膜功能,从而对许多脏器和组织起到保护性作用。

SOD作为一种自由基清除剂,可作为机体氧自由基的指标一种间接反映;MDA作为一种脂质过氧化物,可作为机体过氧化强度的指标一种直接反映;ROS由线粒体产生,正常肾脏产生的少量ROS不会引起机体损伤,过量的ROS不仅调节了肾髓质血流的变化,还引起肾脏的进一步氧化损伤;8-OHdG是ROS引起DNA氧化损伤的修饰产物之一,是公认的内源性及外源性因素对DNA氧化损伤的生物标志物,组织或体液中的8-OhdG的含量可反映机体氧化损伤程度。因此,本研究通过检测上述4项指标,以综合评估机体氧化应激情况。本研究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左卡尼汀组患者MDA、8-OHdG和ROS水平明显下降,SOD水平明显上升。分析认为要想清除体内过多的活性氧基团,可以通过左卡尼汀可增加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等多种抗氧化酶的活性。使人体内的活性氧基团堆积导致的的氧化损伤减轻,提高机体血浆和尿液的抗氧化活性从而起到保护肾脏在内的各脏器的作用。

本研究发现左卡尼汀组患者UAER、mALB和β2-MG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FPG、HbA1c、TC、TG、Cr和BUN表达水平变化不大。UAER、mALB和β2-MG表达水平在治疗后明显下降表明左卡尼汀可通过改善氧化应激,进而减少蛋白尿达到延缓DN进展保护肾功能的目的。

综上所述,本研究中左卡尼汀主要通过抗氧化应激而起到保护肾脏的作用。但左卡尼汀作为能量代谢治疗药物,能促进脂肪酸进入线粒体内氧化,改善细胞代谢,可以有助于纠正糖脂代谢紊乱、逆转胰岛素抵抗、抗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减少尿蛋白的排出,应DN尤其是早期DN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翁建平,纪立农,贾伟平,等.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4,22(8).

上一篇:成都市青少年口腔健康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下一篇:介入诊疗后血管径路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及护理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