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益评估下的农业气象服务论文

时间:2022-08-17 05:36:30

效益评估下的农业气象服务论文

1农业气象服务效益的评估模式

农业气象服务效益是指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所有经济组织应用现有气象服务产品(或服务)获得的效用总和。农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的目的,在于科学衡量气象服务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14]。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在评估中考察每个农业经济组织的气象效用是非常复杂的。为了便于操作,目前对各行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普遍采用的评估方法,主要包括层次分析法[15-16]、德尔菲法(专家调查法)[17-18]、市场价格法、“影子”工程法、旅行费用法[19-22]、成果参照法[23]、损失矩阵法[24]和贝叶斯决策理论模型[25]。剂量—反应分析是建立在充分的信息和明确的因果关系基础上,把气象服务的效益看作是一个生产扰动要素,进而影响产品的产量、成本和利润。所以,采用剂量—反应分析的方法进行典型单位的气象服务贡献率评估是比较客观的。德尔斐法是通过对有关专家进行调查的方式确定整个行业的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率。无论是2006—2008年中国气象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行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研究[26-27],还是各省(区、市)开展的行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研究[28-32],均采用这种方法进行评估。

1.1典型单位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率的测定

在确定典型单位时,主要依据产品和产值的主导性、组织和运营方式的普遍性、单位规模和稳定度的代表性为原则进行选取。对于农业而言,选择某行政区内生产该行业主导产品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乡镇,作为典型调查评估单位。当典型单位确定后,采取座谈会的方式对该单位的领导人、管理部门负责人、生产经营一线专家及财务核算人员等相关人员进行深入调查访谈。调查访谈的内容主要包括:产品生产经营环节和流程;气象条件影响的生产经营环节及所发挥的作用;最近5a因气象环境(条件)变化造成的产值波动及最大波动占5a平均产值(剔除生产力发展因素)的比值;对气象服务的满意度和需求情况等。在对典型单位进行初步调查了解后,对气象服务在生产经营不同环节上发挥的作用做进一步的调查、测算和分析。

1.2农业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率的专家评估

在获得了典型单位的气象服务贡献率后,将已测定典型单位的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率进行适当调整,并结合以往经验设计出5个档次,作为专家调查的备选答案。采用权变分析法,聘请有关专家进行农业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率的评估。聘请该行业中的管理专家(处级以上行政管理专家)和技术专家(具有高级职称的业务技术专家),由15位专家组成农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的专家组。专家组的专家根据已经测定的典型单位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率,并结合自身的经验,得出农业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率的档次,并对气象服务与农业生产业务的敏感、需求、满意程度做出评估。

2农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实例

以河南省为例,依照上述评估模式,对农业气象服务效益进行实证分析。在评估过程中,将农业划分为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共5个子行业。在各子行业中依据产品和产值的主导性、组织和运营方式的普遍性、单位规模和稳定度的代表性的原则,选取典型单位。在典型单位确定后,采用剂量—反应分析测定典型单位的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率。资料来自2007年河南省农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调查。根据河南省农业大省的特点,在焦作、三门峡、商丘和信阳4市按要求分别选取相应的典型单位和评估专家,对气象服务效益进行评估分析。首先,在有关子行业的省级主管管理部门进行调研,确认选定的典型单位,并邀请省级主管部门专家或领导参与确定典型单位的专家,最终确定典型单位中10名以上专家参与调查、测评、研讨和实地调查与评估工作。专家大致包括领导型专家、技术型专家、管理型专家、财务型专家和基层一线专家等,结合河南省气象台和当地气象局的有关专家,共15人左右参加农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专家座谈会,并进行座谈讨论。

2.1确定农业各子行业的主要生产环节

经过各典型单位专家的充分磋商,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5个子行业的主要生产环节。种植业以北方冬小麦为主,确定主要生产环节;林业分为木材林和林果类,确定主要生产环节;牧业生产环节中考虑大牲畜和禽蛋类;渔业以淡水鱼为主考虑生产环节;农林牧渔服务业的主要生产环节考虑种子经营类的服务和农业技术在田间推广两个方面。

2.2测定农业典型单位的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率

从各典型单位获得的原始数据进行汇总后,根据式(1)计算河南省农业各子行业典型单位的气象服务贡献率。以种植业为例,专家以小麦为代表先确定传统粮食类主要农作物的生产环节为播种期、苗期、拔节期、灌浆期、收储期、销售和加工共6个生产环节。针对已确定的各主要生产环节,讨论确定各环节相应的气象服务内容,并计算相应的气象服务增加产值或节省的成本,最后定出扣除化肥、农药等生产成本后每亩地的收入,通过实地测定和专家调查得到的原始数据进行汇总后,根据式(1)可以得到气象服务在种植业行业中粮食类作物(以小麦为代表)主要生产环节中的效益贡献率为7.30%。农业的5个子行业中气象服务的效益贡献率最大是种植业,为7.30%,然后依次是渔业为4.50%、农林牧渔服务业为4.47%、林业为3.92%,牧业的气象服务的效益贡献率最小,为3.08%。

2.3专家修订农业子行业的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率

根据计算的子行业典型单位的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率,将各子行业典型单位的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率乘以2后,等分成10档,重新调整各子行业的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率的数值。请各子行业专家进行判定,将专家意见进行汇总,依据式(2)计算各子行业的贡献率(表2)。经过专家的修订,种植业的气象服务贡献率为6.90%,然后依次是牧业为4.20%、林业为3.93%、农林牧渔服务业为3.36%和渔业为2.90%。

2.42007—2010年河南省农业气象服务效益值

河南省统计年鉴中2007—2010年农业各子行业的增加值情况,如表3所示。修订后的气象服务贡献率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在短时间内变动的数值较小,可将其值应用在一段时间的气象服务效益值评估中。因此,本文认为2007—2010年河南省农业各子行业的气象服务贡献率基本保持稳定,并将相关数据带入式(3)中,计算河南省2007—2010年各子行业的气象服务效益值,得到整个农业的气象服务效益值。2007年以来,河南省农业气象服务效益随农业增加值的增长而不断提高,从2007年128.27亿元攀升至2010年191.65亿元,年平均增速达14.32%。河南省农业气象服务平均贡献率保持在5.69%—5.88%,这一比率高于全国4.06%—5.02%的水平[12],说明农业气象服务对河南省农业生产有重要作用。目前,河南省农业各子行业使用的气象服务仍以各种公益类的天气预报为主,获得的渠道主要是电视、广播及手机短信服务。虽然大多数典型单位订制了手机短信服务,但仅在林业和渔业中有两个典型单位订制了专业的气象服务,整个行业使用的主要还是公益气象服务,这与调查中得到的行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很不相称。同时,气象服务的针对性、建设性和指导性不够,对农业各子行业关联度较高的中长期预报,风、温度等气象要素的预报,还存在一定的准确性问题。因此,应根据气象服务需求,不断增加时效长和针对性强的专业气象服务。

3结论与讨论

(1)采取剂量—反应分析和德尔菲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农业气象服务效益进行分析有较强的操作性,是科学、客观的。应用这一方法,按照“选定典型单位—测定典型单位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率—确定农业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率—得到农业气象服务效益”的基本流程进行农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能够得出客观实际的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结论。(2)以河南省为例进行实证分析表明,农业气象服务效益主要由农业总产值和农业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率共同决定。经过测算,河南省种植业的气象服务贡献率为6.90%,而后依次是牧业为4.20%、林业为3.93%、农林牧渔服务业为3.36%和渔业为2.90%。2007年以来,河南省农业气象服务效益随农业增加值的增长而不断提高,从2007年128.27亿元攀升至2010年191.65亿元,年平均增速达14.32%。河南省农业气象服务平均贡献率保持在5.69%—5.88%,这一比率高于全国的4.06%—5.02%的水平[12]。说明了农业气象服务对河南省的重要作用。(3)虽然本文采取了较客观的典型单位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率测算,但由于最终的行业贡献率仍采用德尔菲法进行评估,所以评估结果仍与实际值存在差距。因此,不断缩小这一差距,使评估结果更接近现实,成为未来研究的重点。

作者:张钛仁1,2匡晓燕3潘双迪4方立清3工作单位:1.甘肃农业大学2.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3.河南省气象台4.北京市房山区统计局

上一篇:农村气象服务论文 下一篇:建设省市县公共气象服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