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开发的冲击

时间:2022-08-17 04:56:21

旅游开发的冲击

2006年,正是停止红松种子承包经营生产的这一年,长白山保护区经历了从自然保护区向“保护区开发区”的体制大转型,从物种基因库和生态保护、科学研究、环境教育的基地变成了吉林省发展旅游产业,拉动全省经济进行大投资、大建设和旅游大开发的主战场,出现了行政化导致经济化的大趋势。这一次政府主导下的生态破坏有可能更甚于前两次,因为改变的不限于生态系统,而是自然保护区的性质。如果说,风倒木和红松籽生产的前两场重度人为干扰已成为历史,那么旅游大开发的新一轮重度人为干扰正在进行时。尽管前两场人为干扰已经得到改正,然而人们却没有反思,没有从错误决策中汲取教训,因此悲剧才会重演。

在自然保护区,凡经得起时间推敲和实践检验的正确的决策、规划和工程建设,都需要有相关学科研究的坚实基础,需要遵循生态规律,符合生态学原理。同理,通过生态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研究,我们也能发现不当的决策、规划和工程建设的问题症结所在,从而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建议和改正方案。2007年始,我和几位长年关注长白山的专家一起,以道路生态学的研究为突破口,对长白山保护区的旅游大开发进行考察、评估与论证。愿我们此次的调研成果不只是“立此存照”,用教训来昭示后来者,而能够有现实意义,及时改进政府行为和保护区的资源管理。

大自然保护区到“保护开发区”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长白山保护区地处的州,市,对控制或分享长白山保护区的旅游资源不断展开争夺战,力图将之纳入本地区经济开发的目标。但历届省委、省政府对长白山保护区高度重视,对旅游开发持谨慎态度。吉林省人大还特别为长白山保护区制定了“一区一法”――《吉林长白山部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

时值2005年6月,情况发生了变化,这一届的吉林省政府决定成立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长白山管委会)。2006年1月,新组建的长白山管委会正式投入工作。吉林省称之为“9+1”模式――9个市、州加1个长白山管委会的行政管理模式。

长白山管委会下设池西、池北、池南3个县级旅游经济区,内设11个机构:10个事业单位,1个集团公司(长白山旅游开发集团公司),省政府授权长白山管委会对所辖区域“按开发区模式进行管理”。原长白山保护区管理机构和职能被分解,归入管委会的不同部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只剩下了一块牌子,实际已不复存在。

那么,成立长白山管委会的根本宗旨,究竟是为了保护,还是为了开发?

根据吉政发[2005]19号和吉政发[2006]30号两个文件,成立长白山管委会有三个目标:一是加大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力度;二是加快发展吉林省旅游优势产业,三是理顺各方面关系,实现对长白山的统一规划,统一保护,统一开发和统一管理。2005年8月16日,在长白山管委会组建工作会议上,当时吉林省一位副省长讲得十分明确,指出组建长白山管委会是基于三大“迫切需要”一是“促进全省经济发展和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迫切需要”;二是“更好地打造长白山品牌,树立长白山整体形象的迫切需要”;三是“解决现行管理体制弊端和矛盾,探索真正适合长白山发展管理模式的迫切需要”。在领导讲话中还谈到,为了实现吉林省由“快走”变“快跑”的目标,需要将“旅游作为特色优势产业来培育,其主要依托之一即是长白山旅游资源。”长白山是“立体聚宝盆”,众多资源“有待整合开发”,“以增强长白山对外竞争力”。

简而言之,成立长白山管委会的目的,是运用旅游产业,拉动吉林省经济。对长白山管委会工作目标的这种定位,已明确地将经济目标放在了首位。

政府的行政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如用于“加大保护力度”,可能比原来作为事业单位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更加有效;但是如果醉心于经济开发,造成的生态破坏也可能会无以复加。

自然保护区行政化的一个直接后果是,只需要经过重新规划,并通过地方政府的审批,就可以轻易地改变自然保护区的土地用途,从而绕过法律法规的“障碍”,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在当下地方政府官员热衷于追逐GDP政绩的大潮中,将自然保护区变成“保护开发区”,将保护区管理部门的公益事业单位变成兼顾经济发展,甚至以经济发展为更重要目标的政府机构,可以肯定是弊大于利。

大手笔还是大败笔

长白山管委会成立以来,2006-2008年是大投资,大开发、大建设阶段。所进行的主要经济项目除如前所述的道路“通达工程”之外,更有众多的政府项目和招商引资项目,让我们扼要地介绍如下:

政府项目,大盖楼堂馆所、宾馆酒店

长白山管委会自成立之日开始,便大兴土木,大盖楼堂馆所,宣称要在3至5年内“把长白山的基础设施建设成省内一流,全国超前的区域”,“使之更符合投资者的要求”。果然,短短三年长白山管委会共组织实施了包括办公大楼、政务大楼、长白山科学院、长白山博物馆,蓝景戴斯酒店、西坡和南坡山门建筑群、水坝电站、西坡换乘中心,以及未完成的长白山会展中心、医院、客运站等等总计62个重点项目,将保护区内外都变成了大工地。在16.8亿元的总投资中,12亿为国债和贷款,仅此一项,每年需要偿还的利息高达7000万元,占旅游年收入的2/5。

2008年,长白山管委会在保护区的原始森林中建蓝景戴斯酒店,除一栋主楼和一栋客房楼之外,未经审批非法砍树,又盖了3栋别墅和2号客房楼。据举报人和媒体披露,共非法砍伐1400棵树(长白山管委会只承认砍了200棵树)。这场无视森林法的毁林大案惊动了国家林业局。2009年,在长白山管委会上报的3点处理意见中,只是对其下属的长白山开发建设公司副总经理和施工单位方的项目主管予以,追究法律责任。让人无法治置信的是,如此一个用来专门“为接待各级领导”的重点工程,居然会不是当时的管委会主任兼长白山开发建设公司董事长的主意,甚至此人也毫不知情,不负任何责任,最后竞拍拍屁股调到省里一走了之。

招商项目,堪与亚龙湾比拼的旅游胜地在崛起

用政府财政的前期投入搞基础设施建设,而后大举招商引资,快速发展经济,这种经济区的发展模式被套用在长白山这样的生态保护区,结果必然造成生态区的经济化。我们从长白山管委会的招商引资项目,不难感受到这一场翻天覆地的巨变。

香港紫玉集团在原保护区管理局所在地建度假村,长白山管委会卖地坐收2亿元;长白山国际度假酒店,招商引资1亿元;园池旅游开发项目,招商引资1.2亿元;长白山森林假日酒店,招商引资0.5亿元,长白山森林高尔夫球场,招商引资2.5亿元,参花高尚体育休闲,招商引资4亿元;卧龙国际商务中心,招商引资13亿元;和平营子国际度假村,规模十万平方公里,招商引资200亿元……

在长白山管委会的总体规划中,池北区的原二道镇 要“打造艺术生态精品”的白河小镇;池西区原松江河林业局白西林场被整体搬迁,用于“打造欧陆风情”的白溪小镇,建设成“长白山国际旅游新城”,池南区则“打造地热、温泉,购物的漫江小镇”。加之新建的高速路,连通大城市的飞机场和连接环线的铁路,“堪于海南省亚龙湾比拼的旅游胜地已在我国东北崛起”!

并非环保的“环保项目”

长白山管委会称,前三年共实施生态保护项目56个,总投资19亿元(另一说是涉及保护的资金达7.1亿元),保护的力度可谓历史空前。但认真分析,这笔巨资中究竟有多少是用于有效保护,有多少是做了无用功,又有多少产生的是负作用,就没有人说得清了。试举3例并非环保的“环保项目”,这些项目既无生态学家,生物学家的参与,又无环境影响评价,就“大干快上”了。

景区的步行栈道。修筑架空栈道是为了保护地表植被,但由于使用的木板遮光挡水,加上施工过程的破坏,原地表植被实际多已死亡。在温泉区架设栈道,不仅有损于景观,而且造成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温泉瓶尔小草的极度濒危。又造成了上好木材的不必要浪费。

“河段综合治理”。激流本是长自山河流的自然形态和特点。但长白山管委会自源头始用推土机将二道白河加以平整改造,或修成“水的台阶”,将激流变成漫流,破坏了保护区的河流景观与河流生态。

小天池的补水工程。长白山管委会采取了两项荒唐措施,一是将二道白河的掺入富含硫化氢温泉的河水抽八小天池,从而改变了小天池的物理特征和化学成分,造成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极北小鲵濒临灭绝;二是挖了一道排水沟将上游小泥池的水排出补充小天池。造成小泥池沼泽的草甸化,使我国东北唯一一座高海拔的高位泥炭沼泽的生态告危。

旅游开发规划中的瞎折腾

长白山管委会为将保护区“全力打造成世界级的旅游胜地”,规划了49处景区景点,不少景区景点已深入法律法规严令禁止旅游的核心区和缓冲区。旅游开发规划的近期与中期发展目标颇为宏伟:2010-2012年,成为东北旅游的龙头老大;2013-2015年,成为“北国度假天堂”,“南有亚龙湾,北有长白山”;2016-2020年,成为“东方阿尔卑斯山”。配合实现上述目标,长白山管委会还计划建造五星级酒店11家,温泉度假村15-20家,滑雪场5家,高尔夫俱乐部3家……

为“全力打造‘南有亚龙湾,北有长白山’”的品牌形象,长白山管委会三年内投入7000多万元进行广告宣传和营销推介。但问题是长白山与亚龙湾毫无可比性,亚龙湾是纯粹的滨海旅游休闲度假区,而长白山是部级森林与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至于将长白山“打造成东方阿尔卑斯”,就更令人匪夷所思了,因为长白山目前的旅游开发模式恰恰与阿尔卑斯山的旅游开发模式大相径庭,可谓南辕北辙。阿尔卑斯的旅游开发并非一蹴而就,它经历了上百年的发展史,所依靠的也不是政府的大量投入和外部资金的引进。那些令人神往的旅游小镇,均由社区居民自主开发,既实现了百姓的整体致富,又保留了小镇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包括建筑、习俗、节庆、饮食、服饰和手工艺。这正是它的迷人之处,是大砍大拆大建,甚至让原住民搬迁的开发模式根本做不到的。阿尔卑斯山的旅游又是本来意义上的生态旅游,基础设施造型简约,规模适度,对环境和景观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区内许多道路均修得十分隐蔽或者就是砂石路,拒绝奢侈与铺张浪费;旅游方式以自驾车和徒步为主,引导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对大自然的认知体验与感悟。这同将旅客送上快速交通的“传送带”,从一个景点匆匆奔赴另一个景点的“快餐式”旅游迥然不同。只有目标景点而忽略过程体验的旅游是低层次的旅游,与生态旅游风马牛不相及。

其实,不必远学阿尔卑斯,只要看看较近的富士山,长白山旅游开发中的弊病已一目了然。我们将道路修到山顶,而富士山只修到五合目――海拔2400米的半山腰,剩下的1700多米没有公路,更无索道或“天梯”,无论尊卑贫富一律徒步攀登。差别在哪里?我国一些人的价值观中多了花钱享受大山,享受自然的消费者心态,少了对大山、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呵护。

在自然保护区,更重要的不是“想做什么”,“要做什么”;而是多问几个“不要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道路“通达”,动物遭殃

道路作为生态系统内新的干扰因子,对系统的结构及生物的影响日益加剧。随着道路的迅速扩展并日趋硬质化和网络化,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尤为显著。我国绝大部分道路在建设之前缺乏规划环评,建成之后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又缺乏跟踪研究和综合评估。因此,在实践层面上,道路的生态学问题层出不穷。特别是近年,随着大规模的旅游开发,矿产开发和水电开发,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遗产地、国家公园和自然圣境等保护地中大量铺设道路并升级改造路面,对森林、湿地、草原、荒漠等各类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均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长白山管委会为旅游大开发搞了一个道路的“通达工程”,包括七个主要项目环长白山旅游公路;池北区至松江河公路:西山门至池南区公路;池北区至园池公路:池西区至卧龙至西山门公路:池南区至望天鹅、十五道沟公路以及“对建成的硬化路面进行改造升级”。

目前,长白山保护区已修建道路约350公里,近20年间道路里程增长了1倍。我们考察的区内10条主要路段,在80年代之前修筑时均为土石路。90年代后,其中9条已经或者正在改造成水泥路,路面宽度也由原4-6米扩展为6-10米。

2007年,在长白山保护区道路网中北坡的白河一白山公路车流量最高,而且最大流量集中于七八月的旅游旺季,月均26620辆,日最大车流量为887辆。

调查显示,长白山保护区的路域分布有104种野生动物,其中紫貂、黑熊、马鹿为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

通过两年时间对长白山保护区道路生态学的研究,发现存在四大问题:

硬质化道路的修筑和对土路砂石路的硬质化改造大大提高了野生动物的致死率。

道路里程的增长和路面的加宽带来车流量增加,道路升级改造带来车速提高,大量两栖动物被碾压致死,严重抑制了保护区两栖动物的种群数量,影响了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

我们在长白山保护区的4条主要公路上设置了5条样带。

2007年4-10月的66次调查统计显示,道路致死的野生动物种类共43种,在其中3条道路上,道路致死动物1867只,平均每日每公里致死动物2.82只。

长白山保护区大量蛙类,蟾蜍的季节性迁移导致了道路交通的高致死率。许多蛇类也容易在过路时被车辆碾压致死。环区公路的头道路段野生动物致死率高达75.95%,主要致死类群为两栖类和兽类。对比之下,林区土路仅为4.65%。

长白山保护区公路交通的动物致死高峰发生在每年8月,与旅游季节的车流量高峰吻合。动物致死的个体数与日车流量成正比。鸟类致死的首要原因是路面改善大大 提高了车速。调查显示,长白山保护区道路的数量及密度已经导致行动迟缓的两栖类、爬行类动物种群数量大幅度下降,特别是利用率高的公路两侧两栖类已明显减少,年复一年的反复碾压几乎耗尽了道路周边生存的两栖动物类群。调查还显示,本来栖息地状况较好的土路、环区公路以及利用率较低的林区公路也已经变得不适于两栖类生存。这些土路两侧过去的水泡数量很多,可供两栖类繁殖,而今改善公路的排水设施使这种水体干枯率高达85%,严重地抑制了两栖类的种类数量,两栖类繁殖地的破坏对种群数量的影响,不亚于主要旅游公路上交通对两栖类的致死率。

道路里程的猛增和网络化,导致动物栖息地的破碎化。

长白山保护区将原始动物栖息地转化为人造路面的占地面积,虽然仅占整个区域面积的0.3%,但是横穿保护区内的4条主要公路已将保护区分割成5大块和若干小块,大大降低了动物栖息地的连接度,造成大型野生动物种群之间的基因隔离,近亲繁殖。

随着道路密度与人类活动的剧增,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相应萎缩并破碎化。曾经大面积连续的栖息地,被人为割裂为小的孤立的斑块状栖息地。道路的增加固然会使一些“边缘物种”从新增的栖息地的异质性中获益,然而对于大多数森林系统内部核心物种的生存则带来不利影响,本土物种灭绝的可能性加大。当种群之间基因交流和扩散被抑制,道路便成为景观中野生动物迁移的主要障碍。因道路而形成的小斑块互相隔绝的栖息地,对于生活空间广阔、低密度、低繁殖率的食肉动物的捕食、寻偶繁殖和扩散,尤其具有毁灭性。

尽管道路对长白山大多数物种栖息地的影响是负面的,然而我们发现了也有正面影响的有趣现象。人为产生的森林道路两侧提供了异质性空间已成为边缘栖息的鸟类活动的场所,从而提高食种子鸟类、食草动物和小型啮齿动物的数量;道路边沟潮湿的水洼,有利于两栖类繁殖;沿路边缘的草本植物萌生的枝条,结果的灌木和藤本植物发达,为食草动物提供了食物,增加了捕食食草动物的肉食动物,但同时增加了其交通的致死率。因此,这种增加异质空间的正面意义又与负面影响基本抵消,没有多少生物学价值。我们认为,对于修路,特别是修硬质化道路增加生物的异质空间的正面作用,不应给予过高评价,更不能作为在保护地内滥修道路的合理依据。

景区公路和景点栈道网络对鹿科动物的影响甚大。长白山保护区景点栈道分布在河流两侧,这些地段正是马鹿、原麝的栖息地和饮水地。调查发现,在已建成的栈道区域已经没有了以往马鹿和原麝活动的迹象,说明它们有意回避并且无法逾越人工铺设的架高木质栈道。

道路交通的便利方面了人们出入保护区从事各种活动。

前面已经谈到,目前长白山保护区有大小八区路113条,纵横交错。反复踩踏形成的宽窄不一的步道,已几乎遍及整个保护区。

道路的改善和密度的增加提高了人类活动的能力,增大了动物被捕杀的几率。1983年修筑环区公路是以便于巡护为主旨,事实却是这条环区公路更加便于非法八区者利用车辆交通出入保护区,偷猎和乱采滥挖随之激增。由此可见,在自然保护区搞工程项目,需要慎之又慎,否则即使是出于生态保护的良好动机,也会导致适得其反的结果。

新旧两条平行的环区公路完全割断了保护区森林与其他林业局森林的有机联系,长白山保护区彻底“生态孤岛”化。

综上所述,道路建设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道路的建设和升级改造导致大量野生动物被直接冲撞碾压致死。受害者以鸟类和两栖爬行类的小型动物为主;

道路分割保护区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致使栖息地破碎化和孤岛化,动物难以完成迁徙、繁衍等生命活动,造成生存危机。受害者以马鹿、原麝,狍子、野猪等大型食草动物为主;

道路的改善,对于保护区提高资源保护管理水平,加强巡护工作发挥的积极作用小于为非法八区猎杀野生动物者提供的便利条件。受害者以大中型哺乳动物为主,特别是紫貂,水獭之类所谓“毛皮兽”,和黑熊、马鹿等所谓“经济动物”。

保护区森林或成“空林”

2006-2008年间,两次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调查的结果显示,几乎全部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均呈急剧下降趋势,这种态势若不能大力扭转,再过十年,长白山保护区森林势必将变成“空林”――空无野生动物的森林。以下数据可证明此言绝非危言耸听。

马鹿,种群密度为每平方公里0.033头,种群数量为33-83头,仅为70年代的1%,狍子,全区种群数量为300-722头,较70年代下降了49%;野猪,全区种群数量为231-769头,较70年代下降了58%;原麝,曾经在保护区广泛分布,自2002年后再未见有其活动的蛛丝马迹;处于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食物链顶端,作为旗舰种的东北虎,金钱豹等猫科动物,长白山保护区科研所自1985年~2007年共进行了433次野外调查,结论也是每况愈下,有的已经宣告灭绝,有的已岌岌可危。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鸟类中,处于濒危之中的首推栖息于河流湿地的鸟类,如中华秋沙鸭,鸳鸯、绿头鸭、斑嘴鸭等等。由于人们在保护区水域反复大剂量投放农用杀虫剂进行灭绝性捕鱼,自1999年以来,区内主要河流中已经很难见到鱼类,蛰虾和水面昆虫,导致水生食物链断裂,直接影响了水禽的生存繁衍。而今研究人员与当地居民不谋而合都认为长白山保护区内的野生动物,甚至不如邻近的林业局林场多。岂非咄咄怪事?这种怪事其实不怪。

应该说是长期的和综合性的人为因素,造成了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众多野生动物的锐减、濒危和消亡。然而,政府部门将保护区内的旅游开发置于栖息地保护之上的错误指导思想,道路规划设计中动物生态学研究的缺失以及施工建设中为节省成本造价,野蛮施工,肆意伐树和破坏路边地表植被,不考虑给野生动物留下任何通道的传统筑路形式,无疑是被人们长期忽视的一大重要因素。

我们不无理由担忧,如果长白山保护区的现有道路不能及时按动物习性或进行改造,或进行拆除,今后再进行道路对野生动物影响的研究时,将会发现动物的致死率逐年下降。但这并不意味着野生动物已超前进化,适应了道路的现状,而恰恰意味着整个路域的野生动物从濒危走向了灭绝,以至再没有动物可供“交通致死”了。如果由于道路造成野生动物种群的灭绝,从而不再对实际不存在的野生动物“构成威胁”,这才是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最可悲的结局!

上一篇:东方意味时代风华 下一篇:让评价语滋润孩子们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