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艺术学院美术教育模式的反思

时间:2022-08-17 01:58:39

对当前艺术学院美术教育模式的反思

【摘 要】就当前我国艺术学院美术教育的实施现状而言,美术教育还没有足够地重视学生的自身完善和发展的全面性,也没有足够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本文认为艺术学院的美术教育一定要回归主体,也就是教育本体,一定要高度重视深厚底蕴的人文环境的构建,对情感教育环节进一步加强,在教育中重视人格的培养。

【关键词】艺术学院;美术教育模式;主体

中图分类号:J7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1-0142-01

美术教育的开展要遵循科学的教育观,应当重视学生的自身完善和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回归教育本体,重视建构底蕴深厚的人文环境,对情感教育环节进一步加强,在教育中重视人格的培养。然而,当前我国艺术学院美术教育的实施现状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因此,本文试图对当前艺术学院的美术教育模式加以反思。

一、美术及其教育

美术又被称为视觉艺术,指的是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将视觉形象塑造出来,进而使人们的思想情感得以表达,从而将社会生活以艺术形式反映出来。美术具有一种视觉交流力,承载着人类社会文化的造型,而且也是进行人文教育的重要支撑。美术教育主要有两大倾向,一是美术取向;一是教育取向。这分别与专业和普通美术教育相对应。美术取向教育的主要支撑是美术学科本体,目的在于进行美术文化的传递,培养目标在于使学生今后成为专业的艺术家与设计师;而教育取向的美术教育则是以陶冶人的情操、丰富人的精神和情感内涵为主,主旨在于美术受众的培养。艺术学院的美术教育虽然更偏重美术取向,却也应该重视教育倾向,以达到二者之间的一种平衡。美术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手段,主要是培养人的视觉经验,教育指向是人的价值和素质;与理性教育相比,对感性教育更加侧重,主要是对受教育者观察、理解和判断能力的培养。

二、当前高校美术教育的倾向

艺术学院美术教育对传统美术教育的基本格局和思路进行了传承。对目前的教学模式进行反思,很容易就会发现高校美术教学中存在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也就是过于注重“教”而忽视了“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过分重视教学却忽视了育人。如今的艺术学院美术教育已经出现了十分严重的知识化倾向,对获取知识过于重视,却对完善人格和养成情感的教育有所忽视,这最终必将造成人格素养的缺失。

(二)过于注重技术传授却忽视了理论研究和对人文精神的认知。当前艺术学院美术教育存在的薄弱环节是,学生普遍缺乏对艺术、美术相关理论和历史的认识,特别是缺少对美学的认知与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多数学生只掌握了操作技能,而基本的思辨能力很是缺乏,这就将应有的能力极大地削弱了。

(三)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和接受,而忽视了综合能力的培养。艺术学院的美术专业已逐渐形成所谓的教学特点:先是示范阶段性画法步骤,接着是常规专业知识的传授,最后是非常细致的具体化辅导。这种只注重知识积累和技能熟练的方式,忽视了美术教育的特殊性。在教学过程中只传递知识给学生是不够的,传授的知识永远跟不上知识的激增速度。要想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可以满足自身的需要,就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另外,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供发挥个性的空间和平台,重视其思辨能力的培养。

三、回归主体

教育的真正目的是要按照个体发展的内在要求将人的潜能发挥出来,将人的潜在价值挖掘出来。它的本质属性就是要对人加以引导以便建立和发展完善的人性。如今我国的当代教育理念开始倡导“以人为本”,这已经触及教育的本质。对人性回归的呼唤,对教育回归本体的倡导,也就是教育目标是要开掘人与生俱来的才能、天赋。教与学之间应当是一种相互合作而不是单向的关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过于偏向教师主导或学生主体任一方面,否则对于“教学相长”的实现是非常不利的。教师应该尽可能地让学生将自身的天赋和潜能挖掘出来,但能否实现这一愿望,主要还是取决于教学实施过程中师生之间能否达成共识与密切合作。对于美术教育就更要如此,一定要对美术教育专业的特征多加留意。

不论教学体系和模式有多么完美,若是不能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和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审美心理,那么教育就已将其本身应具备的活力失掉了。由于美术教育自身的特性,要求对学生的个性予以充分尊重,关注其兴趣爱好,设法将其能动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加以引导,使其对自身感受更加关注。与此同时,还应积极倡导教育行为的生活化、自然化、自主化和自由化。

四、结语

美术与教育之间实现结合,要求我们尽量达到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无论是工具主义还是本质主义的观念,都只是体现了不同的选择。随着人们不断深化对自然和自身的认识,美术教育也将逐渐真正回归到本体,以促使其最高价值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常锐伦.美术学科教育[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澳]W.F康纳尔.20世纪世界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上一篇:情境教学法在播音主持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高校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