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友信箱 第12期

时间:2022-08-17 01:33:35

以耳放为中心的音响系统

Q由于我的房间很小,而且我又对森海塞尔的 HD580这款耳机很感兴趣。所以,我一直想组建一套以电子管耳机放大器为核心的音响系统(当不用耳机时,就用耳放来推动一对高灵敏度的书架箱)。

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比较,我决定用斯巴克的电子管耳放Cayin HA-1A来推森海塞尔HD580和美之声“诗经”系列里的“雅”书架箱(4欧/90dB)。

但是,当我看到HA-1A兼作一台小型合并式电子管功放使用时,输出阻抗为8欧,而“雅”却是一对阻抗为4欧的书架箱,所以我犹豫了。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我听别人说,用电子管功放推音箱时,最好双方的阻抗要匹配,而晶体管功放一般不存在这个问题。

到底Cayin HA-1A能不能推好这对音箱呢?还请贵刊编辑部的专家赐教。多谢了!

网友 章铌

ACayin HA-1A电子管耳机放大器确实很有特色, 它采用真空管作甲类放大输出,用输出变压器作阻抗匹配,并且耳机阻抗从6Ω至300Ω分4档可选,适用于各种阻抗的高级立体声耳机。

另外,Cayin HA-1A还可以用作合并式立体声放大器,以单端输出在8欧负载上可输出2.2W的功率,可用于推动一对灵敏度较高的音箱。但是,小型书架箱由于喇叭单元的口径小,所以灵敏度普遍比大型音箱低,2.2W的功率对现有的绝大多数音箱来说实在是太小了。除非你能找到上世纪50~60年代的号角式扬声器系统,那时候的功放输出功率都很小,因此扬声器系统的灵敏度都做得很高,达到100dB以上,很容易推。或者你可以想法买一对6.5英寸或8英寸口径的FOSTEX全频带喇叭自制一对音箱,这种喇叭的灵敏度非常高,比较适合用Cayin HA-1A来推动。否则的话,劝你还是打消这个念头吧,除非你已经习惯以很小很小的音量来聆听。

功放和音箱之间的阻抗匹配,对于晶体管功放来说不存在任何问题;而对于电子管功放来说,当阻抗不匹配时,主要会引起两个方面的性能恶化:输出功率减小和失真加大,但并不会增加器材损坏的可能性。具体到Cayin HA-1A上,本就只有2.2W的输出功率,若负载阻抗不匹配再一减小,那就更难体现出有多大的实用价值了。

只用耳机听音乐也不是个办法,既然你已经有打算买音箱,那么建议你以Cayin HA-1A作前级放大器使用(这是它本身就具备的功能之一),再配上一台较小型的后级功放(如ROTEL RB-1050,输出功率为2X70W)来推音箱为宜,这样增加的投资不会太多,同时效果又能得到很大的提升。

高级超小型有源音箱

Q我是一个搞平面设计的自由职业者,平时一般都在家工作,多数时间都是坐在电脑面前,喜欢边听音乐边工作。不久前又添置了一套电脑设备,所以暂时无法购买高级音响,要想听音乐的话,也只好利用电脑上的多媒体系统来播放。说实在的,电脑上的多媒体音箱效果很不如人意,我已经换过两次,前后共用过三种所谓的名牌多媒体音箱,仍然感觉不满意。上个月到电脑市场买配件,偶然在一个二手摊位上听到一对小型多媒体音箱,感觉其声音相当之好,看了一下牌子是FOSTEX,型号是6301B。这对音箱很小,没有低音炮,但声音听上去却非常舒服。我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牌子,摊主说这是国外非常有名的高级多媒体音箱,他现在卖的是二手货也要600元一对,比国内那些名牌多媒体音箱贵得多。我有心想买一对,但又拿不定主意,所以特写信向你们咨询,能否详细介绍一下这种多媒体音箱,值得买吗?

陕西省咸阳市底张镇 钟烨

A先要向你说明的是:FOSTEX 3601属于高级超小型有源音箱,而不是针对电脑设计的多媒体音箱,这款产品从最初面市至今已有近十年了,那时候多媒体电脑还仅仅是个概念而已。

FOSTEX是日本著名的全频带扬声器生产厂,也是全球硕果仅存的几家全频带扬声器生产厂之一,生产有源音箱则是FOSTEX的另一项主要业务。3601是一个系列产品,共包括3601B、3601BX和3601BE三个型号。这三个型号都采用相同的10cm口径全频带扬声器(额定阻抗4欧、灵敏度84dB/W/m),以TDA2050功放集成电路构成的内置功放驱动,输出功率高于10W。箱体以铝合金制造,外形尺寸为宽120mm、高188mm、深118mm,单只重量为3kg。

单就重量,就可以看出FOSTEX 3601与普通多媒体音箱有很大的区别。FOSTEX 3601的设计定位是高级的超小型有源音箱,可用于家庭音乐欣赏以及在一些要求不太高场合作专业监听音箱。每一只FOSTEX 3601都装有各自的电源插头及开关、信号输入接口、音量控制、功放电路及电源电路等,其内部结构相当严谨,每只音箱都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可以单独使用,而不象现在的多媒体音箱那样将所有的电路都装在一只音箱里,另一只音箱里则只装有一个喇叭单元,必须配对使用。

前面说过FOSTEX 3601共有三种型号,其中3601B是供普通场合使用的,只带有3.5mm的非平衡式信号输入插孔:3601BE则同时带有非平衡输入和XLR平衡输入端子,可供接驳专业音响器材,其平衡输入电路以运放集成电路构成;3601BX与3601BE一样,也同时带有非平衡和平衡两种输入端子,但其平衡输入电路则更高一级,带有输入变压器,是最专业最正宗的平衡式输入接口。由此可见FOSTEX 3601的档次相当之高,其性能也非同寻常,你被它的声音所吸引也是理所当然的。

至于用600元购买一对FOSTEX 3601B是否值得则难下定论,由于那是二手货,价格主要由成色来决定。现在FOSTEX 3601已经停产,新品市场价无从得知,但在过去应该是不低的,因为它上面用的那只10cm全频带单元,目前在国内市场上的售价就高达800元左右一对(新品),以此为对比标准,若你看见的二手FOSTEX 3601B成色较好,性能完好,各方面无破损的话,600元应该还是比较值的。

4万元的高级音响系统

Q我是一名发烧音响的爱好者,曾对发烧音响执 着心仪已久。受工作及以往经济条件的局限,发烧愿望一直没有实现。现乔迁新居,经济能力有所改善,欲创建一套4万元左右以Hi-Fi为主,同时兼顾AV的音响系统。受自己了解的音响知识所限,无从下手,现想请您点拨几套方案。本人的一些情况如下:

1、 看好B&W的品牌和音质,对Nautilus 805较为喜欢。但最近新推出的Signature 805及700系列的705,以及原CDM NT系列的书架箱在性能音质上有多大区别?曾试听Nautilus 805和CDM NT书架箱,感觉805比NT书架箱的优势不明显,甚至低音量感以NT更强,所以有些拿不定主意,但又想一步到位买805。

2、 本人以Hi-Fi为主,适度兼顾AV,中置环绕仍希望在B&W的产品中选择。目前流行的DVD-Audio和SACD格式上述产品能否兼顾?

3、 在功放方面,想单独设置Hi-Fi纯功放和AV功放,Hi-Fi方面的品牌和机型如何选择?是否B&W与马兰士搭配为最佳?能否推荐一个方案。本人在听音乐方面以声音通透、音乐味较浓、解析力强、定位准确为最大要求,并希望听音乐时声场密度要大些,可兼顾AV,耐听为佳。

4、 贵刊一直是我最喜爱的期刊之一,但贵刊在对产品的介绍中品名均以英文标示,有些不习惯,我想在国内英文基础较好的人毕竟是少数,还是希望能在英文品名后标出汉文为好。谢谢!

北京市顺义区西宁南区 李伟平

A1、CDM NT系列的书架箱型号是CDM 1NT,它与 Signature 805以及新出的705在声音表现上有多大区别,很难以具体的量化数值来说明。对于器材的性价比,发烧友中一般存在两种看法:

一是认为中低价位的器材性价比更高,它们的声音表现已经相当不错,而高级Hi-End器材价格高一倍,性能提升不到1/10;价格高10倍,性能也未必能提升1倍。相对而言,持这种观点的发烧友要求不是特别高,这就好象加工一个零件一样,当精度只需要达到0.1mm误差级别时,用高10倍的加工费将精度提高到0.01mm的误差级别,就显得没有多大必要了。

另一种是追求极致的发烧友的观点,他们认为高价Hi-End器材的性价比才真正高,普通人听上去极为微小的任何音质改善,在这些发烧友耳中都是本质的提升。同样以加工零件为例,误差从0.1mm减小到0.01mm,绝对数量不过0.09mm而已,人们用肉眼根本无法区分,但它却代表着一个数量级――10倍!在要求高的场合,如果零件精度达不到,就会影响整个系统的运作及性能表现,此时低精度零件就象废品一样毫无价值。

所以,如何在这CDM 1NT、705、805等价格相差数倍的3款书架箱中作选择,还是得看你自己的要求究竟有多高。至于低频量感,CDM 1NT强于Signature 805也是很正常的现象,Signature 805作为严谨的监听级产品,频响范围比CDM 1NT更宽、更平直,其高低两频的延伸力都比CDM 1NT更好,对于量感则是在其力所能及的频响范围内,该多少就多少,既不加强也不减弱,作最真实客观的反映;而在一般情况下,聆听者对量感远比频响延伸来得敏感,CDM 1NT作为欣赏用产品,适度加强低频量感,便可以获得更讨好人耳的声音表现。

2、兼顾AV,考虑到主音箱的档次以及音色匹配等,中置音箱可选DM600 S3系列中的LCR60或 LCR600,环绕音箱可选DS6 S3。不过,这套中置/环绕音箱的花费不小,会占去你4万元投资总额的15%左右。

在适应DVD-Audio和SACD方面,B&W的动作似乎并不很积极,目前其700系列以上档次产品,在较大的-6dB容差范围内,高频响应可达50kHz,在标准的-3dB容差内,高频响应一般能达到25kHz~30kHz;600系列以下档次的产品,高频响应均为20kHz~22kHz。而DVD-Audio和SACD对高频响应的理论要求是50kHz~100kHz,所以B&W的现有产品对这两种新型宽频响音源兼顾不算特别突出。对于B&W来说,在技术指标上要达到DVD-Audio和SACD的要求,应该不是件难事。之所以目前不考虑兼顾,是因为DVD-Audio和SACD在硬年和软件等各方面都还远没有达到你所说的“流行”,当它真正流行普及之时,B&W的产品是一定会达到要求的。

3、 只有一对主音箱,分别以Hi-Fi功放和AV功放来对应不同的工作要求,是一件很麻烦的事,面临着经常换线的情况;而即使你不怕麻烦,购买两台功放就会产生数千元的重复投资,这样4万元的总投资就会不够用。考虑到AV方面的需要,建议你购买一台顶级AV功放为宜,其音质完全能达到高级Hi-Fi功放的水平。在日本,马兰士是B&W的商,所以你经常会看到推荐马兰士与B&W的搭配,事实上这样搭配的声音表现确实不错。现在,你的器材配置方案可以确定如下:主音箱B&W 705,功放马兰士SR14(或SR9300),中置/环绕B&W LCR60 S3/DS6 S3;若有可能再添一只ASW 600有源超低音,各方面的效果均能达到令人相当满意的水准。

若对805念念不忘的话,则建议你只构建双声道Hi-Fi系统,因为Nautilus 805的售价在2万元左右(Signature 805的售价更高达3万以上),配好功放以后便不会再有多余资金用于添置AV方面的器材了。

4、 对于外文商标(主要是英文),我刊一般会在文中首次出现时附上其中文品牌(如果有的话),其他时候一般均采用其原文。事实上,记忆这些外文商标并非难事,通常只是一两个简单的单词,有的还配有图形化商标,不管有没有外语基础,只要稍稍用心便能记住。当你对各种品牌都了然于胸时,再到音响市场去走一转,就能体会记住原文商标的好处了。

怎样对待未来的多声道音响系统

Q我是一位热爱古典音乐的发烧友,收藏的唱片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进口原版DG、EMI、DECCA、PHILIPS、TELDEC、MERCURY、SONY等厂牌的古典音乐唱片,目前拥有下列音响器材:

1、音箱:B&W CDM 1SE

2、功放:马兰士PM-17SA

3、 音源:马兰士 CD-19a

4、 信号线:VDH 102III

5、 音箱线:MAX散线

以上组合我已听了两年多,在自己近十平米的听音室里欣赏古典音乐,感觉音乐感较强,久听不累,伴我渡过许多美好时光,只是感到低音偏肥,略显浑浊,下一步准备把音箱线换成AQ CV-6,以改善低音的状况。现打算向SACD升级,我比较喜欢马兰士的浓郁音乐味,想添置马兰士 SA8400 SACD机,不知SA8400音质如何?单放CD是否比CD-19a更好?

另外,六年前我就邮购了你们的增刊《唱片圣经》,几年来对我的唱片选择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这次邮购的《音响AV圣经》已收到,它的确是一本理论根基坚实又通俗易懂的好书,读后感到对音响技术性问题有了更深的认识,作为一位热爱古典音乐的发烧友,今后音响设备是否有必要向多声道过渡?

江苏常州读者 杨跃明

A你现有这套器材的配置已经很不错,音 源升级为马兰士SA8400 SACD机的话,播放CD时,SA8400的表现比CD-19a略好一些,细节还原能力更强;而在播放SACD时,你能体会到比CD更多的音乐信息,但受音箱性能的限制,其超宽频响的优点无法体现(原因见前面给李伟平读者的回信)。

目前,各大唱片公司都在积极尝试古典音乐的多声道录音,只是推出面市的唱片曲目还不算很多,但在以后肯定会成为主要的发展方向,因为多声道系统在音场方面的表现能力远远胜过现有的双声道系统;另外,从商业角度来看,发行多声道古典音乐,对唱片公司来说是一大商机,是不会被白白放过的。所以,迟早有那么一天,多声道会取代现在的双声道,音响设备向多声道过渡也是必然的,只是现在还不确定这一天会来得早还是来得晚。

马兰士SA8400是今年9月上市的中档SACD机,只能播放CD和双声道SACD碟,不支持DVD-Audio,而DVD-Audio是未来主流的多声道音频模式之一,所以这是一个遗憾,如果你意在组建多声道系统,建议你暂时采取观望态度,待各方面条件成熟之后,一次将整套系统升级为多声道为好。

合理使用纯银线

Q我是一名喜欢音乐的发烧友,喜欢听的 音乐有交响乐、轻音乐、抒情歌曲、流行音乐、民乐等等。本人现有的器材为:

音源:原创CD-A6 功放:八达 飘韵3.8H

音箱:惠威 杜希2.1A 音箱线:惠普 K66EX

信号线:随机线

我希望能从我的音响系统中,得到清晰、透明、柔和、流畅、通透、伶利、明快、干净、扎实的声音,那种纯银(或浸油纯银)的信号线和包银的音箱线,用在我的系统当中会不会有好的表现?如有,烦请贵编为我推荐几款线材,请注明品牌和型号(性价比高的);如不合适,请为我推荐别的信号线和音箱线。

湖南永州火车站转运车间 张景荣

A就我听过的纯银线及浸油纯银线而言,其引起的高频的声音变化确实很明显,声音的通透度和细节都更突出,但它同时也有引起高频过量、变得刺耳的可能。你现有的这套系统,本身在高频方面就已经显得比较明亮了,再用纯银纯的话,很有可能适得其反。另外,纯银线的价格较高,用于这套系统中也不太合适,不如将这笔投资用于更换器材,取得的音质改善可能会更大一些。

若不想更换器材,而想先试试线材的效果(毕竟你现在用的还是随机线),建议你采用BONA(宝韵)BR-208S镀银信号线或XLO(至高)PRO 125,这两种线的声底都很平顺,比较适合你现在的系统。

磁带转换器是怎么工作的

Q小弟是个狂热的音乐爱好者,非常喜欢听音乐, 不管哪种类型的音乐,只要好听我就喜欢,而且随时随地都想听,身上带着SONY的MD随身听,走到哪儿就听到哪儿(真不知道如果有朝一日没有了音乐我还活得下去不)。最近准备买一辆低档车作代步用,而这些低档车的原配音响大都是比较差劲的磁带播放机,按理来说是应该换掉,但我一时又想不好该如何进行。看到最近几期贵刊上增加了关于汽车音响的内容,所以写信前来咨询一番。

1、小弟虽然对音乐狂热,但对音响效果并不追求极致,有中上水平就行了,对音响器材也就希望性价比越高越好。因此我不想花太多的钱来更换汽车音响,听别人说有一种磁带转换器,可以将CD/MD随身听的信号输入到汽车上的磁带机中进行播放,而且效果还不错,价格也很便宜,能介绍一下吗?与汽车CD主机相比如何?

2、如果更换整套汽车音响该如何配置?推荐一两套方案行吗?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檀香新村 刘海逸

A记不清是哪个名人说的:爱听音乐的孩子一定 不是坏孩子!呵呵,开个玩笑。还是来说说汽车音响吧。

1、磁带转换器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它是在一个空磁带盒里,正对播放机磁头的位置也装有一个磁头,将磁换器放入播放机中后,这两个磁头就会“头顶头”紧挨在一块儿。使用时,CD/MD的输出信号通过连接线进入磁带转换器内部,再通过一个简单的、由阻容元件构成的无源滤波器及衰减器电路将信号馈送到磁头上,在磁隙处就会产生随信号变化的磁场信号(如果此时有磁带在磁头前走过,信号就会被记录到磁带上,相当于录音),同时这个磁场信号又被对面“头顶头”的播放机磁头感应(就好象放音时磁带从磁头前走过一样),CD/MD的信号由此就被输入到了播放机中。

其实磁带转换器的效果是很不错的,首先它没有磁带所特有的本底噪声,放音的信噪比就相当高,可以达到80dB以上,几乎没有可觉察的噪声存在;而播放磁带时信噪比通常不到60dB,加上常见的杜比B降噪系统之后可提高8~10dB,也不到70dB,同时伴有高频衰减的感觉。其次,磁带的走带速度与频响成正比,普通家用磁带由于走带速度较慢,高频大多只能达到14kHz左右,专业录音机的带速则要快得多,才能保证高频响应达到20kHz,而磁带转换器没有带速,电磁场变化的速度要多快就有多快,所以完全能达到CD的20kHz高频响应。

只要汽车上磁带放音机的均衡放大线路及功放电路的品质符合标准,那么用磁带转换器接CD/MD随身听的效果,与换成CD主机可说是相差无几,但花费就少得多了(不过汽车CD机是4声道功放,并且操作方面要好得多)。现在电器市场上很容易买到二手SONY牌磁带转换器,20元左右就有交易,而换一台CD主机国产的也得400~500元,进口的则要800~1000元左右。

主机上可以省,但扬声器上是万万不能省的,低档汽车音响效果差就差在扬声器上,你可以先只更换扬声器试试看,其它的什么也别动,即使是播放磁带效果也会提升一大截。本期“汽车影音”栏目中介绍了一些关于汽车扬声器的知识,建议你仔细读读。低档汽车磁带播放机的功放输出一般只有两路,建议你选用6.5英寸或6×9英寸的椭圆形组合式汽车扬声器,以保证有较丰满的低频响应;安装在前门上,保证前排的听音效果即可,最好是在前风挡的角落里安装两只高音单元作补偿。

2、整套更换的话,向你推荐以下两种方案:

方案一:主机采用松下CQ-DP133U单碟CD收放机,其外观造型简洁,功能实用,价格适中,内置4声道输出,每声道在4欧负载上输出功率为45W;扬声器系统也可选用松下产品,前门可装中档的CJ-SS132或CJ-DS132,两种均为5-1/4英寸口径中低音,CJ-SS132为同轴安装式高音,频响宽达40Hz~80kHz;CJ-DS132为;CJ-DS132为分离安装式高音,频响范围为40Hz~50kHz;后门可安装较低档的CJ-RC163型6-1/2英寸双纸盆单元,以改善低频响应的量感。整套系统售价在2000元左右。

方案二:主机采用松下CQ-RG153U磁带收放机+CX-DP880 8碟自动换片CD机,输出功率同样为4×45W,扬声器系统同方案一,整套方案价格在3000元左右。

上一篇:新货架 第12期 下一篇:8款进口品牌等离子电视机/显示器的观赏与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