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县有机红枣防裂高产优质标准化生产技术

时间:2022-08-17 12:48:48

佳县有机红枣防裂高产优质标准化生产技术

摘要 阐述佳县有机红枣防裂高产优质标准化生产技术的路线和流程,并总结示范推广结论,以促进佳县有机红枣的高效、高质量生产。

关键词 有机红枣;防裂;高产优质;生产技术;陕西佳县

中图分类号 S665.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4-0107-02

佳县位于陕西省榆林市东南部,黄河中游晋陕峡谷西岸,黄土高原腹地,红枣栽培历史悠久,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红枣原产中心之一和我国红枣优生区之一。朱家镇泥河沟村现存有全国面积最大的古枣树群落,其中最大的树体干周达3.3 m,据专家考证已有1 300多年的历史,至今仍枝繁叶茂、果实累累,被《中国红枣志》誉称为“枣树王”、“活化石”。佳县红枣面积达到5.3万hm2,挂果面积4万hm2,其中认证有机红枣0.4万hm2,正常年景产量达到23万t,产值达6亿多元,红枣成了佳县农民最为重要的收入来源和最具竞争优势的农业产业。佳县红枣在规模化、产业化、有机化发展的同时,由于雨季主要集中在红枣成熟期,极易造成红枣裂果,长期以来面临着霉变、虫害等技术性难题和产品老化、低产、低效等问题,严重年份近乎绝收,极大地制约了红枣产业的安全生产和持续发展。为着力解决以上问题,推动红枣产业健康持续发展,2009年起,佳县作为榆林市的重点示范区,在吸收榆林市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GHEM生物菌剂防治红枣裂果试验研究》的成果基础上,开始建立有机红枣防裂果高产优质标准化生产基地,开展有机红枣防裂高产优质标准化生产技术集成与产业开发技术。截至目前,该技术项目已经在木头峪、朱官寨、通镇、刘山、螅镇、店镇、乌镇和佳芦镇等8个乡镇16个村建立了核心示范基地1 828 hm2,生产推广面积3 620 hm2,占全市推广面积的53.3%。

通过连续对2009―2012年数据测定比对,示范区红枣裂果、烂果、缩果大幅减少,优果率明显提升。示范区裂果率6.95%,比对照(20.561%)减少13.611%;缩果率为12.13%,比对照(44.38%)减少32.25%;烂果率5.7%,比对照(13.8%)减少8.1%;优果率达到85.77%,比对照(37.9%)增加47.87%;虫果率1.77%,比对照(10.1%)减少了8.33%;平均单产增幅39.9%,成功获得抗裂、高产、优质、高效的显著成果。

1 主要技术应用

1.1 技术路线

在有机红枣生产体系环境中,严格按照有机红枣种植技术标准,将创新应用GHEM生物菌剂与先进红枣栽培措施组合为6项集成技术,充分发挥技术叠加效应,有效抗御秋季连阴雨雾等气候灾害引发红枣裂果霉烂现象,实现红枣抗裂、防虫、高产、优质、高效的目标。

1.2 技术流程

(1)高标准整地。整地主要采取耕翻、碎土等方式,疏松土壤、透气蓄水、覆盖杂草。其中:山地枣园采取“一掏一翻”、穴状整地等措施,在春季土地解冻后掏树盘(里浅外深,切断并刨除细根),结合修筑鱼鳞坑、水簸箕、蓄水渠,趁墒再对枣树地全面耕翻1次,随即耙耱,拦住解冻墒,抗旱保产;水平梯田枣园加修保水塄。通过整地达到蓄水保墒、防止水土流失的目的,促进枣树适应生长[1-2]。

(2)有机施肥。清明至谷雨时节是枣树的萌芽期,期间施入有机肥(堆沤腐熟的猪或羊、牛、鸡粪、灰肥)9~15 t/hm2,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减少土壤板结;立夏至小满时节是枣树的放叶期,期间施入专用有机肥,主要类型有枣树专用有机肥和肽钾钛钙有机液体肥(喷施肥料),施专用有机肥750~1 500 kg/hm2,以改良土壤,补足营养,保花保果,预防裂果。严禁使用碳铵、尿素等化肥,以免影响和阻滞枣树对速效钾和活性钙的吸收利用,造成减产和污染[3]。

(3)科学修剪。春季压枝修剪:主要目的是确定丰产树型,在春分―清明时节枣树发芽前完成。采取短剪、梳枝方法,除去徒长枝,重叠枝、细弱枝、枯死枝,降低定杆高度和树体高度,造就矮冠分层形和多主枝圆头形的丰产树形。标准是将传统定干高度由0.8~1.2 m在3年内降至0.6~0.7 m,树体高度由5 m以上在3年内降至2.5~3.0 m。保留有效枣股数量15.0万~18.0万个/hm2。

夏季反复修剪,以缓和营养生长,稳增结果枝数量。在立夏至小暑时节枣树生长期进行3~5次修剪,采取反复摘心、除蘖、打足芽等方法,控制枣头的生长发育,减少养分消耗,扩发结果面积,使股均吊保持3~5个,吊均果控制在1.0~1.3粒,单果重稳定在12 g左右,为实现红枣丰产打好基础。

(4)无公害技术防治病虫害。春分―清明时节,是枣树虫害红蜘蛛、枣飞象、绿盲蝽、枣尺蠖、枣粘虫等越冬幼虫的出土期,在枣树干基部向上50 cm处刮老树皮,用粘虫胶、诱虫胶带环树干进行集中捕杀,辅以植物源农药防治,防虫率达98%。桃小食心虫6月第1代产卵,8月下旬进行第2代产卵,可采取性诱剂结合诱杀板、诱杀盆对雄蛾进行集中性诱捕杀,降低雄蛾数量达到防虫效果。物理防虫可逐年降低虫口密度,可完全代替化学合成农药防虫来解决有机红枣防虫难题[4]。对枣树易发的枣锈病、炭疽病等用GHEM菌糖液叶喷(必要时辅以无残留农药三唑酮、百菌清)进行防治。

(5)适时调控水分。对具备补水条件的枣园,在小满时节前枣树展叶期、夏至时节前盛花期、处暑时节前的枣果白熟期3个需水高峰期遇旱时,进行灌溉,保证枣园水分充足。

对不具备补水条件的枣园,在夏至时节前盛花期遇旱时,每隔3~5 d进行一次叶面喷洒清水,防止“焦花”,提高坐果率。在盛花期遭遇连阴雨无风时,采取“震树”的措施,除去花盘中的积水,防止“霉花”,提高挂果率。

(6)科学防裂。一是生物菌液灌根。在小满时节前的枣树展叶期,用2‰ GHEM菌剂稀释液或肽钾、肽钙有机液体肥加一定量的水在枣树周围深30 cm进行环状灌溉,渗后封土埋实,可活化土壤、补充肥料,提高速效氮磷钾和活性钙的供给能力,抑制有害线虫,为红枣防裂、高产、优质奠定基础。二是菌糖液叶面喷雾。在枣树幼果期、膨大期、着色期、成熟期每隔15~20 d用不低于5‰ GHEM菌液、一定量红糖或肽钾、肽钙有机液体肥加水后进行喷施,以激活枣树生理机能,补充树体养分,协调糖水代谢,增加枣果可溶性固形糖含量,达到秋季阴雨天防控红枣裂果、缩果、烂浆果和抵制枣锈病、炭疽病的目的。

2 示范推广结论

通过4年推广示范,充分证明在有机红枣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6项创新的集成组合技术要求,能产生和发挥较大的技术叠加效应,形成强力抗御干旱、地瘠、病虫害和秋季连阴雨雾等灾害的能力,显著提升红枣坐果率,有效控制病虫害蔓延,大幅度减少红枣裂、烂、缩果率,提高产量,增加优果率和经济效益。

该研究成果的创新点主要在于全面采取新型的土、肥、水精细化管理技术,实施标准化“压枝春剪和反复夏剪”技术,实施无公害枣树病虫害防治技术以及GHEM生物菌剂喷洒技术。经陕西省科技部门在2012年11月鉴定,根据对比分析,认为该项目总体技术性能和指标实际达到省内外同领域先进水平,集成应用6项技术进行有机红枣防裂高产优质标准化生产开发,在国内有明显的创新性,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参考文献

[1] 陈焕武,陈明彬.陕北红枣适宜气候条件与高产优质栽培技术[J].陕西气象,2007(4):33-35.

[2] 叶月琴,高瑞芳.红枣发展前景及其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2(20):78,102.

[3] 徐福利,王渭玲,林云.山地矮化密植红枣施肥技术[J].北方园艺,2013(1):35-36.

[4] 王锦艳,王锦肖.红枣高产优质综合技术示范推广[J].榆林科技,2013(2):38-40.

上一篇:浅谈现代中小学教师的自我心理调适 下一篇:中职教师应该关注学生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