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时间:2022-08-17 12:29:44

新课程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英语课程标准》的实施,过去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越来越不能适应当今的英语课堂教学,不能大力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难以达到学以致用的学习效果。在此背景下,有些教育学者专家提出了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通过我多次的课堂教学实践,效果良好,值得广大教师积极推广,把合作学习进一步深入到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当中。

关键词 新课程 英语 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24-0021-01

新课程倡导的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离不开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它有力地挑战了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上给学生创造了自主合作的机会,它能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和竞争意识,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和自主发展。但要充分体现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价值,必须优质、高效地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活动。通过近几年的多次实践,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来提高课堂效率。

一、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感受和体验合作的乐趣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形式,这就要求班上每个学生都要积极主动地参与,而前提是教师首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无拘无束,敢想敢说的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合作的乐趣;其次,要建立和谐平等的良好师生关系,促成师生关系的高度协调;再者,要促成学生间情感协调,消除心理障碍,培养学生乐观、自信、豁达的心境,正确地看待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达到互帮互助的目的。

二、科学组建学习合作小组,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分工

在科学组建方面,教师要根据每位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每组都安排有较为活跃,善于关心和鼓励他人的学生为组长,然后进行合理的分工,但一定要避免浮于形式。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常出现这种场面,教师一声令下“start”,学生们就按小组开始讨论,教师再下令“stop”,学生们戛然而止,组长汇报,看似热闹,其实只是组长一人的活动。因此,小组合作只有合理分工,各司其职,才能各尽其能,发挥团队合力,从而达到合作的最终目的。在分工中,教师要安排组长组织组员进行合理分工,每个成员在小组中都要承担特定的职责,有记录员、汇报员,在展示每位学生长处的同时,教师也应引导学生进行分工上的“轮岗”,以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三、创设有利于语言学习的环境,积极启动学生思维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努力创设真实的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语境。《英语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发现,合作交流,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能通过设定话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习就不再是负担,学生就会自觉地去学习。例如在教学新人教版Go for it九年级英语Unit 13 Section A 3a和3b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甲方、乙方,辩论动物是寄住在动物园好还是放生野外生存好,学生课前就必须上网查阅有关动物生存特点的资料,再配合他们平时观看《动物世界》的知识素材,课上以小组为单位汇总本组的资料,制作出一篇能合理说服他人的辩论材料,各小组再选出代表,在全班面前进行大辩论,最后评出最佳辩论员。这样,既激起了学生们高昂的学习兴趣,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合作探索,在交际中展现集体智慧。

四、善于采用多元化评价,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效果

合作学习“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它能否持续开展,与评价机制的合理与否息息相关。在评价中,我们应采用多元评价法,让学生自评、组长评价、教师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渐形成小组合作的良性循环,让班级合作小组形成一个积极融洽的氛围,使每个学生都能平等合作,快乐学习,在有效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学习效率。例如:我在学完每个单元后,都要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人人都评价出自己学会了什么,理解了什么,并且运用学会的语言知识进行角色扮演,从而找出还有什么疑惑,还有什么没有解决的问题,凡遇到较为棘手的问题,都由全班同学共同参与讨论来解决。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同学们体验到了使用此种方法的乐趣,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的自信心,推动了班级学生的整体发展,使整个班级成为了一个团结协作、充满活力的良好的班集体。

参考文献:

[1]欧阳芬.有效教学的基本功[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

[2]刘芳.新教材将会给教师带来些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上一篇:小组合作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小学生绘本阅读中读写结合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