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火阑珊处,寻你千百度

时间:2022-08-17 09:51:39

摘 要:打破学生无话可写的局面,把作文素材的积累和课本相联系,让学生重拾课本,学会从课本中汲取素材,并学会深入分析和挖掘素材,增强文章的文学底蕴和思想深度。

关键词:课本素材;作文;名言佳句

有人就学生的现状概括说现在的中学生有三怕:“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三怕写作文。”在这三怕里估计最让学生怕的就是作文了。学生为什么怕写作文呢?“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一俗语非常形象地概括了我们的作文教学现状,学生主要是无实质内容可写、无话可说、无材料可用。其实,大家头脑中已经储存了不少材料,但学生为什么还是一写作就脑子一片空白?这是很多学生平时没有注意积累的结果。茅盾说过,积累素材要像“奸商”一样,囤积货物“不厌其多”。

但积累也不是盲目的,就目前学生的学习状况来说,他们接触的最多的是课本。课本是写作素材的宝库,历年来都有一些优秀考生因活学活用教材而获得满分,所以引导学生如何立足高中课本,灵活掌握课本素材,是写好作文的关键。一则好的材料总是立体型的,具有多元的属性,再加上不同的人对材料有不同的理解,在写作时立意的角度也有差异,因此,同一则材料往往可以从中挖掘出几个不同的观点。而本文就就如何把课本素材积累与作文教学联系起来这个点出发,通过对素材的深入剖析,让学生从课内获得更多的素材信息,做到“材为我用”,能水到渠成地写出精彩的、与众不同的文章。

用课本中的历史人物作文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有一项要求:材料丰富。对材料的选择是做到材料丰富的先决条件之一。但是并不是材料越多越好,而是越典型越好,并且材料运用上不能雷同,所以写作时要注意选择古今中外不同角度的材料,这样不仅可以避免雷同,还可以使文章材料丰富。从幼儿园到高中,说短不短的十几年学习生涯里,学生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历史人物,其中就有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李白、王勃等人。例: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他的一生也算得上是“时运不济,命运多舛”。然而,当不如意事降临到他的头上时,他却能够达人知命,笑对人生。所以在写作时做到有针对性的选用材料再辅助以适当的方法即使是这些众所周知的人物,我们也可以写出新意来。

用经典文学作品中的文学形象作文

名著中塑造的文学形象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他们浓缩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在他身上浓缩一个时代的影子,可以跨越历史长河而不朽。我们也可以透过这个文学形象与历史对话,了解历史,走进历史。而自觉的与经典名著中的的文学形象对话,与那些伟大灵魂的碰撞,也势必会产生深沉的回响、绚丽的火光,从而增强文章的思想穿透力和文化厚重感,而这恰恰可以避免同学们因生活阅历不足而导致的思想不深刻现象。例:悟空,这个几乎为所有男子崇拜的艺术形象,是一个勇敢者的形象。他一路向前,披荆斩棘,敢于与一切挡路者搏杀。开路,总是伴随着牺牲与流血,但是,只要有勇气,只要信念足够坚定,开路者就能如孙悟空那样,用铜臂铁手,有金刚不坏之身。在引用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增强文章的文学性和历史厚重感,而且还能让同学在平时的写作过程中养成勤思考的好习惯,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用课本中的历史事件作文

唐太宗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一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就是一面镜子,是最为生动的教科书,能启人智慧、引人深思。走进这面镜子,你会发现人性的善恶美丑,世事的崎岖与坦途。这些感悟与思考,常常会给我们无数的启迪与反思,让我们在人生路途上拥有前车之鉴,少走弯路。而高考作文中,借用课本中的历史事件来作文,就是以史为证,谈古论今,将古代事实正反并用,显示了考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积淀,因而单纯讲道理更有信服力。在一些优秀的高考作文中,这样的例子也是比比皆是。例:商纣王自高自大,一意孤行,最终落得个葬身火海;唐太宗虚心纳下,开创“贞观盛世”;这些历史事例不仅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和说服力,而且能够非常好的表现出作者的视野及阅读的底蕴。

在作文的过程中,我们不必再舍本求末,抱着满分作文临时抱佛脚,从语文课本中就可以找出数不尽的素材。正所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寻寻觅觅,我们学生一直在寻找搜集作文素材,殊不知,最好的、最经典的素材一直都在我们身边。所以,我们要改变对语文课本的看法,重现审视并挖掘课本中的资源为我们作文用。

参考文献

[1] 《语文》必修第二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2] 王朝银《创新设计语文高考总复习》,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重印版

[3] 杨发先《新语丝成长“悦”读》,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年重印版

[4] 志鸿优化系列丛书,高中新教材《优秀教案》高二语文上册,南方出版社2008年版。

上一篇:论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 下一篇:对非智力后进生实施“四导”,提高数学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