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多媒体有效开展音乐拓展教学

时间:2022-08-17 09:13:18

巧用多媒体有效开展音乐拓展教学

从事音乐教育的人恐怕都有这样的感受: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为教材或参考资料使用上的不方便所累。随着信息技术进入教学,音乐教师可以从多角度精选出那些与教学主题相关的、具有强大感染力的图片、音响和文献资料,并将其依照情节的发展和学生的关注程序,逻辑地剪接起来,使学生得到一个明确、生动的印象。学生通过视觉与听觉的综合感知,从煽情到移情,从感悟到投入,自然而然地与教学内容形成同构。巧用多媒体,可以有效拓展音乐教学的领域,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

一、巧用多媒体课件,丰富音乐课堂教学

多媒体课件以其丰富的图文、声像、信息为我们的音乐教学增添了无穷的魅力。我们目前使用的音乐教学课件主要有三种来源:一是从互联网上下载;二是从出版社购买;三是自己制作。下载的课件,由于制作水平参差不齐,常出现不少错误,不加修改和补充是不能使用的。从出版社购买的课件,制作水平较高,各种资料经典全面,但也正因为课件内容详细、丰富、全面,就像上了一桌子的各色菜点,若是不加选择地全部吃下也是会出问题的,这就需要我们在吃透音乐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及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具体学情和教学目标等,对课件加以分析和选择,根据自己的设计意图截取其中的有效部分,再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和具体学情进行加工,适当补充和修改以形成自己的课件。自己制作课件,虽工作量比较大,却能充分体现自己的风格,更能达到激发兴趣、加强交流等效果。

二、巧用多媒体教学平台,增强学生的视唱兴趣

电子白板信息技术显示终端的使用,不仅可以方便快捷地传播事先准备的视听信息,而且可以根据课堂实际进行应变性的临时操作,更好地适应师生的教学需求。如:小学四年级唱游课《七个好朋友》,传统的教本既枯燥又缺乏音响配合,借助多媒体技术,我们就可以采用更为生动的动画、音响加游戏的方式,把《七个好朋友》的历史、规则、最新的发展,以及现代音乐记谱法都一一呈现给学生,所有的谱例都有音响的配合,同时允许学生自己创作新的乐谱,进而与视喝练耳结合在―起,边看、边听、边做,这样的学习效果自然不同凡响。

三、巧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音乐课堂效果

1.紧扣教材重点,有的放矢。我们的每节音乐课都有自己的三维目标对应于教学内容,也是我们在这节课中要完成的基本教学任务。因此在使用多媒体时要紧扣教材重点,有的放矢,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2.以问题为中心,避免无效信息干扰。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将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有机结合,避免多余动作、花哨的图像、效果音响等造成无效信息干扰。课件内容要易于讲解,思路清晰,内容精练,使教学内容化难为易,化抽象为直观,化静态为动态。教师在讲解内容时,要以问题为中心,引导学生进入“质疑――探究――深思――感悟――理解”的学习过程,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我在教学四年级《七个小矮人》这首歌后,引导学生在歌曲中正确处理“挖呀”的速度以及“嗨嗨”的力度变化,来表现七个小矮人的样子和生活情景。学生们先进行小组合作讨论,编创音乐故事,然后根据音乐故事的变化设计出不同的速度、力度的处理,并用鼠标来拖动,最后用歌唱、打击乐伴奏完成不同形式的表演。学生们对参与多媒体的课件的设计感到新奇而兴奋,看到自己创作的作品在全班中表演,都很有成就感。

3.节时省力,增大音乐教学容量。音乐教学过程中常常需进行一些创造性练习,按照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既繁琐费力,又杂乱耗时。而计算机的引入,轻而易举地就将此事避免了。课前,教师可将创作题出现的几种情况事先存入软盘内,然后根据课堂上创编情况依次显现,既节省时间,又可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练习结束时,再给予完整出示,做个小结,既增加了教学容量,还可以激发学生创作热情。

4.弥补教师专业能力的不足,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音乐教师在课堂上经常要范唱、范奏,学生需要全能型的教师,然而教师在专业能力方面并不都是全能的。软件资源库中的素材能弥补教师专业能力缺失的问题。

5.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材上的内容是有限的,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选择合适的资源对教材中的音乐人文知识进行拓展。例如:在教学一年级综合课《十个小印第安人》这课时,我巧用多媒体技术把印第安人的生活习俗、风土人情统统收集起来,并有目的地进行剪接,让同学们在视、听同步中感受到印第安人部落的原始大自然景色,接着让同学们交流印第安人的风土人情,欣赏舞蹈《十个小印第安人》,并组织学生以5人、2人、3人―组模仿舞蹈中的动作,用肢体语言表现印第安人快乐、简单、朴实的生活。信息化的帮助使课堂多元化,开拓了学生音乐文化的视野,也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的才能展示平台。

多媒体教学为音乐教师提供了发挥教学智慧的平台,使音乐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将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到音乐教学当中,受益的将不仅仅是在校的教师和学生,而是整个音乐社会。

(作者单位:广东广州市番禺区东涌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校:扬子)

上一篇:语文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与能力培养的策略 下一篇:浅谈新课程下如何构建音乐教学活力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