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效法在电路动态分析中的妙用

时间:2022-08-17 08:30:00

等效法在电路动态分析中的妙用

等效是物理学最重要、最常见的思想方法之一。等效的核心是变换,是把实际的、陌生的、复杂的事物用理想的、熟悉的、简单的事物来代替,从而把面临的问题转化为已解决的问题。

等效涉及到物理学的方方面面,本文只是从模型等效这一侧面来说明等效电源、等效电阻在复杂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1 基础模型

如图1是一个最基本的闭合电路,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I=ER+r,U=E-Ir。显然,当R增大时,电流I减小,电压U增大;当R减小时,电流I增大,电压U减小。这一规律可以简记为:R上电压与R正关联变化,R上电流与R负关联变化。

2 等效思想

(1)等效电源

如图2,电路相对复杂些,可以做电源等效而转化为图3,其中E′为R断开时a、b间的电压,即E′=R2R1+R2+rE;r′为R断开时a、b间的电阻,即r′=(R1+r)R2R1+R2+r。其实,不管R左侧电路再复杂,均可作类似的等效,至于E′、r′为多少(戴维宁定律)中学阶段可不必要求。

(2)等效电阻

同样,图2所示电路与可以转化为图4所示,其中R′=R1+RR2R2+R。其实,不管外电路多么复杂,只要是串、并联组合,均可进行类似的等效,而且R′总是随R作正关联变化。这样,便可直接判断R′上电流、电压的变化。

当然,对于复杂的电路,还可以作电源、电阻的同时等效,以便快速作出相关判断。

3 应用实例

例1 (2002・全国理综・20)在如图5电路中,设电流表读数为I,电压表读数为U,则R5滑动触点向图中a端移动时( )

A.I变大,U变小。 B.I变大,U变大。

C.I变小,U变大。 D.I变小,U变小。

分析 在分析U变化时,可作图6等效,由R5减小知R′减小,则U减小;在判断I变化时,可作图7等效,由R5减小知Uab减小,则减小。

例2 如图8所示,当S闭合时,电流读数I、U如何变化?

分析 此电路较复杂,可作电源、电阻同时等效。判断I变化时,可把电路等效为图9,当S闭合时,R′减小,故I增大;判断U时,又可把电路等效为图10,当S闭合时,R″减少,故U减小。

事实上,上述方法一旦熟练后,等效图便不必具体画出,只要在原题上画圈或默记于心中,这样可以提高解题速度。

4 拓展推广

在含有理想变压器的电路分析中,也可以类似等效。如图11便可等效为图12,其中R′=(n1n2)2R(这里不再推导);同样图11也可以等效为图13,其中U′=n2n1U。

例3 如图14所示电路中,当滑片P1不动,而P2向下滑时,I如何变?当滑片P1右滑,而P2不动时,I又如何变?

分析 无论P1、P2哪个滑动,都将引起两个回路上电流、电压变化,按常规方法分析相当复杂,若采用等效则极其简单。将上述电路等效为图15。仅当P2下滑时,由n2减小可知R′增大,则I减少;仅当P1右滑时,R′不变,而R1减小,故I增大。

我们知道,学习物理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提高认识物理是和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等效法作为一种科学方法,是一种更高层次上对全局或局部的把握,是一种智慧的提升。它给学生提供了灵活处理问题的机会,对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独具魅力。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运用“手持技术”推测绝对零度 下一篇:带电粒子在磁场运动中的难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