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教学情境 建构有效课堂

时间:2022-08-17 06:16:04

巧设教学情境 建构有效课堂

新课程改革,使教师的教学工作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有发展,有创新,有自己的教学理念,有独特的教学风格。在教学环节设计中,各个环节的衔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归纳,教师都要经历观察分析,实践探究,归纳总结,反思提炼的过程,才能对教材的处理,实践的经验进行升华,实现由表象到内在的转化。在所有教学环节中,恰当的创设问题情境是一节课良好的开端,是每位老师上好一节课首要面对的问题,它能使学生明确本节目标,激发学习欲望,调动学生思维。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是启发学生思考的关键所在。因此,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形成和谐、融洽、民主的教学氛围,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学习效率。本文主要从教学实践出发,结合具体的实例来谈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一、生活实例式的创设问题情境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力求使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提高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实际生活观察,利用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来创设情境。

案例1:均值不等式

某商店在节前进行商品降价酬宾销售活动,拟分两次降价。有三种降价方案:甲方案是第一次打 折销售,第二次打 折销售;乙方案是第一次打 折销售,第二次打 折销售;丙方案是两次都打 折销售,请问:哪一种方案降价较多?

案例2:几种函数增长快慢的比较

如何让学生感受指数增长速度时,如果仅提问:“ 有多大?”可能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如果换用一种学生熟悉的语言进行设问:“某人听到一则谣言后1小时内传给2个人,此2人在1小时内每人又分别传给另外2个人,……如此下去,一昼夜能传遍一个多少人口的城市?十万,百万,甚至更多?”那么学生的直观判断和实际计算结果的巨大反差会使学生对指数增长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二.设问激疑,创设情景

案例3:方程的根与函数零点

求下列方程的根

(1)

(2)

(3)

(4)

由简单到复杂,使学生认识到有些复杂的方程用以前的解题方法求解有困难,需要寻找新的解决方法,从而引入方程的根与函数零点的概念。

案例4:复数的概念

已知 ,求 的值。

学生很快算出 。

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两个正数之和为负数呢?从而引入复数的概念。

三、利用趣味游戏,创设问题情境

利用趣味游戏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轻松愉悦的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学习。

案例5:向量的概念

如图,老鼠由A向西北逃窜,猫在B处向东追去,设问:猫能否追到老鼠?(画图)

结论:猫的速度再快也没用,因为方向错了.

分析:老鼠逃窜的路线AC、猫追逐的路线BD,实际上都是有方向、有长短的量。

引言:请同学指出哪些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哪些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案例6: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今天我们来玩个猜数字的游戏,我手中这支钢笔的价格标签是10到40元中的某个整数,你们来猜它的准确价格,我将对你们的答案做偏高,偏低或正确的提示,谁能准确快速的回答这支钢笔的价格呢?

以上仅仅是教学中对课堂问题情境创设常用到的几种方法的探讨。对于课堂教学来说,课堂设计的不同,不仅源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程度,也源于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差别。对于教育教学工作者来说,教师自身所具有的人格特征,知识储备,教学行为,教育理念等也影响着教育教学研究的方向和层次。实践表明,创设好的教学情境是提高课堂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上一篇:收获总在不经意间…… 下一篇:高中语文选修教材教法的几点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