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诊断80例脑梗塞的临床分析

时间:2022-08-17 05:22:21

CT诊断80例脑梗塞的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CT诊断脑梗塞80例临床分析事为了提高临床对脑梗塞的诊断水平。方法:将来源于门诊病例经CT检查80例脑梗塞收住院治疗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发生脑梗塞部位多见于颞叶、尾状核、额叶、顶叶、内囊、丘脑、壳核等部位。梗塞面积1.9×1.9cm 8例,1.8×1.9cm 26例,(1.4~1.8)×(1.8~1.9)cm 46例。结论:CT对脑梗塞患者检查准确,能协助临床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减少病残和死亡率。本组中有效率98.75%。

[关键词]脑梗塞;CT诊断

[中图分类号]R44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12-0215-02

CT问世以来对脑血管疾患能及时作出诊断和治疗。本组于2005~2008年经CT检查80例脑梗塞患者作一回顾性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80例中男性52例,女性28例,年龄62~82岁,平均年龄71岁。主要症状头昏、头痛、呕吐72例占90%;行走困难18例占22.5%;吞咽困难、舌唇、肢体麻木12占15%;步态不稳8例占10%;原发病及伴随有高血压病46例占57.5%;冠心病68例占85%;脑动脉硬化74例占92.5%;糖尿病43例占53.75%;高血脂及高血粘度症52例占65%;发病时间查CT:发病后12~24h57例占71.25%,1~7d13例占16.25%,2周后就诊20例占25%。

1.2 检查方法

1.2.1 仪器:CT机为西门子[SIEMENS.50MATOM]型。层厚10mm,层距10mm,窗宽80至100HU,窗位35至50HU。按序列扫描。

1.2.2 全部患者均是仰卧平扫,对可疑不清或伴其他病变者行MRI检查。

2 结果

80例脑梗塞患者经CT检查结果,按Fishlr[1]、刘多山等[2]诊断标准进行判断。按梗塞部位为壳核19例(右11、左8);内囊16例(右9、左7);尾状核14例(右8、左6);颞叶白质12例(右7、左5);丘脑6例(右4、左2);顶叶白质5例(右2、左3);苍白球3例(右1、左2);右额叶1例;右枕叶1例;半球2例;脑桥1例。梗塞面积与功能影响详见表1。脑萎缩61例占76.25%,治愈出院21例占26.25%;显效34例占42.5%,有效24例占30%,死亡1例占1.25%,总有效率98.75%。

3 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CT扫描广泛应用于临床,提高了对脑梗塞的诊断与治疗水平,减少了病残和死亡率。本组总有效率98.75%,死亡1例占1.25%,病残12例占15%。

3.1 CT诊断脑梗塞的临床价值:专家报道:目前临床形态影像学

检查主要依赖于头部CT或MRI扫描[3]。CT在屏幕上分层次扫描、常选8~10mm层厚横断扫描,并在屏幕上利用标尺直接测出病变范围。对基底节、脑中位观察其有无多处梗死,Jorgerzsne[4]曾对各种缺血性脑血管病检查得出,缺血性脑血管病中CT发现AI10%~38%,MRI发现占47%,本组在CT检查中发现占94%。

3.2 临床特点:作者报道:高血压病的发病率高达60%以上,证明高血压在老年性脑梗塞患者中发病率较高[4]。本组脑梗塞患者高血压占57.5%。凡是高血压患者出现头昏肢体或口腔出现异常应及早CT检查。其次糖尿病、脑动脉硬化及高血脂和高血粘度患者也是脑梗塞发生的最大因素。早期CT确诊后能得到及时治疗,可减少其并发症发生。

3.3 脑梗塞面积对患者的影响:脑梗塞的面积越大病程进展越快,CT检查测定后多部位梗塞患者早期给予脱水及溶栓治疗可以避免病情加重,减少病残。

3.4 CT检查脑梗塞与临床体症:从临床观察脑梗塞部位与面积相关,各种运动性瘫痪,梗塞部位以内囊颞叶为多见,其次为丘脑、额叶、顶叶、尾状核及壳核等部位出现肢体偏瘫。腔隙性脑梗塞以失语、流涎多见。文献报道:长期患有高血压病患者,如出现不明原因的某些神经系统症状时应进行CT扫描[5]。

综上所述:CT诊断脑梗塞准确,能及时配合临床。凡是对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及高血粘症患者,出现头昏、肢体麻木、运动受限者应及时进行CT检查。配合临床诊断治疗可减少病残率和死亡率。

上一篇:Caroli氏病的多层螺旋CT表现分析 下一篇:胃窦炎X线诊断的若干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