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工地现场安全管理探讨

时间:2022-08-17 03:57:22

关于建筑工地现场安全管理探讨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决定着建筑企业发展的趋势,同时建筑施工具有高风险性,因此仔细研究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历史及现状, 下大力度抓实、抓好现场管理工作,将各类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关键词:建筑工地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一、识别确定重大危险源 、明确安全控制要点

建筑工地重大危险源存在于整个工程施工活动过程中的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及施工环境。可从人、料、机、工艺、环境等方面来识别确定,从而采取措施予以控制。

1、存在于人的重大危险源主要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即“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2、存在于料的重大危险源主要是材料构件的堆放与频繁吊运、搬运等可能导致的堆放散落、高空坠落、撞击人员。

3、存在于机的重大危险源主要是机械设备如起重塔吊倾覆、焊接、金属切割、冲击钻孔、凿岩等施工电器设备的安全保护。

4、存在于工艺的重大危险源主要是脚手架、模板和支撑、人工挖孔桩、基坑施工、防护不位所导致的事故。

5、存在于环境的重大危险源主要是受自然气象条件如大风、汛、

雷电、大雨等导致意外事故。

6、建筑工地重大危险源的主要危害有:高处坠落、坍塌、物体打击、起重伤害、触电、机械伤害、中毒窒息、火灾、爆炸和其他伤害等几种类型。

二、加强人财物安全管理 、实现安全管理目标

1、人的管理。企业大部分施工人员来自于农村,文化层次不高,没有受过正规的安全教育和培训,相关知识缺乏,安全意识淡薄。另外部分企业管理人员,对安全管理认识不足,存在着重进度、轻安全的错误思想,有的心存侥幸,冒险蛮干,缺乏应对和处理特殊及突发事故的能力和相关知识,造成事故扩大,损失增大。往往有80%的安全事故是人为所造成。

公司要求相关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质量员、资料员、技术负责人必须配备落实到位,责任划分到责任人。

项目经理对施工现场是具有最终决定权的人,督促检查的职责,对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及相关部门,加强他们的安全法律意识。不断灌输安全法律、法规,讲事实摆道理,逐步提高安全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才能夯实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对于现场管理人员及相关部门要经常不定期召集开会、培训强化安全责任。

2、财的管理。财的管理主要是指“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的管理。单独建立专项资金账户,每季度项目会计将安全专项资金的使用明细和发票复印件报公司上级领导和财务审核结算。

在安全专项资金的使用上,公司除了在专款专用外,着重安全保障品的购置。公司强调必须使用主管部门规定的复检合格产品。为防止项目部购买不合格产品,公司统一联系安全保障品的生产厂家、统一定购,统一的企业安全标识。既保证了安全保障品的质量,又提升了企业形象,项目部对安全保障品的质量和价格也非常满意,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3、物的管理。“物”的安全管理指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包括文明施工和对安全设施的管理。每个项目新开前,公司安全负责人会组织公司有关人员、项目部人员,一起研究细化施工现场的布置,包括现场的宿舍、食堂、办公室、道路、钢筋作业场、木工作业场、临时用电布置、脚手架搭设等,为工程的文明施工打下基础。

安全防护设施上,公司督促项目部按照公司CI形象要求设置,强调统一化、标准化,同时要求项目专职安全员对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加强日常检查,除此之外,项目部每周进行现场安全专项检查,对存在隐患的部位及事项通报批评,并按规定处罚,还要求相关责任人定期进行整改。只有深入了第一线才能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也只有这样才能有力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从而实现企业的安全目标,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三、建立安全长效机制、落实安全管理责任。

施工单位主要安全管理人员依法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公司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本单位安全产生条件所需资金投入。对所承担的建设工程进行定期和专项检查。

项目负责人应当由取得相应执业资格的人员担任,对建设工程项目的安全施工负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安全生产费用的有效使用,并根据工程特点组织制定安全施工措施,消除安全隐患,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项目部与分包单位、承租单位签订专门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在承发包合同、租赁合同中应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未对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统一协调、管理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

项目部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从业人员不服从管理,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或操作规程的,由项目部给予批评教育,依照有关规章制度给予处分;造成重大事故,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四、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强化安全管理途径。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从人、机、料、法、环五个不同的侧面制定了完整而系统的管理和控制模式要求。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为单位引入一种新的安全管理模式,将安全管理单纯靠政府强制的被动行为转变为项目自愿参与的主动行为,从根本上实现安全管理模式,从“事后总结”向“事前预防”的转变,从“外部要项目安全”转变到“项目自己要安全,项目会安全”的概念转变。

施工现场的安保体系将实现安全生产、降低事故隐患的手段,为项目提供了一条改善安全管理有途径,使项目的安全工作有据可查,有章可循,使其收到预期效果。

五、严格安全奖惩制度、坚持标本兼治原则。

安全生产检查的重点主要是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的执行情况,安全管理检查仅是搞好安全工作的一种手段,不是治本的方法。发生了安全事故,要严格按照国家和建设部的有关法律法规追究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真正按照“有法必依,违法必究”的原则,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决不搞形式主义。要通过执法的严肃性促进建筑企业自觉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技术人员,保证安全生产的投入,逐步形成安全管理的闭合性体系,改变目前少数项目部“经验型”的安全管理状况,从根本上消除事故的发生,最终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施工安全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专业技术管理工作,施工要遵循科学规律、强化安全法规意识。通过对施工现场的人、物、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全面了解,掌握和控制,实现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目标,创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和社会效益。

上一篇:城市道路施工测量要点分析 下一篇:如何做好监理与质量控制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