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老年人合理用药问题

时间:2022-08-16 10:31:30

关于老年人合理用药问题

【关键词】 老年人;合理;用药

老年人安全用药是治疗疾病、恢复健康、减少死亡的重要措施之一, 而治疗老年人的病症关键在于正确合理安全使用药物[1]。老年人患病率高, 一人患多种疾病, 病情复杂、用药多。加之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 代谢缓慢, 容易发生药物性中毒或一些不良反应。因此, 老年人用药要有基本的原则性, 以提高安全性。

1 老年人自我合理服药能力的评估

1. 1 对老年人的认识能力、理解力、记忆力进行评估, 如能否说出服药方法、服药时间、区别各类药物的剂量及坚持服药。

1. 2 对老年人的身体状况、视力、听力、吞咽能力、口腔状态、手足功能等进行评估, 如是否有能力自己准备药物、是否有能力自己从药袋或药瓶中取出药物、计算用量、开关瓶盖、辨认刻度等;有无吞咽困难等情况;有无义齿引起的吞咽障碍。

1. 3 对老年人的生活、饮食习惯进行评估, 看老年人生活、饮食是否有规律, 进食时间、饮食种类、饮食习惯与服药方法及药物疗效是否一致。

1. 4 对老年人对药物的心理反应, 是否期待药效、是否依赖药物作用、是否对药物持反感情绪或恐惧心理等方面进行评估。

1. 5 对老年人的经济状况, 是否由于经济上不宽裕自行节省用药或减量服用进行评估。

2 老年人安全用药的基本原则

2. 1 收益原则 老年人用药必须权衡利弊, 根据病情和药物性能合理选择药物品种与给药方法, 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与禁忌证及老年人除急症和器质性病变外, 应尽量少用药, 确保药品对患者有益。

2. 2 谨慎多药联用原则 服用药物种类越多, 发生毒副作用的可能性就越大。老年人用药品种不宜过多, 1种药物最好, 若需联合用药, 以不超过2~3种为好, 最多不超过5种。

2. 3 时间原则 最大限度发挥药物作用, 尽可能降低毒副作用。就是根据时间生物学和时间药理学及疾病发作、加重与缓解的昼夜节律变化特点, 选择最适合的用药时间进行治疗。

2. 4 剂量原则 老年人除了维生素、微量元素、消化酶类药物等可用成人剂量外, 其他所有药物都应低于成人剂量。老年人一般用药剂量为成人量的3/4, 个别特殊药物如洋地黄类药物为成人用量1/3~1/2。对于治疗剂量范围狭窄的药物, 剂量应由小到大, 一般可以从1/2量开始, 然后根据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应进行调整, 直到达成成人剂量的2/3或3/4;对于治疗剂量范围大的药物, 亦不能随意服用。

2. 5 个体化原则 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差异性很大, 应考虑个体化因素综合评估用药, 在老年人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 一旦发生不适的症状, 要考虑不良反应或病情进展, 暂停用药, 并根据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 6 忌随意滥用药物和保健制品 凡是药物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 要注意药物与药物、药物与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严密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因此, 一定要掌握用药的适应证, 遵从医嘱用药。

3 合理用药途径

3. 1 口服用药 此途径给药简单、方便且较为安全, 也不会给老年人造成太大的痛苦, 老年人乐于接受。但通过这种途径给药, 吸收较缓慢, 故不适用于急诊患者。

3. 2 皮下、肌内注射 皮下或肌内注射可以使药物在短时间内达到病灶部位, 所以起效快。但由于老年人肌肉减少, 注射时容易损伤神经或其他组织, 所以, 一般不宜采用肌内注射法。如果必须采取肌内注射给药, 在注射前应认真选择注射部位, 确认组织厚度, 保证操作过程无菌;且要求注射针头不宜太粗、长短适宜、注射器具清洁无菌。对患者有糖尿病需长期注射胰岛素的老年人, 应制定好注射计划。如交替注射于腹壁、大腿、三角肌等处, 有计划的选择注射部位, 避免反复在同一部位注射, 以防组织坏死。

3. 3 静脉给药 静脉给药起效快, 对于急性疾病或危重病宜用此途径给药。在通过此途径给药时, 一定要考虑老年人心脏的功能情况。如心脏功能情况一般, 每天输液的量应控制在1500 ml以内, 输生理盐水每天不得超过500 ml。在输葡萄糖注射液时要警惕患者有无糖尿病, 若有糖尿病应加适量胰岛素及钾盐。

3. 4 其他途径 其他如舌下含化、直肠给药、雾化吸入、皮肤外用等途径给药, 要根据老年人的具体情况、安全性等综合考虑来加以选用。

4 指导老年人安全用药

在确定老年人具有自己服药的能力后, 针对老年人用药的不同特点, 护理人员或家属应协助做好以下工作。

4. 1 做好药物标记 若老年人每次服用药物种类过多或者老年人自理能力差, 家人可将药物从包装袋里取出, 把药物的名称、药效、用量、服用时间(饭前、饭后、睡觉前等)为老年人做详尽的讲解, 并用老年人能看清楚的大字做好标识, 配合好每次服用的药物量, 放置在有明显颜色标识的药袋中。如红色标识的药袋为早晨服用的药物, 白色标识为午间用药, 晚间用绿色标识等。每次用药后家人应检查药物是否已服用。

4. 2 按时用药 可使用闹钟或其他方法加强老年人的时间观念, 并将药物放在固定的、老年人易看到的地方, 提醒其准时用药, 防止间歇性服用或漏服。

4. 3 指导用药 老年人服用药物前应检查药物是否有过期、变质等情况。若老年人理解能力正常, 护士应在服用药物前, 将服药后可能出现的副作用或不良反应通俗易懂的向老年人描述。同时, 用药期间应关心老年人, 并经常与其沟通, 了解老年人是否有不适或异常感觉。如果家庭经济条件允许, 应备有体温计、电子血压仪等物品, 以便及时监测老年人的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与血压等)。老年人在服药期间一旦出现异常症状应立刻停止用药, 保存好残药, 到医院就诊。

4. 4 剂量与配伍禁忌 服药过程中如需减量或改变剂量都要经过医生许可, 且要注意配伍禁忌(如麻黄碱不能呋喃唑酮合用, 红霉素与阿司匹林不可同服, 服用磺胺类药物时禁止服用维生素C)、药物与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等。

4. 5 服药方法 服用刺激性或异味较重的药品时, 可根据药物性质将药物溶于水, 用吸水管饮服。服用后可引用果汁以减轻不适感。服药后应多饮水, 如果医生允许, 片剂可研碎, 胶囊剂可去除胶囊将粉状物溶于水后引用, 但需注意糖衣片不可碾碎服用。对每次服用药物种类较多的老年人, 要协助其分次吞服, 以免发生误咽或哽噎。

4. 6 药品保管 告诉其家属不要将药物放在老年人床头桌上。因为老年人在睡意朦胧之际, 很容易吃错药或服药过量。另外, 部分老年人有将各种各样的药堆积在药柜中的习惯, 这样做有弊无益。应指导老年人只保留其正在服用药物和常用的药物, 而将其他已部分用过的药物全部弃去。如果药物过期, 其疗效不仅减低, 甚至对人体有害。

4. 7 特殊患者处理 面部肌肉老年人口内可能残留药物, 服药后应让老年人张口以确认有无残留。患脑血管病的老年人多有患肢瘫痪、手指颤抖及吞咽困难等症状, 药物应由家人喂服, 平时可协助锻炼老年人的肢体功能, 练习自己从药袋取药。

5 观察用药的不良反应

老年人用药后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几率较高, 往往是青年人的3~7倍。因此医护人员和老年人的家属, 都应该加倍关注老年人用药后的反应及影响药物疗效因素。在家庭护理中, 护士不但自己要能正确使用药物, 而且还要指导家庭照料者与老年人正确使用和保管药物, 以充分发挥药物疗效, 减少或避免发生不良反应[2]。

5. 1 毒性反应 指药物剂量过大引起的不良反应。常见的毒性反应有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头晕、耳鸣、听力下降等)、心血管反应(血压下降、心动过速或过缓、心律不齐等)。

5. 2 副作用 指药物产生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如麻黄碱在解除哮喘时可引起的失眠。

5. 3 变态反应 常见的有皮疹、皮炎、发热、血管神经性水肿等, 严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

5. 4 老年人不良反应表现形式比较特殊, 除以上症状外, 更多见的是老年人五联症――精神症状、跌倒、大小便失禁、不想活动、生活能力丧失, 极易导致误诊和漏诊, 故应该给予特别关注。

参考文献

[1] 许景峰, 藏晓丽.军队干休所合理医疗药品集.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1:11.

[2] 刘晓丹.老年保健工作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5.

[收稿日期:2014-06-03]

上一篇:浅论后ICU管理 下一篇: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