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时间:2022-08-16 10:10:52

浅谈农村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关键词】 新课程;校园文化;理念;终身运动

【中图分类号】 G6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21―0025―01

一、培养运动精神,重树健康新理念

在校园文化的活动过程中,体育道德精神的教育是活动要达到的目标之一。 运动是一门科学,它既属于自然科学,又属于社会科学,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体育活动必须遵循身体发展的规律,以科学锻炼的方法为指导,促进身体健康发展,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愉悦身心,不断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同时,深刻认识学校体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提高学生参与体育的自觉性、主动性,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体育活动作为一种游戏,有它的活动规则、活动要求,人们在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这些规则,规范、约束自己行为,做到胜不骄、败不馁,顽强拼搏,相互尊重,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优良的体育道德作风。

运动是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主要包括体育的意识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纵观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过程,它既追求科学的进步,又追求人性与完美的人文理想的结合,自始至终都体现着一种人文精神,蕴涵着一种人文目标,昭示着人文价值理念。随着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不断提高,人们的主体意识不断觉醒,体育文化作为文化范畴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人文本质,人文理性和人文精神将更加突出地表现出来。丰富的体育文化内涵,具体表现在贴近文化生活,满足大众文化需求,尊重大众文化权利之上,从而提高师生的文化人格。

二、健康新观念在校园运动中的体现

健康新观念是课堂教学的补充,是学生学习锻炼的第二课堂。尤其在农村中小学,丰富的学生课外活动,对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运动能力和终身体育运动的意识有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每周两到三节的体育课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充分的体现,这就需要课外体育活动来补充。通过开放式、活跃式、主动参与式的锻炼,学生能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组合,不断丰富体育知识,提高体育素养。新课标根据三维健康观及体育的特点,将学习领域划分为5个领域。真正体现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有利于发挥体育健身育人的功能。通过体育活动锻炼,使学生在改善情绪状态,提高智力水平,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增强自信,消除疲劳,治疗心理疾病等方面都产生积极的作用。

三、用丰富多彩的内容形式,激发学生参加校园运动的兴趣

根据学校的情况,学生的实际,季节气候特点,讨论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计划,并层层落实,定期开展,把学校的体育工作、学生的体育竞赛活动落实到位,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生活。同时制定相应的评价奖励制度,从完成工作的质量上、效果上进行考核。

在活动内容的选择上应考虑到学生的可接受性、可参与性,如,男生对球类(篮球、乒乓球、足球)、武术等一些对抗性较强的项目比较感兴趣,尤其2015中考将体育成绩加入之后,我们可多安排一些,满足学生需求;女生相对来讲,由于生理心理的因素,对形体、啦啦操、舞蹈、羽毛球等项目感兴趣,我们要尽可能地在场地布置、教师的配备上满足她们。这样,学生就有选择余地,使自己的兴趣特长得到充分的发展。

我们在选择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时候要以学生的学习、锻炼为中心,以培养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养成锻炼习惯、提高运动能力为指导思想,既要考虑体育锻炼的实效性、科学性,更要增加趣味性,让学生达到懂、会、乐的体育效应。

四、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快乐

1. 重视学生在体育基础和性别上的差异。在活动内容的安排上我们既要考虑丰富多样,又要注意学生的体育基础不同,水平不一,更要注意性别上的差异,不能一视同仁,要合理安排,统筹兼顾。

2. 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选择。尊重学生,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运动兴趣、爱好,进行自主性选择,我们教师可以对学生的选择提出参考意见,但仍以学生为主,让学生自由选择,自主发挥。

3. 营造宽松的活动环境。在活动的过程中,建立平等民主互助的师生关系,充分体现学生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建立多种学习小组,提高学生自学、自练、自控的能力,养成“会练”、“善练”的习惯。作为我们教师不仅要提供学生学习锻炼的舞台,更要为学生建立安全的活动环境,保证学生在安全适宜的环境下进行活动。

校园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园地,校园体育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的亚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素质影响是全面的、潜移默化的。因此,我们在思想上要牢固确立新课程的理念,并以此为指导,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及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对促进学校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上一篇:对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思考 下一篇:用老师的爱去改变学生的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