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语篇教学在高职公共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8-16 07:44:05

探析语篇教学在高职公共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阅读是人们了解世界、传递信息的主要途径,也是现代社会中人们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一项社会文化技能。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是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教学目标之一。本文以语篇教学理论为基础,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尝试应用语篇教学的研究理论和成果来指导高职公共英语阅读教学,指导学生从语篇整体出发,对文章进行外部分析和内部分析,而不再仅仅停留在词句语法等语言的表层结构,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篇意识,达到阅读和语言应用的目的。

[关键词]语篇教学阅读教学公共英语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3)08-0073-02

阅读问题一直是语言教育者关注的焦点之一。阅读教学是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听、说、读、写、译五个环节中的重要一环。通过有效的阅读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可以提高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外语有效地进行交际。然而,当前的高职公共英语阅读教学普遍存在着以教师为中心,强调语法和翻译的重要性,常把阅读与翻译等同起来。此种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只看重填鸭式教学,只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忽视交际能力的培养,必定使学生只注重语法词汇和单句的分析理解,对整篇的文章缺乏整体的理解。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因此,应该把课文作为一个整体,让学生们清楚地了解到所学文章的意义所在,这将使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一、语篇教学法概述

语篇是一系列连续的语段或句子构成的语言整体,在语义上指的是整体意义,它的语言形式必须符合语篇整体意义上的需要,以语法、词汇手段连句成段构成语言整体。因此语篇必须具有语法、词汇等衔接成分,必须符合语义、语用和认识原则,必须在句子之间的概念上有联系,在句与句的排列上符合逻辑。

语篇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理解作者的观点、意图,使学生具有通览全篇的能力。语篇教学以语篇分析为主,就是从表达完整、确切意义、思想内容的语段篇章结构形式入手,分析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衔接和相关意义及逻辑思维的连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其中的基础语言现象所表现的交际功能,并从语言交际的动态环境中掌握基础语言现象。

语篇分析可以通过分析句子与段落之间的意义联系来把握全文的篇章主题和中心思想,同时掌握句子篇章在表达语篇整体意义上所起的作用。语篇分析还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综合的推断能力。并可以对学生进行语言能力的训练和交际能力的训练。

二、阅读教学与语篇教学

语篇教学就是在实际教学中讲究语篇分析和语篇生成。在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绝大部分都是依靠分析语法来理解语义的。这样就导致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是否能将其翻译为准确的母语上,而对文章缺乏更加深入的了解。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起不到任何的帮助作用,对学生能力方面的负面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英语阅读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与作者交流、互动的一个过程,学生对文章的阅读是对语篇的一个询问的过程。这样就好比是作者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了编码,同学们通过阅读文章来解码,从而理解语篇的真正含义。

语篇理论下的阅读教学是对语篇层次进行外部分析和内部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组织教学。语篇层次的外部分析是从语场、语旨和语式着手的。“语场”指发生的事情,进行的社会活动和交流的内容,与概念功能相关。“语旨”指的是交际参与者之间的人际关系以及语言在特定语境中的使用目的,与交际功能相关。“语式”指在特定语境中使用何种方式来表达意思和传达信息,与语篇功能相关。

从教学角度看,就是把课文作为整体,从文章的层次结构和内容入手,要求学生掌握文章所传递的主要信息。语篇层次的内部分析,是对实现语篇的语言手段展开分析,不仅要分析小句,而且要分析语篇的“衔接”和“连贯”手段、修辞文体手段及信息结构等方面,侧重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

三、高职公共英语阅读教学中语篇教学的应用

英语基础不够扎实,词汇量少,背景知识缺乏等,是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在公共英语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因而对文章的理解仅局限在单词和句子的层面上,即使认识每个单词,还是缺乏对整篇文章的综合理解。这样最终会导致学生丧失阅读的兴趣,对英语学习产生厌倦感。本文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尝试应用语篇教学的研究理论和成果来指导高职公共英语阅读教学。

(一)重视背景知识的积累

背景知识是理解特定语篇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学生要真正理解一篇文章,把握全文的篇章主题,既需要先有基础的语言知识,还需要对当时作者所处的环境和当时的文化背景进行一定的了解。在不同的环境和时代背景下,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也随之改变。因此,在高职公共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为了保证文章交际功能能够实现,教师应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各种内容和体裁的文章和书籍,广泛涉猎和积累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知识和科技知识,了解英语国家人民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媒体,如英语广播、电视节目、互联网等尽可能多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积累相关的背景知识。

(二)培养学生语篇水平上的交际能力

语篇在交际中有时要比句子的准确性更为重要,要进行交际,读者或听者只有了解语篇才能很好地与作者或说话人进行交流,反过来,作者或说话人只有按照一定的篇章结构表达才能被读者或听者理解。而高职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普遍比较薄弱,由此看来,高职公共英语阅读应首先在句子层次上帮助学生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语音,以打好坚实的语言基础,同时还要在适当的时候,结合实际情况过渡到语篇层次,以培养学生语篇水平上的交际能力。句子层次的语言训练是为语篇层次做准备,缺少这种准备,语篇水平上的交际就无法进行。因此,高职公共英语阅读教学要从两方面抓,在打好学生语言基础的同时,一定要重视语篇教学,培养学生语篇水平上的交际能力。

(三)语篇教学的主体是学生

以学生为主体是语篇教学法的重中之重。学生一定要通过实践、推敲、整理、归总等认知过程。在高职公共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中,根据篇章语言学理论,教师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首先培养学生们根据题目猜测大致文章内容的能力,先让学生自己阅读并提出问题,老师给予回答。教学中对文章中的重要部分要详细讲解,还需要通过一定的有针对性的练习加以巩固。对于语篇的链接手段,段落层次的划分和论点论据之间的关系都有进行总结与分析。为了对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加以培养,教师需要就文章的写作技巧、运用的修辞手法和文章的布局、段落层次的划分进行讨论与研究。怎样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呢?首先要鼓励学生阅读,增强其阅读的信心,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注意各种口、笔头练习的合理分配,除此之外,还要注重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自己选择兴趣较高的课外材料,使学生体会到阅读的乐趣。

(四)注重“衔接”与“连贯”,培养语篇能力

在高职公共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中,应以“衔接”与连贯”这两个理解语篇结构的必经之路着手,使学生对语篇的句子、段落之间的联系和逻辑关系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使他们从中体会到语言基础对交际能力所起到的影响作用。使学生们自己认识到打好语言基础在语言交际环境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通过增强他们对语篇表层衔接手段的意识和敏感度以及对深层语义关系的逻辑判断力,最终获得语篇理解能力,达到获取语篇水平上的交际能力,从而切实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结束语

运用语篇教学理论进行阅读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在高职公共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来安排恰当的训练,培养学生的篇章意识及语篇分析能力,这是培养高职学生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2]陆振慧.论英语语篇教学[J].扬州大学学报,2003,(3).

[3]刘辰诞.教学篇章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4]肖德钧,杨善江.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建构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24(5).

[5]余立霞.语篇分析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9).

上一篇: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新教师行动研究 下一篇:浅谈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