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作文的结构创新

时间:2022-08-16 04:24:00

考场作文的结构创新

文章的结构就是文章内容的组织和排列形式。建筑学讲究结构的完美,作文也是如此。一篇好的文章,离不开好的材料,更离不开好的结构。写进文章的材料不能是一盘散沙,而应该有巧妙的布局和清晰的组合形式。只有把材料组织得精巧,文章才能更好地表情达意。正如德国文学家歌德所说,文章结构要“像首饰匠打金锁链那样……把一个个小环非常合适地连接起来”,才能真正形成一个鲜活灵动的有机整体,才能写出好文章。

完整是对文章结构的一般要求,严谨是对文章结构的更高要求,创新则需要在结构完整、严谨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一篇结构新颖的文章,能够吸引更多人的眼球;一篇结构新颖的考场作文,会带给阅卷老师畅快的美的享受,并因此而赢得高分。

近年来在中、高考场作文中出现了许多结构形式有新意的好文章。在此先向大家介绍镜头式结构和时空交错式结构。

镜头式结构

[点击解说]

镜头式结构是一种并联形式的文章结构。文章是由一系列有关联的独立画面并立连接而成。这些独立画面虽然各属于不同时空,天上地下、古今中外的人和事都可入文,但却有一条主题的线索贯穿其中。生活气息浓郁,画面感强,有利于思维纵横驰骋,机动灵活。

[策略点拨]

1.文章镜头式结构最基本的有两种组合方式:一种是横向排列组合,即把同一时间不同空间的画面组合在一起,这种结构形式有利于从不同角度表现主题,突出其普遍性。另一种是纵向排列组合,即把同一事物的过去、现在、未来的片断组合在一起,这种结构形式有利于表现同一事物在不同时期的状况,突出其发展性。在实际写作中,还可能有其他不同的剪接方法,诸如时空交错、对比、跳跃等。

2.展示镜头画面的方法也有两种:一种是用数码标示,一种是用几个小标题标示。还可以数码与小标题结合使用。设计小标题要尽量精巧,可以借用原有诗句,可以几个小标题排比,也可以精炼成几个词语排列起来。

[提示]

采用镜头式结构写文章,要注意下面两点:

一是要有主题意识。镜头式结构“断中相连”,每一个镜头有着不同的内涵,但所选的镜头片断,无论是人物生活片断,抑或是景物描写片断,甚至是故事、抒情片断,都要服从表达主题的需要。就是小标题的设计也要围绕主题。

二是要有画面意识。作者应该将自己的眼睛作为镜头,摄下多维时空的画面;将手中的笔作为工具,精心编织材料,艺术地再现精彩瞬间。用画面感的语言再现场景,富有意境,营造氛围,使人身临其境。

[佳作展示一]

路过幸福

周 璐

从家到学校是一段短短的路,但只要留点心,每天从这段路上走过两个来回,总会看到一个个“短镜头”,让人感动。

你看,小男孩不安分地站在爸爸的车架上,两手撑着爸爸的肩膀,做着鬼脸;路边卖菜的人一边爱怜地笑着,一边提醒着“小心点”。

骄阳下,一位老大爷踩着特制的小三轮,三轮后边扎着一把花伞,花伞下他的老太婆正说着笑着,没牙的嘴巴一直合不拢。

傍晚的凉风里,一位快要为人母的挽着家人的手,在田边散步,满脸写着快乐和憧憬。

田间,一位老人半蹲着,深情地看着那一畦畦翠嫩可人的蔬菜,不时用手摩挲几下,好像手摸着心爱的孩子。

放学铃声刚刚响过,便流出了学生的自行车队。主流中分出支流,渐渐地三五成群,脚上蹬着,嘴里聊着,有时手还挥舞着……

礼品店到了,有人下了车,小小门面顿时热闹起来;他们挑选的神情是那么专注,莫不是要给朋友一个惊喜?

礼品店隔壁的小书店,人也进得不少,不过这里静多了,只听见翻动书页的沙沙声。你看那位少女捧着书,脸上漾出微微的红晕,是健康,还是为书中的情节而激动?

美容院里刚走出一个姑娘,撩一撩刘海,摇一摇长发,满身飘溢着青春和美。虽然看不到她的眼睛,却能感觉到她心中涨满了青春的希冀。

美容院隔壁的托儿所里,那只聪明的小狗灵活地弓着两条后腿站起,以博得娃娃们咯咯的笑声,那笑声是那样的天真无邪,似乎能融化一天的烦恼。

简易的修车行里,老师傅与顾客正为几毛钱修车费推来让去,引来路人赞许的目光。

小石桥上一对卖童子烧鸡的青年夫妇,正忙得不亦乐乎。他们也许是下岗工人,有谁知道他们经历过的人生坎坷?女老板身材苗条,正吃力地剁鸡,用不再娇嫩的双手撑起一片新的生活天空。

生活是平静的,但平静的生活就像一杯清茶,没有美酒的浓郁,没有咖啡的刺激,没有牛奶的醇厚,但它能让人品出淡淡的清香,因而回味无穷。

我们常常抱怨幸福离自己太远,那是因为你总仰望天上寻找幸福,从不去注意别人的幸福。其实幸福就在地上,在与你擦肩而过的人的身上,在自己生活的细节里,更在别人的欢愉中。

路过幸福,让我感到生命的可贵;路过幸福,让我感到生活的充实;路过幸福,让我感到人生的快乐。朋友,走在路上,请放缓脚步,瞪大眼睛,敞开胸怀……

点评:

这是一篇横向排列组合形式的镜头式结构文章,其主体是描写放学路上所见的一组“短镜头”。作者用整齐划一的段落绘景寓情,从众学子们的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和他们所见的一个个画面、一个个场景中去寻找“幸福”。这些或白描,或彩绘,或平塑,或立雕的一个个具体而细微的画面组合在一起,艺术地再现了幸福的瞬间,蕴涵着人间真情,闪耀着璀璨的光芒。作者通过自己心灵的顿悟和情感的升华,告诉我们不要总仰望天上寻找幸福,要善于从平静的生活中品味幸福,幸福往往在关心他人的欢愉中产生。文章如此结构,既保证了材料血肉丰满,又突出了主题。

时空交错式结构

[点击解说]

时空交错式结构是把历史材料和现实材料交错并置的一种结构形式。这样结构文章可以突破时间的局限,使人物或事件处于多时空变化的格局中,形成对比,便于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和厚重的主题。这种结构时间和空间的跨度都很大,选材自由、宽泛,别有情趣。

[策略点拨]

用时空交错式结构写文章,可以大胆地用虚设、幻想、夸张、拟人等手法来虚构人物和故事,可以写“幻景”,可以把人事“合成”,也可以“造事”。当然,这些都要符合“艺术真实”的原则,以表现一定的主题为前提,否则所写会变得虚无缥缈,使文章空泛贫乏,失去艺术感染力。

[提示]

采用时空交错式结构写文章,要注意下面两点:

一是强化对比意识。时空交错主要是选取不同时空的人事、场景进行对比或类比。从而表现主题。时空交错结构具有开放式的特点,因此容易出现选材随意、材料间逻辑关联不严谨、主题不明确的现象。所以在选取素材时要考虑发生在异度时空的事件的相异性或相似性、人物在其间穿梭的可能性与合理性。

二是强化场景意识。要注意场景(空间)虚实转换、重叠、闪回,为人物提供活动的舞台和道具布景,以便于渲染氛围,烘托人物爱恨情仇、喜怒哀乐的情绪。作者往往身处其间,以“剧中人”的身份进行活动。

邂逅黛玉

乳白的灯光下,我端坐在桌旁,捧读《红楼梦》,读着,我仿佛也进入了那“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的红楼一梦中,眼前竟不由得模糊起来。

恍惚中,我仿佛看到黛玉在向我走来。她消瘦苍白的脸,在灯光的映衬下,显得越发柔弱,她轻吟“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步步向我走来。

“黛玉!”我伸手想拉住她,却什么也没有摸到,仍然是那苍白美丽的脸,映在我欲坠的泪里。

“黛玉,不得不诚实地告诉你,小时候第一次听你的故事时,我并不喜欢你。那时的你,刻薄、尖锐、小心眼,我曾经怀疑,你值得宝玉如此痴恋一生吗?”

“可是,当我读过了雪芹先生的原著,我才真正理解了你的诗,你的梦,我才发现我误会了你。你能谅解我吗?”

她只是张开那已失去血色的嘴唇,微微一笑。

“你和宝玉的第一次见面,就令我深深地感动了。那时你心中悄悄嘀咕的一句‘何等眼熟到如此’,宝玉脱口而出的一句‘这个妹妹我曾见过’,就注定了这样一段千古痴情的绝唱啊!”

“你是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儿,从小寄人篱下,处处小心,生怕被人耻笑。你没有勇气如史湘云,醉卧芍药丛中,青石凳上,却总是在“严严实实裹着一床红绫子被”;你没有心情如薛宝钗,写出‘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却只想着‘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你深深爱着宝玉,这一点我们都看得很清楚,可你为什么不敢有一丝表示呢?你处处尖刻,语带讥笑,表达着自己对宝钗的不满。你太爱落泪了,你活在自己所设置的枷锁中,连我们都为你心疼啊!”

一行行泪,从她的脸上滚落。

“对于你的仙逝,是我对高鹗续书一向耿耿于怀的地方。那么多的人,都能在爱他们的人的注视下安详地离开;可你呢,却走在心上人和另一个女子的良辰吉时!一面是洞房花烛,锣鼓喧天,另一面却是生离死别,哭声震天!我曾经怪作者,为什么不给一生堪怜的你一个美好的结局,哪怕只是和宝玉做几天快乐的神仙眷侣,也是好的啊!”

“可当我读完全书,我又不禁为你庆幸。若是你活得长久一点,面对贾府被抄的人间惨剧,岂不是要把眼泪流干?以你脆弱敏感的心灵,如何承受这家破人亡的巨大不幸?若是真的被抓,被打,甚至被侮辱,以你高傲纯正的天性,怎样面对这样一个污浊的世界?”

“倒不如,在这光景尚好的时节,干干净净地离开,回到世外的‘太虚幻境’,继续做自己纯洁清高的绛珠仙子。就像你自己的诗中说的:‘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黛玉消瘦的脸上,第一次露出真正的笑容:“谢谢,我知道你已经理解了我。其实,我又何尝不想像你们一样,做个无忧无虑的女孩儿呢?可这,是我的命运,是这个时代,这个社会带给我的命运,我即使有心,也无力改变啊。”

说完,她吟着“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句子,翩然离去了。留下我在原地,痴痴地望着她消失的方向……

睁开眼睛,书本上已是一片潮湿。

点评:

这是一篇时空交错结构形式的文章。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借助时空隧道与《红楼梦》中的林黛玉相遇并进行交谈。现实与虚幻交错起来,任意拼接,文章结构非常独到。林黛玉是曹雪芹笔下的一个文学形象,是一个内慧外秀,具有叛逆性格的女性。如今她的一只脚滞留在封建社会豪门大院,一只脚却走进作者现实的梦境。文章让林黛玉复活,在与作者的对话中,显示出自己复杂的内心世界。作者面对虚拟的林黛玉的形象,说出自己对这个文学人物的理解、同情和愿望,也描绘出林黛玉的无奈。文章以特殊的艺术力量感染读者,抨击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主题十分深刻。文章中还引用大量出自《红楼梦》的诗句,可以看出作者语言功底扎实和文化素养的丰厚。

上一篇:花园里的秘密 下一篇:雨和瓦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