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落实德育

时间:2022-08-16 02:29:44

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落实德育

摘 要:本文简单地从教师的素质、历史教学的原则和历史教学德育内容等几个方面对历史教学过程如何落实德育展开论述。

关键词:高中历史;德育;教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4-101-01

中国古代思想家司马光说过:“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用“德”来统帅“才”,才能保证“才”的正当发挥;以“才”支撑“德”,才能真正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现代教育方针,谓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德育”为首,这充分肯定了德育在现代教育中的地位。而要在历史教学中落实德育,这是一个难度高、涉及面广的课题。本文只是简单的从教师的素质、历史教学的原则和历史教学德育内容这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落实德育的关键——历史教师的素质

老师是课堂的设计者和指挥者,是学生智慧的启迪者和挖掘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和培育者。因此,发挥历史教学渗透德育的作用,没有高素质的历史教师是根本不可能的。

首先,历史教师必须是心灵美的合格的“人师”。一要有心,对教学渗透德育要有充分、深刻的认识;二要有德,历史教师必须自己学会做人——心灵美,只有心灵美的人师,才能培养出心灵美的学生。而不称职的“人师”是会误人子弟的。

其次,是合格的“经师”。一要有识,即历史教师要具有扎实、系统、广博的历史专业基础知识;二要有能,即熟练掌握教育科学知识和教学技能,还要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有心、有德、有识、有能构成历史教师整体素质,缺一不可。

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实事求是原则

1、史实要真。历史并非如胡适先生所言“历史是一个任人随意打扮的花姑娘”。历史视塑造、想象为忌,必须说真话、讲真史,做到字字有出处,事事有根据。如果是为了渲染课堂的氛围和提高历史的趣味性而特意对史实进行调侃甚至歪曲,那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行为。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这种谎言更加容易拆穿。这样不但没有达到我们最初的教育目的,结果是适得其反的。

2、感情要真。历史老师情感丰富真挚而不矫揉造作,这容易使学生随着历史的评述,而与老师产生感情的共鸣。“动人心者,莫先乎情”,历史教学以史实服人是必须的,同时,以情动人也是万万不可缺的。

3、求实忌空。也就是历史教学要落到实处,要联系实际。联系学生中普遍存在和关心的问题,做到有的放矢。

4、求正忌偏。也就是要全面地看问题,公正地评述历史。拼弃“所谓坏,就是绝对坏;所谓好,就是绝对好”的片面观点,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以时代的眼光公正、客观、全面地评述历史。例如近代史上的李鸿章,他一面镇压太平天国,勾结洋人,丧权辱国,具有地主阶级的残忍性,但是另一面他又师夷长技,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办洋务,是洋务派中办洋务最多的人,是中国近代工业之父。全面、客观地看问题不仅是德育的一种最佳途径,同时也是历史教学渗透德育的最基本要求之一。

三、进行德育教育的内容

1、要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源远流长,它深深植根于悠悠五千年的历史沃土。中华民族素以勤劳勇敢著称于世。在五千年文明史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万世而铸人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深深扎根于神州大地。传统美德教育是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因为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社会的栋梁,肩负着实现现代化的重任。现代化社会的建设需要具有现代素质的人来完成,而现代化的素质需要从小培养熏陶,在这方面历史学科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历史学科的功能,寓传统美德教育于历史教学之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得到继承并发扬光大,为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四有”新人做出应有贡献。

2、要进行乡土历史教学

乡土历史是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爱祖国教育的具体而生动的材料。几年来,我从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乡土历史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进行乡土历史教学,可以把爱国斗争讲近了,把爱国人物讲亲了,使学生通过对家乡历史发展的认识,促进对家乡现状的研究,从而使学生的思想感情与家乡与祖国联系的更切实,更紧密,培养他们为建设家乡的美好明天和中华腾飞而努力奋斗的志向。

四、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

1、正面诱导。教师应准确而鲜明地向学生宣传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从具体、生动的历史材料中悟出真谛。如针对学生中的高消费现象,可讲述隋文帝提倡节俭、隋景帝爱惜谷物的事例,启发学生认真思考,引导他们自觉调节自己的行为。

2、情感熏陶。“情贵于真”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具体生动的历史材料或实物,辅之以充满情感色彩的语言去影响学生,引起学生的共鸣。

3、比较法。在历史教学中以不同的角度使学生鉴别历史的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增加对民族英雄和对祖国的感情。

总之,德育教育是一项伟大的工程,是一个深刻的主题。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四有”新人,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任务。通过历史课教学,使学生树立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全面振兴而奋斗。

上一篇: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教学内容 下一篇:新课改下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