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日本折返跑作为大学生耐力测试方法

时间:2022-08-16 02:18:44

引进日本折返跑作为大学生耐力测试方法

摘要:日本文部省新颁布一种大学生体力测试方法――20 m音乐伴奏折返跑。这种体力测试方法是否适合我国普通高校大学生测试呢?通过我国普通高校大学生对20 m折返跑的测试分析;对20 m折返跑与12 min跑测试成绩的比较等研究,提出日本文部省新颁布的20 m折返跑测试方法同样适合我国普通高校大学生测试;相对我国普通高校大学生来说,这套测试方法的评分标准有些偏高;另外,这套测试方法与12 min跑测试方法最好不要同时使用。

关键词:耐力测试;大学生;引进;日本;折返跑;方法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10-1409-03

近年来,日本文部省颁布一种大学生体力测试方法,其内容是测试者根据音乐节奏的动态变化,连续做20 m折返跑运动,直至测试者跑的节奏跟不上音乐节奏而淘汰的一种测试方法。目前,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在体育教学中通常选用12 min跑、2 400 m、1 000 m(男)、800 m(女)等方法测试大学生的耐力素质。那么,日本这套测试方法是否适合我国普通高校大学生测试呢?本文提出这样的问题,旨在探讨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引进这套测试方法的可行性,丰富我国普通高等院校体育教学对大学生耐力素质测试的方法。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普通高校2003级男子篮球专项班36人、2003级女子普通班32人。

1.2研究方法

1.2.1访问法2003年9月作者去日本名古屋大学和福趾大学访问学习,了解日本高校大学生体力测试方法,并带回他们测试的完整资料。

1.2.2测试法分别测试研究对象12 min跑和20 m折返跑,并记录测试成绩。

1.2.3数学分析与统计法对测试数据进行chebyshev多项式处理,即拟用号码为奇数项同学的12 min跑的成绩计算出其折返跑的拟合多项式。再通过号码为偶数项的12 min跑的成绩计算出其理论折返跑成绩;将偶数项同学的理论折返跑成绩与实际成绩做统计学处理,并进行T检验。

1.2.4比较法对我国大学生20 m折返跑成绩与日本大学生评分标准进行比较。

1.2.5调查法通过对研究对象对12 min跑和20 m折返跑考试的选项调查,了解大学生对两项考试的选考情况。

1.2.6座谈法通过对21位体育教师的座谈,了解教师对两项考试方法的评价。

2结果

2.1男子12 min跑和20 m折返跑测试成绩

2.2男生偶数项人次20 m折返跑理论成绩与实际成绩比较

2.3男子12 min跑成绩分布(评定标准参照30岁以下12 min跑评分标准)

2.4男子20 m折返跑成绩分布(评定标准参照日本20 m折返跑评分标准)

2.5女子12 min跑和20 m折返跑测试成绩

2.6女生偶数项人次20米折返跑理论成绩与实际成绩比较

2.7女子12 min跑成绩分布(评定标准参照30岁以下12 min跑评分标准)

2.8女子20 m折返跑成绩分布(评定标准参照日本20m折返跑评分标准)

2.生考试项目选项调查表

3分析与讨论

3.120 m折返跑和12 min跑两种测试方法具有一致性对表一和表四中的测试数据做chebyshev多项式处理,求得号码为奇数项男、女同学12 min跑与20 m折返跑的拟合多项式分别为1.20678822x-1640.21302674和0.80577781x-634.111978067。根据它们的拟合多项式分别计算出号码为偶数项的男、女生20 m折返跑的理论数值(表2、表6),分别将男、女20 min折返跑的理论数值与其相对应的实际成绩做统计处理,并进行T检验,其检验结果男生为t=2.5360.01无显著性差异;女生为t=2.5850.01也无显著性差异。

上述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充分说明:虽然12 min跑和20 m折返跑两种测试方法不一样,但是这两种测试方法所体现的测试结果是十分一致的。因为12 min跑主要体现以匀速跑的练习形式发展学生耐力素质,而20 m折返跑主要体现以变速跑的练习形式发展学生的耐力素质,所以两种测试方法呈现的测试结果具有一致性是显而易见的。

3.2日本大学生20 m折返跑的评分标准相对中国大学生呈现偏高现象从表3、4、7和8中可以看出:男生12 min跑的成绩优秀5.6%、良好66.7%、中等25%、差2.8%;20 m折返跑的成绩7分2.8%、6分22.2%、5分50%、4分19.4%、3分5.6% 。女生12 min跑的成绩良好31.3%、中等62.5%、差6.2%;20 m折返跑的成绩8分12.5%、7分31.3%、6分37.5%、5分15.6%、4分3.1%。12 min跑男生主要集中在良好区域段;女生在良好和中等区域段。20 m折返跑男生主要集中在6分至4分区域段;女生在7分至6分区域段。显然,我国大学生12 min跑成绩分布是基本合理的。然而,我国大学生20 m折返跑成绩分布与日本10分制等级评分标准相比较呈现偏低现象。

出现上述现象可能与中、日两国学校体育虽然都主张健康教育的理念,但是在实现这一理念过程中提出的具体要求不同有关。通常人们对健康的认识是人体生理机能正常,没有缺陷和疾病。但是,不同民族的人们完全有理由对增进自己的健康手段和针对不同年龄阶段提出自己不同的健康要求。目前我国在普通高校中,主要是通过耐力训练来提高和发展学生的心血管系统,采用及测试的项目有所区别,主要形式有1 500 m、12 min跑、2 400 m等,教育目的除了要发展学生的心血管系统外,另一重要目的是通过长距离耐力跑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敢于挑战自我的顽强意志品质。

日本高等院校则提出通过跑的练习形式发展大学生的体力,强调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为此,在实际教学中日本高等院校也提倡健身跑,但是在教学手段上他们主要选择变速跑的练习形式,发展学生的体力,让学生在锻炼中体验运动的艰辛和快乐,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品质。可见,中日两国在学校体育的教育目的上是一致的,但侧重点在实际操作中有所差异,同时,日本学生与中国学生在身体素质等方面也存在着差异,所以,完全照搬日本大学生20 m折返跑的评分标准去评判中国大学生是不够合理的。

3.3学生选择两种测试方法呈现出不同的倾向从调查情况看出选择12 min跑作为考试项目男生有38.89%、女生有28.13%人;选择20 m折返跑作为考试项目男生有61.11%、女生有71.87%人。基本上可以认为选择20 m折返跑考试比12 min跑的人多、选择20米折返跑考试女生比男生人多。

出现以上结果可能与大学生们的心理特征有关。通常12 min跑是在标准的400 m田径场上进行,较大的田径场空间无疑给学生视觉上带来恐惧感,从而使学生产生对12 min跑的畏惧心理和抵触情绪,主观上认为12 min跑不容易跑。20 m折返跑在一个篮球场上就能进行练习,篮球场相对田径场的空间而言小得多,由于场地的缩小,空间的快速变化,从视角上使学生感到跑步的距离缩短,从知觉上认为它比12 min跑简单。

另一个原因可能与学生缺乏体育基本知识有关。跑步原本是人的一项基本技能,然而,自从学校体育教育将跑步列入考试的手段以后,提起跑步学生们就感到恐惧,这确实是一种不正常的体育教育现象。为什么?或许体育教师没有很好地传播跑的理论知识,没有让学生掌握跑的方法。实际上12 min和20 m折返跑都属于跑,只不过是跑步的两种不同的形式罢了。当然不同形式的跑步有着不同的方法和要求。客观地说12 min跑和20 m折返跑都是考查学生的耐力素质情况,但是,我们也不回避12 min跑相对20 m折返跑来说,其运动量大、强度小。不少学生认为20 m折返跑承受的运动痛苦比12 min跑少。所以,出现以上的分布比例,可谓是情理之中的事。

正因为存在上述学生对耐力项目的理解与我们教育目的之间的矛盾,所以目前引进20米折返跑主要基于如下考虑:首先,在目前学生对耐力训练普遍存在误解和抵触情绪的情况下,采用20 m折返跑可以在前期教育、教学过程中,避免学生因对后期考试恐惧而产生对长距离教学的抵触心理,易于教育及教学的开展。

其次,20 m折返跑因其形式新颖,与传统教学方式有较大区别,易于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有利于学徒主动参与,并消除对耐力项目的抵触情绪,为教育、教学目的的实现创造了良好的心理准备。

最后,20 m折返跑不需要太大场地,实际运用时可以以游戏的形式进行,具有较好操作性及娱乐性,同时,前期实施时也可配以多种音乐,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兴趣、得到了锻炼。

3.4体育教师对两种测试方法的评价12 min跑和20 m折返跑都是测试耐力素质的有效方法。12 min跑是由美国军医库珀(Kenneth H.Cooper)创始的,并被世人认可和接受的一种有氧训练法和体力测试法,其特点:运动强度可由被测试者自己控制,操作简便易行,大学生可自己进行锻炼和测试,但测试场地相对固定,易受天气影响,测试时一般有5~10 m的距离误差。20 m折返跑是近年来日本文部省颁布的一种测试大学生体力的方法,其特点:运动强度相对恒定,不受场地条件的限制,操作简便易行,有一定的技巧性,但需要音乐伴奏,大学生独自锻炼和测试不便。

4结论

1) 20 m折返跑是日本文部省颁布的一种大学生体力测试方法,它同样适合我国大学生测试。2) 日本文部省颁布的20 m折返跑的评价标准相对我国大学生来说,其评分标准偏高。若在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引进这套测试方法,最好能重新修正其评分标准。3) 12 min跑和20 m折返跑测试方法在同一学期考试中最好不要同时使用。如果必须让学生同时选项进行测试,那么,除针对性的组织学生加强练习外,还应该科学、合理地制定出两者归一性的评分标准。4) 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要加强学生体育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充分了解12 min跑和20 m折返跑的异同点,正确地指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和测试。

参考文献:

[1] 施丽影. 体育统计[M].武汉:武汉体院教务处,1983,5.

[2] 袁尉平,孙志忠.计算方法与实习[M].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0,4.

[3] 程时矗,程志理.运动数学[M].南京:江苏省体育科学研究所,1988,5.

[4] 谭浩强.程序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12.

[5] 谢泼德.体质评价[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

[6] 邵瑞珍.教育心理学――学与教的原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

[7] 日本名古屋大学有关体育教学资料.第30卷第10期

上一篇:运动结合绞股蓝总皂甙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和脂... 下一篇:高水平排球运动员肩部内外旋转力量特征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