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满族移民旗屯建置述略

时间:2022-08-16 01:49:23

[摘 要]黑龙江满族移民旗屯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少数民族群居形式,其与一般自然形成的少数民族分布不同,其是在一定的计划下进行大规模移民所形成的。现本文就主要从形成背景、发展以及特点等三部分来对黑龙江省满族移民旗屯建置进行简单分析综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黑龙江省;满族;旗屯;建置

黑龙江省有很多少数民族,满族就是其中之一。由于黑龙江省地处边陲,早期的满族人数量并不多,现有的满族人民大都是在清朝移民而来。这种大规模的移民具有一定政治性质的,为清朝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以下本文就从满族移民的形成背景开始分析,来谈谈黑龙江满族移民旗屯的建置特点。

一、黑龙江省满满族移民旗屯的形成背景

从历史角度来讲,清朝八旗兵丁是在顺治元年攻下山海关,并从此入主中原的。也正是在此背景下,原本生活在东北地区的满族人民才纷纷随着顺治进入关内,开始在中原生活。由于关内的物资较为丰富,环境较为宜人,因此大多数满族人民都进驻京畿,反而使东北地区的人员大幅度减少,很多土地都无人耕种而逐渐荒芜。在清王朝逐渐稳定并不断兴旺发展的过程中,战争减少,兵丁需求也随之减少,军饷成为清政府的一笔巨大开支,且士兵多坐食俸禄。这不但会给清朝政府带来较大的经济压力,还增大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在此背景下,雍正不得不采取“移旗就垦”的措施,将京畿的八旗子弟和部分兵丁移民到黑龙江,进行荒地开垦,并进行相应操练。这样一来,不但有效的缓解了清政府的经济压力,解决了一大部分人的生计问题,还消除了不稳定隐患,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可谓一举多得。自此,黑龙江省满族移民旗屯开始建置,并成为一种新的群居形式。

二、黑龙江省满族移民旗屯的形成与发展

黑龙江省满足移民旗屯并非是由民众自发组织形成的,也不是逐渐缓慢的形成,而是由清政府在经过周密的计划后开始实施的大规模集体移民,从雍正初年开始,历经乾隆,到嘉庆年间,满族移民旗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清政府开始计划采取两种方式进行移民,一是先移京城八旗兵丁到盛京、吉林一带屯垦,再拔盛京吉林的旗人去黑龙江屯垦;二是直接从京城移满洲旗人去黑龙江开荒种地。雍正初年,将京城部分穷困旗人移置到盛京一带屯种。乾隆二年,清政府在呼兰设立官庄,由盛京八旗开户人内选能耕种壮丁400名,携带家口往垦。每壮丁拨地六十亩,每十丁合编一庄,共设官庄四十处。乾隆六年确定垦荒地点。乾隆七年开垦荒地,等待生地成熟以后,再拨给京旗满族人耕种,为移京旗满族人屯垦做准备。乾隆九年第一批京旗满族750人迁移拉林,这是清代迁移京旗满族人屯垦黑龙江的开始。乾隆十年,又移京旗满族250人于拉林。从乾隆二十一年至二十四年间也迁移一些京旗满族人到阿城一带跑马占荒,开垦种地。

嘉庆年间,京旗满族生计日益潦倒,清政府财政更加困难,决定再移京旗满族屯垦黑龙江。嘉庆十九年先后从吉林、盛京闲散旗丁中拨来三千人来双城垦田,开垦荒地,建造房屋,修筑道路,凿打水井,为京旗满族三千户的到来做充分准备。因京旗满族人视屯垦为畏途,不愿离京,而实际移来的京旗满族仅698户,远远未达到预移数。而吉林、盛京的满族旗丁感到双城“地力有余,人力不足”,是屯田开荒的理想之处,大都欣然前往。到嘉庆末年,吉林、盛京旗丁被迁移到双城耕垦的已有三千户,一万多人。乾隆年之后,呼兰、绥化、海伦、巴彦、望奎等地也陆续移来一些京旗满族人。

三、黑龙江省满族移民旗屯的建置特点

(一)地理环境优越

黑龙江省虽然位于较为偏远的东北地区,但是当地的资源较为丰富,自然条件较为理想,且有着广阔的平原,地理环境十分优越,非常适合开垦,发展农业。并且黑龙江境内的松花江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足够的水源,又是女真族和满族的发祥地,有着一定的感情基础,因此满族移民非常容易适应这里的气候和环境,这为建立稳定的移民旗屯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旗屯格局较为独特

由于移民来的满族人多为八旗子弟,因此在旗屯的格局设计上充分符合了八旗的各种特点,如在旗屯的编制上,每个旗屯所拥有的户数都是有规定的,在布局上,所选择的地址要符合一定的地理相宅术。尤其以乾隆九年及之后移居而来的满族移民旗屯为甚,其在拉林前后共建立二十四个屯子,分作八旗,每旗三屯,分布集中,每屯六十户,土地按旗丁分配,每户分三头耕牛。在阿勒楚一带建立了洼浑、海沟和八道岗三片满族移民聚居村屯。而位于阿城西南八道岗的京旗满族村屯的布局摆的是“一字长蛇阵”。依据厢、正区别分建在八条天然隆起的岗地上,厢黄、正兰位于两端,其他六屯夹于其间,形成长长一条线,而且每个屯子多有阵脚。这种独具特色的满族移民旗屯是在中国传统风水观念的基础上所形成的,这充分体现出了当时八旗子弟当时的思想观念。这种独特的旗屯布局方式逐渐沿袭下来,直到现在黑龙江省满族村屯的建置也依然采用这种布局方式。

(三)满族旗屯的本土化

在清朝年间,黑龙江省满族移民旗屯都是按照满族八旗编制要求进行编制的,旗屯不但具有农业生产功能,而且还具有一定的行政与军事功能。也就是说,在辛亥革命之前,满族移民旗屯都是八旗的官庄,土地、耕牛、房子、水、车子、碾子等一切都是由官家供给,旗丁在农忙时耕种,农闲时就操练,领取官家的俸禄。但是由于长期养尊处优,旗丁的农耕生产水平较低,因此往往会招一些汉族人来帮助其农耕,或者直接将土地典卖给汉族,这样一来,就使得满族移民旗屯逐渐呈现本土化,其官庄性质也逐渐削弱。

四、结束语

黑龙江省满族移民旗屯的形成与建置是由历史决定的,也是当时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无论如何,旗屯的建置为黑龙江省的农业发展和满足民族和谐共处做出了巨大贡献,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徐广巍.双城堡京旗回屯问题研究综述[J].黑河学院学报.2012(01)

[2]舒展.关于拉林地区满族移民的历史思考[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06)

[3]陈伯霖.黑龙江省满族移民旗屯建置述略[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0(02)

上一篇:论语文教材中“例文”类型的选文 下一篇:现代图书馆管理新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