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高职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调适

时间:2022-08-16 01:13:39

浅论高职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调适

一、高职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

1、自我为中心

目前很多大学生在家都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并且90后的大学生喜欢从自己的观点、立场对待周围的一些人和事,对别人的要求以及期望值很高,往往对别人的要求严厉、难以 同情、理解别人,从而缺乏和人合作的观念以及换位思考,并且很多学生往往以我为中心,以自己的思想、情感以及需求为出发点,不顾别人的感受、别人的想法,从而导致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形成的负面影响[1]。并且很多学生由于从小在父母和教师关心爱护下长大,进入大学后,很多学生很难适应学生集体生活,所以对于人际关系的处理更加难。

2、情绪不稳定导致人际关系障碍

情绪在人际交往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目前高职大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主要因为自负、自卑等造成的,这也是大学生情绪中两个比较的极端的情绪表现。大学生的自卑以及自负的心理多数是由于学业、家庭贫困、就业压力以及成长挫败问题等导致大学生出现自卑、自负的心理。其中有自卑感的学生缺少交往的主动性, 很多时候都是想发表自己的见解,但又不敢发表,想和别人交往缺又害怕与别人交往,总是担心别人看不气自己,所以很容易形成自卑的心理,并且如果一个人看不到自己的价值和优点,很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从而就会影响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

3、网络环境的影响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网络的广泛应用,网络不仅能够促进我们的学习、能够及时补充我们的知识能量,但是一些学生过度沉迷与QQ聊天或者网络游戏中,从而导致学生成为一个饭不思,夜不侵的游戏狂或者网虫,从而放弃与现实中人们的交流和学习,最终导致人际交往关系落寞。美国心理学家Kimberly Young指出,病态网络的使用者在网络上找的不是咨询、学习材料,而是社会的支持和性的满足或者在网络上创建一个新的人格[2]。所以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如果长期沉浸在网络中,很容易形成压抑、孤独的心理,严重的情况下导致亲情的疏离、友情的冷淡,爱情的盲目,从而影响学生的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二、高职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调适

1、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教育

在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塑造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其核心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大学生良好的人格和道德品质相互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并且学生的道德品质问题与思想认识存在问题往往与学生的心理特点具有非常大的联系。 并且学生在学习以及成长中的各个阶段都会遇到困惑和冲突,一些问题从表面上进行分析为道德品质或者思想认识问题,而实质上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具有与密切的联系,如厌学、青春期的心理困惑等都与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以及道德品质,对培养合格人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对学生之间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2、引导学生敞开心胸,主动交往

敞开友谊之门,朋友就在快乐的大道上等待着你。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之所以缺乏成功的交往,没有处理好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很大程度与学生的情绪和心理特点有关,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往往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他们总是自以为是的认为爱情和友情会悄然降临到 他们身上,然而这是一个很不现实的想法,当你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的世界中,如果你不主动伸出友谊之手,而却希望别人对你伸出手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应该敞开心扉,主动进行交往,这样才能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体会到友谊带来的快乐[3],为了能够促进学生敞开心扉,不仅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而且还应该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班级活动等各种活动,并且鼓励学生能够在活动展示的自己的个性和风采,这样才能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促进高职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

3、学会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建立后,其维护也是非常重要的,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难免会发生一些不愉快的冲突或者争执,所以在遇到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掌握以下人际交往的技巧:(1)学会合理处理人际交往中出现的冲突或者矛盾,由于大学生正值年轻气盛、不服输的时期,一旦出现冲突很容易导致良好的人际关系受到严重的危害,所以这时就尽量采用协商或者讨论的办法解决冲突。

上一篇:对制造业精益研发的研究 下一篇:法律解释中的大众化和职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