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环供应链及逆向物流的理论结构简析

时间:2022-08-16 01:02:43

闭环供应链及逆向物流的理论结构简析

摘要:在国家提倡保节环保的大背景下,现代物流亦须要通过自身的完善遵从和支持其发展。本文通过对逆向物流的分析,提出闭关供应链的结构模型,说明了建立闭关供应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之一。

关键词:环保;闭环供应链;逆向物流

[中图分类号]F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11)11-0068-02

自然资源的枯竭、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废物处置成本的上升使得企业、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90年代初期,随着政府和顾客环保意识的加强和绿色物流的提出,闭环供应链开始逐步引起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重视。闭环供应链是随着市场成熟发展的一个必然产物,它的革新意义主要体现在引入了一个崭新的概念,即有关逆向物流的概念。人们逐步发现逆向物流中隐藏的成本和价值,并对此表现出了越来越多的重视。随着中国环保工程的战略实施,建立逆向物流体系也是势在必行。

一、逆向物流与正向物流的区别

对逆向物流的定义现存有多种表述:1995年,Giuntinia and Andel把逆向物流概括为:组织对来源于客户手中的物资的管理;1999年,Dale S. Rogers 和Ronald Tibben-Lembke提出,“逆向物流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它规划、实施并控制了从消费点到供应起始点的物料,在制品库存,成品和相关信息的高效与低成本的流动,从而实现重新获取价值并妥善处置物资的目的”;为了更直观地感受逆向物流的概念,我们把它与传统的正向物流作一比较:

起终点数目:在正向物流中,产品通常是由一个起点向多个目的地移动。逆向物流正好相反,产品由多个起点向一个目的地移动。这种区别直接影响了物流的管理运作。目前,外国跨国企业的配送中心都设有专门的退货处理中心(CRC,Centralized Return Center),逆向物流流程上的所有产品都会被先送到这里,经过分类、处理后,再送到其最终的归属地。从理论上讲,如果能够将退货处理中心与配送中心(DC,Distribution Center)合二为一,就可以共同使用仓储、运输及人力资源,最终将逆向物流与正向物流充分结合起来。

二、逆向物流的特点及作用

逆向物流形成原因有多种,而这些原因决定了它至少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逆返性,即产品或报废产品通过逆向物流渠道从消费者流向经销商或生产商。二是对于退货和回招产品,具有价值递减性,即产品从消费者流向经销商或生产商,其中产生的一系列运输、仓储、处理等费用都会冲减回流产品的价值。三是对于已报废产品,具有价值递增性,即报废产品对于消费者而言,没有什么价值,随着逆向回流,报废产品在生产商终端可以实现价值再造。四是信息传递失真性递增,即产品从客户流回企业的过程中,退货原因的多级传递会造成信息扭曲失真,产生所谓的“长鞭”效应。

虽然逆向物流作为非常规业务,会对企业常规业务带来不利影响。但是,逆向物流也有其自身的作用:一是能降低原材料成本,稳定原材料供应。企业在原有供应链的基础上,通过实施逆向物流形成一定范围的原材料循环供应,减少原材料的浪费。二是能改善企业形象,获取社会效益。产品在丰富人们生活的同时,大量的残留物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与威胁,社会对绿色产品、绿色服务的呼声越来越高,有关政府也专门为此制定出了相关法律。三是能改善服务,提升企业竞争力,提高客户满意度。企业通过逆向物流,可以改善产品销售或售后服务。

三、闭环供应链的整合效应

当把上述的逆向物流和储存能力与传统的正向物流和供应链两个概念相结合,使之构成一个完整的回路系统时,就产生了闭环供应链的概念。它主要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1.售后服务、零部件更换(尤其在高科技产业)2.未出售、未使用、废弃物的回收3.回收有缺陷的产品4.绿色产品的“保鲜”。

下图系统地描绘了整个闭环供应链的运转状况,其中,实粗线的方向代表正向物流,虚粗线的方向代表逆向物流:

闭环供应链具有下列特点:

(1)除了考虑成本和服务外,还要考虑环境因素,使目标函数更加复杂。(2)系统更加复杂:封闭的系统中增加了逆向的废旧产品流,而且与正向的商品

流相互作用,在商品的供应或废旧产品的收集方面,其数量、质量、时间等具有不确定性。(3)废旧产品的供应和需求之间经常不匹配。只是极少数的供应商对通过逆向供应链供应出的废旧产品产生兴趣。(4)未开发的市场机会。环保的要求是创造新市场的基础,甚至会导致现有生产过程中副产品市场的重组,在这种重组中,原先的废料可能变成有用的产品。

提高再循环的设计:最新的环境驱动式网络设计理念在此类设计领域中占有不小的影响力,其主要方向是研究环境因素如何影响网络的拓扑结构、参与者的角色、参与者之间的合作。在做关于一个产品设计的决策时,应该把诸如以下的因素模块化、物料类型、供应商的参与程度、可拆解性、生命周期、所用设备的类型、产品中部件的标准化程度都考虑在内。对于可能影响决策的参数,罗列包括污染的产生、能源的使用、残余废弃物、生命周期成本、生产技术、辅助材料、副产品、可回收性、产品复杂性、产品功能等。

显而易见,落后的闭环供应链导致资源大量浪费,环境严重污染。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逐渐从外延式、粗放型向内涵式、集约型转变,从单纯的重视经济增长数量到重视经济增长质量的转变,在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双重驱动下,可以预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闭环供应链必将获得足够重视,并获得新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运输企业的参与,必将加快闭环供应链发展速度。

参考文献:

[1]王迎军.供应链管理实用建模方法及数据挖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2]达莫达尔N.古亚拉提.经济计量学精要[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3]Meredith Jack R., Shafer Scott M., 陈曦译.MBA运营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邹辉霞,荆海霞.基于供应链的逆向物流管理[J].中国流通经济,2003年第7期.

上一篇:拉格朗日插值法的运用综述 下一篇:新课标理念下初中物理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