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农村金融发展分析

时间:2022-08-16 10:37:37

辽宁省农村金融发展分析

【摘要】本文从辽宁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入手,分析了辽宁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并提出了加大农村金融改革,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辽宁 农村金融改革 农村金融体系

【中图分类号】F8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1-0438-02

本文系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我省农村地区金融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批准号:L11CJY037)部分研究成果。文责自负。

一、辽宁省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农村金融改革初见成效

近年来辽宁高度重视农村金融工作,稳步推进农村金融改革,逐渐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不断加大金融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在此背景下,辽宁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试点以及财政部扩大中央财政农业保险试点等农村金融领域的改革与创新不断深化,不仅增强了支持和服务“三农”的资金实力,提高了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更为落实国家支农惠农政策、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辽宁省农村金融改革驱动全省涉农贷款的快速增长,驱动全省信贷结构的优化调整,驱动全省金融业的整体改革与发展,驱动全省城乡统筹发展。

(二)农村金融体系已基本形成,但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辽宁农村金融已基本形成以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制金融为主体,以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为补充,以保险公司、担保机构为辅助的较为完整的体系。但跟全省农村经济发展需求相比,农村金融机构仍显单一,营业网点稀少,因缺乏与需求相适应的风险保障机制,农村和县域资金外流数额较大,现有支农金融机构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引导其他金融机构参与农村金融服务的内外部发展环境还没形成。

二、辽宁省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农村金融弱势地位没有改变,涉农资金供给不足

农村金融的弱势地位长期以来形成的,近年来的改革和发展力度不断加大,但总体上仍不及城市金融。目前辽宁省农村金融的供给主要以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为主,农业银行以及刚刚成立的新型农村金融组织为辅,资金的供给难以满足农民和农村经济的需要。截止到2011年底,辽宁全省县域金融机构网点共3453个,其中乡镇有1868个,城区有1585个。1从区域划分看,乡镇人口占74.4%的县域总人口,乡镇每个金融机构网点服务压力要大于县城区域,县域平均每万人拥有机构网点1.5个,乡镇平均仅为1.1个。而2006年底,我国城市地区平均每万人拥有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网点2个。可见辽宁省县域金融机构网点分布存在区域失调,而且网点数量仍然较少

(二)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受限

近年来,辽宁加速推进农村贷款组织试点工作,积极发展壮大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整体来看,其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作用还比较微弱,发展速度和规模相对于广大的农村金融需求仍然较小。这是因为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能力还较弱。首先,较为严格的设立条件和政策使得部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业务经营受到制约;其次,起步较晚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社会认同度不够,也严重影响了这些机构的业务拓展;最后,政府配套设施不到位和扶植力度不够,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由于投入不足和条件不具备,难以加入征信系统、现代化支付系统等,致使在结算、支付、网上银行等业务开展上存在困难。

(三)缺乏金融风险保障机制,资金外流数额逐年加大

一是农村担保机构发展滞后,担保主体匮乏,担保能力有限;二是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户缺乏有效的抵押和担保,土地、房屋、农机具等很难达到金融机构的抵押担保要求;三是农村经济布局分散、技术水平和盈利水平不高、融资数额小和成本高、季节性强和周期长、价格波动和自然灾害等风险大,与金融业信贷投放支持优质行业和企业发展的方针相矛盾,而农业保险覆盖面狭窄,险种单一,又无法有效分散农业或有风险。这些因素导致在当前农村信贷利率高于城市信贷利率的前提下,农村中小企业和广大农户贷款增速仍然远低于全省各类贷款增幅,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农村贷款难的问题突出,与辽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对资金需求不断增强的现实需要存在明显矛盾。

(四)支农金融机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支农金融机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引导金融机构参与农村金融服务环境还未形成。一是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金融功能未能得到有效发挥,目前信贷业务主要集中在国有粮面油流通环节的信贷服务,其他大量的如支持农业开发、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性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二是省农村信用联社历史包袱沉重,负重前行。资产质量低,导致整体盈利能力、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等监管指标虽然进步较大,但仍然处于全国落后位置,支持农村信贷的能力受到明显的制约。三是邮政储蓄存贷比例严重失衡,成为农村金融市场的“存款大户”,但农村存款用于农村信贷的比例较少。四是国有商业银行支农积极性较低,普遍上收授信和贷款审批权限,只存不贷或仅发放个人消费信贷及个别较大项目贷款,信贷投向呈现向经济发达地区集中、向大客户集中、向优良客户集中、向中心城市集中的趋势,支农信贷几乎处于被搁置的境地。五是除农村担保抵押环境滞后、布局分散和项目管理成本较高以外,农村信用环境、司法环境不佳,也是制约金融机构进入农村金融信贷领域的重要阻碍。

三、辽宁省农村金融改革的对策建议

(一)营造开放的农村金融市场,进一步增加农村金融供给

当前,辽宁省农村金融供求仍然失衡。首先,应该统筹农村金融发展规划,在现有的基础上,重点确立乡镇金融服务网点的铺设计划,提高农户贷款覆盖率;其次,营造宽松、开放的农村金融市场,降低农村金融市场的进入壁垒,激励和促进更多的商业银行、外资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等进入农村市场,推动商业银行在县域以下设立机构网点,切实解决农村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再次,继续鼓励和扶植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和邮储银行立足县域,承担服务“三农”主力军的作用;最后,加大政策性金融支农力度,对于农村公共基建、重大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农业基础科学研究等,国家和省级政府应该继续整合金融资金加大投入。

(二)有序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完善相关配套设施

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速度较快,在农村金融中的作用不断增强。首先,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准入与建设要统筹安排、科学设置,合理布局,有序推动。其次,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积极搭建资本运作平台,引导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通过吸收银行资本、产业资本、民间资本和实体组织等多种途径拓宽融资渠道。再次,政府应该加大对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扶植力度,落实相关的财税优惠政策,尤其是对于小额贷款公司,建议参照农村信用社和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相关财税优惠政策标准执行。最后,推动和完善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尽快允许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加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从多个方面加强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设的指导扶持和服务管理。

(三)加强辽宁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一是加强信用环境建设。信用环境是农村金融生态的最直接体现。应主要从培育农村市场主体、征信系统建设等方面人手,全面建设农村社会信用体系。进一步深化农村企业产权制度建设,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明晰产权关系,完善内部治理制度,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使企业成为合格的农村市场主体。加快建设和健全企业和个人的征信系统,加快征信立法,实现银行、政府和执法部门间的信息数据互联互通。二是健全完善的法律体系是保证金融风险防范机制正常运行的基础。在立法方面要逐步健全完善银企信用关系所涉及的法律制度,要充分体现保护债权人利益的原则。加快改进行政执法和司法公正,提高失信者的违约成本,从而有效抑制违约行为的发生。通过司法部门的公正执法,打击企业非法逃费银行债务的行为,为健康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基础。

(四)加快农村金融体系建设,明晰金融机构功能定位

按照明晰的功能定位,建立和完善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相结合,功能健全、资本充足、服务完善、有序竞争、运行安全的农村金融体系。一是强化政策性金融支农作用,支持、鼓励和引导农业发展银行结合辽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拓展业务范围,逐步将信贷投放转移到农村投资规模大、周期长、见效慢的项目,为农村基础性公共产品开发项目提供有效信贷支持;二是引导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逐步提高对县域中小企业和涉农贷款的比重,重点支持农产品产业带、农产品产业基地、高科技农业产业和设施农业建设项目;三是集中力量做大做强省农村信用联社,切实采取措施帮助其提高资产质量,化解历史包袱,扩大资产规模,千方百计给予特殊的有利于加快发展的经营政策,通过进一步放宽贷款对象、拓展贷款用途、提高贷款能力、科学设定利率和改进服务方式,实现更好质量和更高效率的发展;四是充分发挥邮政储蓄银行存款数量多、邮政储蓄所点多面广等后发优势与潜力,积极引导邮储银行开发支农贷款产品,支持三农发展;五是大力发展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的试点、培育和审批,使之成为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中富于生机与活力的重要补充和组成部分。

上一篇:简论速冻食品加工储运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质量安... 下一篇:浅谈如何加强收费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