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建筑施工管理中的质量管理措施

时间:2022-08-16 09:44:20

解析建筑施工管理中的质量管理措施

摘要:我国的建筑行业在最近的几年里发展迅速,建筑工程的数量显著增多,随之而出现的质量问题也增多了,建筑工程的质量是建筑的生命,质量管理是整个工程管理的关键,而且建筑物的质量更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所以加强质量管理是建筑企业对工程管理的重中之重。本文将分析建筑工程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原因,并提出质量管理措施,希望能为建筑施工管理中的质量管理提供思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质量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近些年建筑行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得到了长足发展,建筑工程数量显著增加,建筑行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暴漏出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些建筑工程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建筑工程的质量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社会稳定息息相关,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能能对整个工程质量造成不可弥补的严重后果,施工过程是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最主要最重要的环节,保证施工质量才能谈得上建筑物的功能性及美观性等其他方面。做好施工管理质量管理是关键,只有了解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才能采取恰当的措施改进管理,保证建筑工程质量。

建筑工程施工存在的问题

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于多个方面决定,主要是建设工程本身的性质和施工过程两方面,建筑工程的设计方案、材料选取、施工工艺、施工人员技术水平等都会影响到工程质量,许多工程质量的问题都具有普遍性:

1、施工秩序混乱

施工管理中,缺乏一个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工序之间、工种之间没有严格的交接措施,如果前一道工序存在安全隐患,后续人员不及时纠正,反而故意掩饰错误,将安全隐患扩大化。

2、建筑工程质量粗糙

建筑工程质量方面不追求精益求精,显得过于粗糙,许多建筑存在漏水渗水,表面横不平、竖不直、抹灰脱落,线条弯曲,外观粗糙马虎等问题,这些问题看似很小,不会影响建筑的整体安全性能,但是严重影响了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果。

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

1、开发商质量意识淡薄

在众多的建筑企业中存在部分施工单位,他们的技术人员安全意识不足,法律意识淡薄,进行施工时,不严格执行相关规范和操作规程,不按图施工,不按顺序施工,不能采取恰当的技术措施等,有些人为了追求利益甚至偷工减料,种种原因将造成工程质量低劣,还可能造成施工事故。建筑工程项目中有些开发商资质较浅,管理人员的工程管理知识匮乏,质量监督部门的力度跟不上,从项目一开始就不能保证配套的工程管理。还有些开发商不懂工程监理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为了节省成本,不聘请专业监理公司负责项目的监理。有的开发商急功近利,缺乏远见,质量意识淡薄,没有对质量管理充分重视,只是把项目交给施工企业,不组织自己的质量管理部门深入现场,所以不能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从而使建筑工程施工处于放任自由状态,质量很难得到保证。有的开发商只追求经济利益,不考虑工程的社会效益,为了谋求自己利益最大化一再降低工程质量标准,这种不端正的经营态度影响了工程质量最终也会影响企业的发展。

2、施工单位层次不齐

最近几年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基本设施建设规模加大,商品房开发量不断增加,导致施工企业数量迅速膨胀,这些企业存在着良莠不齐的现象。一些施工企业技术落后,管理水平低,设备陈旧,人员素质低,根本不能满足建筑工程需要。而一些大型的设计、施工单位却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大量承包工程,再进行转包,有的项目甚至经过多次转包。同时,那些资质差的施工企业人员波动大,人员稳定性差,导致技术力量和工程质量明显达不到工程质量要求。

3、原材料质量控制不到位

由于施工企业良莠不齐,一些施工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盲目地省工钱、赶进度,对原材料的质量标准一降再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以次充好,比如工程中要用石砂,却改用价格较低的石粉代替或掺杂在石砂中;第二,砂子不经筛选,连大带小,同时拌入混凝上中;第三,砂子中泥质含量太高,不事先水洗,直接在施工中使用。这些问题将造成混凝土强度不能达标,用在基础上很容易造成桩基偏位,用于顶部时,则可能发生顶部开裂渗漏等现象。

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针对性措施

1、明确工程质量目标

进行施工前,依据建筑工程的具体情况,针对工程施工特点,再结合业主要求,编制工程质量监理计划书,编制时要遵照《建筑工程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符合建筑质量验收标准,明确监控的目标、标准。建筑工程监理目标要能够充分反映本工程项目的特点,然后以此监理目标为基础,制定科学合理的技术措施,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每一工序要严格按照监理目标的要求来进行,从而确保建筑的施工质量。

2、加强责任制度建设

建立责任制度,做好责任分配与落实,这是做好建筑质量管理的根本途径。项目的质量管理人员要有明确的责任划分,每一岗位的负责人要签订责任书。另外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监理工作制度,如监理人员考核制度、会议制度、监理日记填写制度、监理质量检验及验收制度等,这样就可使工程监理工作规范化,此外还要做好沟通工作,质量管理人员与承包商、施工工人定期沟通,对于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指出,及时改正,最大可能减小质量隐患。

3、加强原材料控制

材料质量控制,要通过比较做到,货比三家,择优使用。对主要生产采购原材料时要进行实地考察。工程项目一般会设置样品,要严格按样品进货,并落实检测和验收。对材料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承包人必须明确所需材料的质量标准和技术标准,尽量选用质量好的材料,坚决不适用不合格产品。

4、加大施工管理力度

施工过程要严格遵守《建筑法》以及《建筑工程管理条例》,依法治建。与建筑行业相关的各职能部门要予以大力配合,做好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服务工作,可以采用以下几点措施。第一,加快监管信息化建设.加强监管工作信息化建设是一种新型的手段,是强化监管、提高效能的有效措施,同时可以解决施上现场与建筑市场监管脱节的问题,破解信息不对称的制约;第二,强化建筑市场和施工现场必须加强联动。建立一个信息平台,对于平台反映出来的施工问题.运用市场监管的手段加以分析,及时予以处理,并将这些情况录入平台;第三,做好宏观规划,办理施工许可时,重视质量安全监管;第四,健全市场规则,实行市场准入和清出制度,对于施工企业和监理企业资质挂靠现象要严厉打击;第五,对于压级、压价和低价承揽工程等违法行为要严厉打击。保证质量管理的投入,确保人员资金到位;第六,健全法制,严格执法,对违法建设行为要从严处理,保证建筑质量保证人民安全。

5、做好施工全过程的管理

整个建筑工程施工是一个长期、完整的过程,要使得施工过程中经济与技术相统一,严格按照施工;第二,制定科学的工作制度,保证各项工程的技术间歇;第三,做好人力资源管理,保证工期,做好细部处理。

结束语

建筑行业是国家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建筑工程质量关系到经济建设发展,也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发展,建筑施工管理的质量管理是建筑物质量的有力保障,怎样为国家发展建设质量放心的建筑,怎样为人民生活提供安全舒适的居所,是每一个建筑行业人员必须思考的,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凌传荣,林知炎.21世纪中国建筑质量管理的新思路.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0,22(1).

[2] 川.建筑施工管理中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浅谈.科技之友,2012(6).

[3] 李营社.建筑质量管理实施步骤探讨.科技资讯,2011(23).

[4] 裴国忠.浅析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山西建筑,2007,33(19).

[5] 孙士龙.谈建筑工程建设中的现场施工管理.山西建筑,2013,39(3).

上一篇:市政给排水管道布置设计及技术措施 下一篇: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