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教育躬耕者

时间:2022-08-16 08:15:43

关爱教育躬耕者

夜阑人静,有一盏灯总会如约亮起。浓茶墨香,相伴一位天命之年的师者。自嘲学历卑微,他用手不释卷的勤奋换来渊博学识;自愧嘴拙言陋,他用朗朗上口的顺口溜串出妙语连珠。出口即故事、满腹皆文章,他是昔日最受学生欢迎的余书记,也是时下名闻四方的草根职教先锋,他就是2010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先进个人——余国良。

疾步走进办公室,还来不及缓解一下舟车劳顿,余国良就“扎”在了电脑前,要赶紧将脑子里的东西“驱赶”到电脑上。走千所中职学校取职教真经,访万名职教同行寻教育灵感,余国良说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跟职校学生在一起,跟职校老师在一起,“他们让我感受到了年轻与活力,这是职业教育带给我的爱与感动。”

麦田里的守望者

出生于浙江衢州农村,余国良当过放牛娃,也曾是小小庄稼汉。在那个不爱书生爱武生的年代,得以投身军营的余国良曾屡屡招来旁人钦羡的目光。在部队里学文化、练技术,那几年是余国良成长最快的几年。退伍转业,余国良被分配到衢州市技工学校(衢州市工程技术学校前身),那是1986年,学校尚未从小乡村迁往如今的新校址。

尽管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师范教育,但是凭借一颗爱学生的心,农民出身的余国良逐渐摸索出了一套独特的教育理念。他在即将出版的《让失意的鸟儿飞起来》(暂名)一书中讲述道:“菜农们为什么总要与那些正处于‘青春期’的四季豆过不去,时常把向外攀爬的藤蔓绕到小竹竿上面去呢?因为只有这样它们才能迎着阳光向上发展,才能长势好、结豆多。”从学生们耳熟能详的种豆常识说开去,将师长们为什么总要规劝、干涉学生行为的道理娓娓道来,让刚才还趴在桌子上无精打采的学生一下子来了精神。

援引农牧常识进行通俗化的德育教育,可谓余国良的拿手好戏。将闲书比作麦田里的野麦子,教诲学生莫要因为好看而留着它们,以致最终影响“收成”;将行为习惯较差的学生比作差秧苗,提醒教师只要科学周到地侍弄他们,照样能有好的收成;将要求学生做某件事比作教牛拉犁,先摸摸他们的头再饱饱他们的胃,还要让他们先轻装走上几圈,以此引导教师在教育学生过程中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这些看似登不上大雅之堂的理论却实实在在地碰触到了学生的内心。自诩为麦田里的守望者,余国良认为中职学生需要的正是“农场教育”。

中职学生中的大多数人来自农村,调皮捣蛋、精力旺盛,还爱跟老师对着干!在与学生接触交流的过程中,余国良渐渐发现这些学生桀骜不驯的性格下往往藏着一颗寂寞悲伤的心。指着照片上那位依偎在自己身边的“小寿星”,余国良感慨说:“职技校的学生往往来自单亲家庭、贫困家庭、留守家庭,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缺乏亲情的关爱、师长的鼓励,但是调皮捣蛋并不等于品德差,学生越是做出出格的举动,越证明他们希望引起老师的注意。” 余国良总能犀利地看到学生行为背后的内心诉求,倾其所有地关心着这些孩子,也正因为如此,他也多了许多贴心的“儿子”、“女儿”。

或许连余国良自己都已经数不清到底资助过多少位贫困学生,悄悄帮这个缴了学费,默默给那个塞几百元生活费,更别提与他结下深厚父女情谊的“小女儿”。倒是学生处的老师留下了这样一组宝贵的数据:曾经在某一个学期内,余国良就陪伴或探望过59人次的学生“病号”。对此,余国良却神秘地解释说:“这并不仅仅是老师关爱生病的学生那么简单,这是我一直在寻找的教育机会。”

原来,在余国良看来,只有学生愿意接受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否则就如同“摁着牛头去吃草”。正如他在2009年全国中职学校德育工作论坛会上的发言中所说:“只有爱上这批孩子,才能留住这批孩子;只有留得住这些学生,才有机会教育他们;只有通过教育他们,才能成就这些学生,甚至成就一个家庭!”而探望生病的学生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因为一切教育皆有线束,教师把每个孩子都当成了自已的孩子,他们也就把教师当作亲人,此时的教育才是“无言而教”。“中职三年是人生的重要分水岭,我希望他们走上社会时,能成为人格健全、懂感恩、懂生活的良好公民。我是一个守望者,守候着一方教育的沃土,只为能够看到学生的茁壮成长。”简单的言语直抵教育的真谛,余国良翻看着厚厚一叠学生们在离开校园前写给自己的信,有种唤作回忆的笑容爬上了他的脸庞。

校园里的能量源

偌大的会场,台上却并不见余国良的身影,拿着无线话筒的他正在学生落座的队伍里穿梭而行。是他让学校老师买了许多个无线话筒,“你是主人,你的声音更重要!”“余书记答全校学生108问”……从2004年至他换岗前,这种大到学习方法,小到食堂服务,让学生开口说话、培养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的教育形式,可谓标新立异之举。非但在学生当中反响甚高,而且也打开了一扇师生交流的新窗口。

每每遇到违纪的学生,余国良都会细心与他们交流,在恳谈中他发现,很多摩擦都是由于学生不善表达而引起的。“不小心踩了他一脚,我本来是想说‘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可不知怎么的,话到嘴边就变成了‘我又不是故意的’!”“我以为他明明错了还想挑衅,张口就回了一句‘你想怎样’?”听完摩擦双方的自述,余国良已经大概能在脑海中还原事件经过了。本来是芝麻绿豆大的小事,就是因为学生不善表达而“变了味”,看来,在中职学生中引入“说话教育”刻不容缓。于是,一场以歌声、笑声、掌声、口号声、感恩声为主要内容的“五声”教育,开始在衢州市工程技术学校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1046,携手奋斗;物畅其流,奔向全球!”喊着雄壮的班级口号,1046物流班的学生方阵雄赳赳、气昂昂地列队来到操场,每个学生都鼓足了劲儿,中气十足。余国良给每个班级都编创了一句口号,但凡遇到大的集会活动,他都会要求学生先喊上一嗓子。在余国良眼中,这些孩子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正能量,因此中职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为这群孩子补充“精神能量”,护住他们的“精气神”。

除此之外,余国良要求教师多奖励学生,给予学生爱与关怀,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愉悦地接受教育,快乐地度过校园生活;他努力为学生创造一展歌喉的舞台,“欢歌笑语星期六”、“天天有歌声”等丰富活动不一而足;“老师好”要天天喊、平安电话周周打,从身边小事做起加强对学生的感恩教育……用歌声激活校园、用笑声装点校园、用掌声快乐校园、用口号声振奋校园、用感恩声温暖校园,学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老师们都忍不住找到余国良抒发感慨:“没想到我们的学生这么可爱啊!”

但学生的可爱又何止体现在这些方面!某次余国良与一违纪学生边走边谈心,师生俩经过一处正在滴水的自来水龙头。余国良下意识地想要去拧紧水龙头,却发现它滑牙关不上了。正在余国良愣神发愁的瞬间,那名刚刚还被批评过的学生就近捡起一根小铁丝,三两下就将水龙头暂时关住了。“你真聪明,手很巧啊!”余国良不失时机地表扬了这个前一秒钟还处在受罚阴影中的学生。抬眼望着余国良,学生清亮的眼神中写满了欣喜:“老师,要不您将全校的水电都交给我来管理吧!”主动请缨的提议让余国良突发灵感,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学生的请求。学校就此成立了“水电管理部”,组建起一支水电管理小分队,甚至为这支小分队每人配备了一个水电工的专用工具袋。一支完全由学生自发成立、自主管理的队伍开始每天“巡逻”在教室楼道间。

“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评价、自我服务”是衢州市工程技术学校“五自管理”的核心内容,将权力下放给学生,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这是余国良从“水电管理部”得到的启示。“因为在水电管理部的管理之下,学校再也没有出现‘长流水’、‘灯长明’的现象,而且这些学生在其他行为品德方面也有了很大的变化。这是赏识教育带来的积极效果。”于是,从一个“水电管理部”发展出涉及校园生活方方面面的18个学生自我管理部,衢州市工程技术学校的学生自主管理百花齐放。余国良更将此戏称为:干活的人要多,吃饭的人要少;把人管得“活蹦乱跳”,把事管得“服服帖帖”。而“五声教育”与“五自管理”也获评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二等奖。

草根团的领头雁

足迹遍及全国10余个省份,累计做了120余场报告,来自全国的10万余人聆听了报告,目前团队所做的21世纪国家教育科学院小额资助项目——《中职学生厌学与流生现象研究》就吸引了全国各地共计164所学校的老师参与……致力于多视角研究中职教育问题,汇聚团队力量推动中职教育发展,由余国良出任团长的“中国草根职教先锋团”近年来可谓声名鹊起。越是在中职教育这片土地上耕耘得勤奋,就越是感觉到这个行业可以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余国良有幸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有心推动中职教育向更美好方向发展的职教同仁,于是大家一拍即合,就此踏上了“用脚做教育”的新旅程。

单亲家庭的孩子如何去教?应该给予留守儿童怎样的关爱?中职学校因厌学而导致流生怎么办?如何对中职学生进行入学指导?……一系列中职教育过程中具有普遍性、敏感性的话题成为余国良以及中国草根职教先锋团其他团员时常思考、讨论、交流的问题。每周五晚上,中国草根职教先锋团的成员们都会早早守候在电脑旁,借助于QQ群这一网络平台,天南海北的老师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我们常把自己比作‘鲶鱼’,誓要搅动中等职业教育这方鱼池。”希望通过校际间的职业教育教学交流,让更多的老师更理解职业教育、热爱职业教育,让更多学生自信起来,找到自己的最佳发展区,余国良坦言:“这一切都源于我们对职业教育的爱、责任与兴趣。”

“把学生视为‘恋人’,你会发现你的状态天天都是美的,你的语言时时都是甜的,你会注意自己的穿着言行,记住与学生之间有纪念意义的重要日子……其实我们的教育,简单点来说,还不就是对学生好一点吗?”笑声四起、掌声雷动,余国良幽默的语言总能赢得满堂喝彩,座无虚席不说,还常常有周边学校的老师慕名而来,哪怕只能获得一张“站票”。没有华丽的包装、没有绚烂的舞台,有的只是对职业教育的满腔热忱,凭借着27年执教经验所积累下来的教育理念与案例,余国良的讲座丰富而又深刻、幽默诙谐而又发人深省。

作为余国良的主管领导,又多次与他同台讲学,衢州市教育局副局长翁孝川也很欣赏他这种职教观念:“现今的职业教育,更多的是需要能真正懂得中职学生内心的老师,需要能耐心地、不厌其烦地去倾听学生的老师,需要能贴近学生生活、细细观察学生的老师,需要课内课外能全身心走进学生群中去的老师,这样的老师是中职教育的宝、中职学校的魂、中职学生的友,余国良老师就是这样的宝、魂、友。”

“做”字当头而言未及至!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外出讲学,不管遇到多大的难题,余国良从来不说“没我不行”,但更不会说“我不行”!他时刻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职业教育,他认为只有让学生在遇到困难时愿意主动倾诉的老师才是好老师,只有让学生带着梦想步入社会的学校才是好学校。为着这两个目标,他努力了半辈子,如今,他希望更多年轻教师接过梦想的火炬,点燃中职教育的发展新希望。

上一篇:“亮点工作室”创出新亮点 下一篇:一体化课改再添新“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