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贾芸谋差》所思

时间:2022-08-16 04:17:02

《贾芸谋差》这篇文章选自于《红楼梦》第二十四回《醉金刚轻财尚义侠 痴女儿遗帕惹相思》这一章节,安排在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的第六单元。本单元是小说单元,主题是“话里有话”,因此在安排教学目的的时候,我们无疑应该把重点落到品味人物语言,赏析人物形象上。

纵观学生的现状,对于我国四大古典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是学生的最爱,而对于《红楼梦》,大部分同学没有读过,认为读不懂、没兴趣。因此我想把自己的教学目标在原来的基础上稍作一下调整,在完成原有教学目标的同时,我想让学生产生阅读《红楼梦》的兴趣,从而感受我国古典文化的独特魅力。在学完这一篇课文后,我觉得我在完成这一课的教学时,有几点可取之处。

第一,多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红楼梦》的语言魅力。在这篇文章中,出现了几个人物——贾芸、王熙凤、卜世仁、倪二,每个人物的语言都很有特点。我让学生先默读,了解小说的情节,然后通过指名读、男女生对读、齐读、分角色朗读等方法,品味文中的重点语段,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文本。在读到贾芸到舅舅卜世仁家赊冰片、麝香的语段时,对于贾芸说的那段话,学生就产生了分歧。有的学生认为,贾芸所说的话,是对舅舅的尊重、认同,从心底里感谢舅舅在父亲去世后对自己的帮助,而有的学生认为,贾芸的话是气话,是怪舅舅在父亲去世时只帮着出了出主意,并没有帮什么其他的忙。于是,我就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去品读,从而让学生懂得了话里有话、绵里藏针的语言艺术。

第二,问题的巧妙设计。教授这一课的一个重点,是赏析人物形象。卜世仁这个人物,在《红楼梦》中微不足道,但曹雪芹在刻画他时,并不马虎,把他的冷漠刻薄、为富不仁的品质刻画得淋漓尽致。因此在赏析这个人物的时候,我也花费了一番心思。尤其是在问题的设计上,斟酌再三。我首先设计了一个问题:卜世仁答应了贾芸的要求吗?他是怎么拒绝他的?这个问题好解决,学生们纷纷发言,并在文中找到了相应的语句。我又赶紧抛出第二个问题:他不打算赊,原本三言两语就可以打发贾芸走,他为什么说了那么多的话?动机是什么?技巧在哪儿?因为有了前面的铺垫,所以在解决这个难点的时候,就迎刃而解了。学生通过品味语言,马上知道了卜世仁的笑里藏刀,他对外甥的冷漠无情。文中的另一个人物贾芸,在备课时,我有过激烈的思想斗争,贾芸是本文的主人公,也是刻画得最成功的一个人物,我究竟放在哪个环节赏析最好。最后,我把他放在最后一个赏析,让学生对话里有话有了了解后,再来赏析贾芸,就可以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并且我让学生在学习之前,去查找资料,对贾芸在贾家所处的地位做了一下了解。学生知道了贾芸只不过是贾家的远房子弟,是后廊上五嫂子的儿子,他早先没有了父亲,也无产业,所以很早就面临生计问题,也很早就知了人情冷暖。所以在学习时,对于贾芸一见贾宝玉的面就认其做干爹;想法设法,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去谋取差事,就很好理解了。在赏析他时,我设计了一个问题:贾芸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文字中感受到的。在1006班上完课后,我发现,这个问题能起到发散学生思维的作用,但面太散,课堂不好驾驭,于是在1003班上课的时候,我把这个问题稍作了修改:在前面的品读中,我们知道了贾芸是一个伶俐乖巧的人,你是从哪些文字中感受到的?他除了这一品性,还有哪些性格特点?问题改了后,针对性更强了,学生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有了方向,所以很快就找到了答案,并且有话可说,有的从文本中品到了他的阿谀奉承,有的品到了他的孝顺等等。

第三,巧舌如簧,培养兴趣。这篇文章,正常情况下,三课时完成绰绰有余,但对这样一篇好文章,我不怕花时间,我花了四节课时。第一课时,我没有走进课文,而是带学生们了解了《红楼梦》的写作背景、曹雪芹的简介,并向学生详细地介绍了金陵十二钗。学生的兴趣盎然,还没等我教第二课时,他们就迫不及待地去品读文本了。一直以来,学生对《红楼梦》都有畏难的情绪,觉得语言有些晦涩,很难读懂。所以,我带学生赏析人物的时候,也放慢了速度。让学生反复地读,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去品文嚼字,带着学生一点点地感受红学的魅力。在赏析到贾芸这个人物形象时,我联系《红楼梦》里其他描写他的章节,让学生了解到贾芸是《红楼梦》里少数几个比较正派的男人之一,他没有什么令人恶心的恶习,有一定的办事能力,喜欢上了丫头小红,捡到她的手帕后经过一番接触,两人渐渐陷入爱河,上演了一出和宝黛之恋同样纯美的爱情故事。而他也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贾府败落后帮助过身陷困境的宝玉和凤姐等,让学生对这个人物产生兴趣。

学无止境,教无定法。我发现,在我们的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文本,不同的学生,随时调整我们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喜欢和文本对话,从而达到主动学习,主动获取知识的目的,那么我们的教学也会做到事半功倍!

上一篇:向审题要效益 下一篇:浅谈《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炼字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