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高职教育特点,强化学生五种意识

时间:2022-08-16 01:05:05

把握高职教育特点,强化学生五种意识

摘 要: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建设大发展的坚强支柱,不同于普通的高等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高职学生也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生,也有其自身的特点。高职教育必须根据自身特点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以适应社会、国家和学生发展需要。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特点 高职学生 五种意识

自1999年实行高校扩招政策以来,我国高职高专院校的办学规模迅速扩大,无论是在校生人数还是院校数量均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高专教育迎来,我国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指出: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建设大发展的坚强支柱,它不同于普通的高等教育。高职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其鲜明的职业岗位针对性,它培养的人才处于社会人才中的较高层次,而他们活动的领域更贴近实践,又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属于技术应用型人才。这种人才有别于学术型、工程型和技能型人才,它能够独立成为一种教育类型。

与普通的高等教育相比较,高职教育应使学生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技术应用能力强。高职教育应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以岗位技术标准为依据构建课程结构,以真实产品的生产或工作任务的完成实施教学,促使学生的职业技术更专、更强。

第二,职业素养高。职业教育既要“使无业者有业”,又要“使有业者乐业”。技术只能使无业者有业,素质才能使有业者乐业,使有业者得到持续的发展。职业院校的素质教育应更加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的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踏实肯干、谦虚好学和与人合作的精神,安心在一线工作。

第三,岗位适应快。高职教育要倡导教学设计与职业岗位的对接,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最大限度地缩短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距离,学生上岗就能工作。

因此,高职教育应注重学生以下五种意识的培养。

一、强化学习意识,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学习意识是指个体在获取知识和巩固知识的过程中,对自身的状态和特点、自身与所学知识之间的关系、获得知识和巩固知识效果等的认识与评价。在心理学上,指个体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是个体所特有的反映形式。它具有自觉性、能动性、社会性三个特点。换言之,指个体能够有意识地、自觉地以知识、概念、思想等观念形式在头脑中对自身学习进行反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一份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该报告由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供,提出了“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通行证”的重要观点,并指明了终身学习通过四大支柱实现: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这也是每个人全面发展的知识支柱。

虽然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但毕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按照现代高等教育的要求,非常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注重理论知识的相对系统性,办学必须符合高等教育的规律,教学必须达到高等教育的水准,并注重学生的政治素养、道德素养、法律素养、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考虑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时代在进步,社会发展突飞猛进,新的知识不断出现。每个人要想使自己有所成就,只有具备良好的学习心态、意识,不断充电,与时俱进,才能跟上时代步伐,才有可能实现人生价值,获得成功。

二、强化实践意识,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高职学生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要的应用性人才,所学的理论知识必须与实践相结合。高职教育就是要强化学生的实践意识,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高职教育应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以岗位技术标准为依据构建课程结构,以真实产品的生产或工作任务的完成实施教学,促使学生的职业技术更专、更强。高职教育要倡导教学设计与职业岗位的对接,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按照技术领域或职业岗位要求,参照国家职业标准,构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课程标准;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实施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方法;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促使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要求更加吻合,最大限度地缩短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距离,学生只要上岗就能工作。

为此,高职教育要使高职学生积极地投身到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去经受锻炼,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学习和运用的统一。通过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及志愿者活动,对课内所学知识会有更直接的实践感觉、实践把握,从中会发现更多所在专业领域内和其他领域内日新月异的变化。在实践过程中应注意虚心学习、不怕吃苦、勤于思考、善于总结。

三、强化企业文化意识,实现大学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在经历30多年初步发展和近十年快速发展后,规模发展很快,院校数与在校生数已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在规模的快速扩张之后。高职教育的内涵建设成为当前的主要任务。应该看到,在内涵建设中,高职教育的文化建设刚刚起步,且尚未形成自觉,这是高职教育内涵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关节点所在,而文化建设的重点在于如何使大学文化与企业文化在高职教育中有机融合。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经营理念、经营目的、经营方针、价值观念、经营行为、社会责任、经营形象等的总和。高职教育与产业有着天然的渊源关系。从最初的学徒制来看,职业教育是在企业内部进行的,是企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后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工业革命的产生,职业教育才逐渐从企业中分离出来,走上专业化发展道路。职业院校虽从企业中独立出来,但与企业的协作却并没有因此而减弱,产教结合成为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

从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理念看,高等职业教育应该在大学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和建设上下功夫。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属性和培养目标相适应,高职教育应坚持以行业(企业)文化为本,自觉将行业(企业)文化或地方文化融入到学校文化建设中,吸收到教学内容中,渗透到日常教育活动中。这实际上就要求高职教育做到使产业文化进教育,把产业发展进程中形成的特色文化和优良传统充实到教育体系之中;使企业文化进校园,工作文化进课堂,把相应工作岗位所需要的文化理念,如制造业的精细、金融业的严谨、会计业的诚信等,自觉地渗透到相关专业课程中去。

实现大学文化与行业(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应成为高职教育的一种价值追求,需要研究、探索、凝聚、积累,更需要设计、系统规划、不断推进。

四、强化团队意识,发挥集体潜能

所谓团队意识,简单来说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团队意识的基础是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核心是协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并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团队意识的形成并不要求团队成员牺牲自我。相反,挥洒个性、表现特长保证了成员共同完成任务目标,而明确的协作意愿和协作方式则产生了真正的内心动力。团队意识是组织文化的一部分,良好的管理可以通过合适的组织形态将每个人安排至合适的岗位,充分发挥集体的潜能。如果没有正确的管理文化,没有良好的从业心态和奉献精神,就不会有团队意识。

职业活动中不仅需要竞争,而且需要主动合作精神,竞争与协作相伴而生,相离而失。实践证明,一个人的职业活动,总是与一定的职业群体相联系,离不开同行业的支持与协作,特别是在生产力高速发展的今天,职业分工越来越细,劳动过程更趋专业化、社会化,需要加强联合。产业间相互依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发展趋势,也要求一个单位内部部门之间、员工之间必须团结协作。

五、强化职业意识,体现职业教育本质

高职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其鲜明的职业岗位针对性,即“职业性”。这就要求高职学生必须注重职业意识的培养。

职业意识是作为职业人所具有的意识,以前叫做主人翁精神。具体表现为:工作积极认真,有责任感,具有基本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既影响个人的就业和择业方向,又影响整个社会的就业状况。职业意识由就业意识和择业意识构成。就业意识指人们对自己从事的工作和任职角色的看法;择业意识指人们对自己希望从事的职业。职业意识是人们对职业劳动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等心理成分的综合反映,是支配和调控全部职业行为和职业活动的调节器,它包括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协作意识和奉献意识等方面。职业意识是职业道德、职业操守、职业行为等职业要素的总和。职业意识是约定俗成、师承父传的。职业意识是用法律、法规、行业自律、规章制度、企业条文来体现的。职业意识有社会共性的,也有行业或企业相通的。它是每一个人从事工作的岗位的最基本,也是必须牢记和自我约束的。

高职教育中的职业意识教育培养必须贯穿于整个高职教育的始终,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形成全新的教学模式。这对高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我国高职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同样具有非凡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毅.职业学习与就业指导[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2]詹万生.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王荣发.职业发展导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4]周明星.职业教育学通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5]何向荣.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6]马必学,王式正.高等职业教育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与训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上一篇:构建大学生沟通能力长效培养机制 下一篇: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略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