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摩西拍成了神经质

时间:2022-08-16 12:31:13

把摩西拍成了神经质

[评分]

法老与众神

导演:雷德利・斯科特

主演:克里斯蒂安・贝尔/乔尔・埃哲顿/亚伦・保尔/西格妮・韦弗

类型:剧情/历史

上映日期:2014年12月12日(美国)

没人能否认雷德利・斯科特的视觉表现力,他的作品不管全片质素如何,单看画面的话,不仅极端养眼,还很容易被忽悠得“燃”了。新片《法老与众神》就很典型:彰显神迹的十场瘟疫,血脉贲张的两军大战,惊险刺激的狭路追击,更不用提史上最真实的“摩西分海”了―这一切都令人期待不已。

可是,等看完电影,观感会完全不一样,令人激动的画面依然存在,可放在全片的剧情与叙事结构中,它们甚至让人有味同嚼蜡的感觉。这种反差在于斯科特根本没有用心去经营这个故事。

质疑上帝的摩西

《法老与众神》给人以“不知所云”的感觉。最表层的故事,那些关于摩西成长及转变的过程,那些《圣经》读者耳熟能详的内容,都有呈现;但是,从这种呈现背后,像斯科特这一级别的导演,观众还会期待他“有所表达”―也就是导演想通过重述经典故事,来传递什么新的信息。

斯科特并非完全没有表达的欲望,只是他表达得很零碎,以至于很难从中得到完整而清晰的体验。比如说,对于摩西这个人物的处理,包括他的行事方式与逻辑,斯科特明显是从更符合现代人意识的角度出发来描绘的。从小被当作另一身份带大,是否能一朝转变立场、接着转变信仰和敌我关系?最大胆的是让摩西不再是“上帝的忠仆”,在绝大部分时间内,摩西对上帝保持了一定程度的怀疑,甚至有反驳与不从的时候。

斯科特不信教,以他的眼光来看摩西的故事,某些在信教人士看来天经地义的篇章,可能就有问题,比如说“天降瘟疫”的段落。从普世价值的视角来考量的话,上帝对埃及人的惩罚及严重程度,向来是比较有争议的。借助摩西的怀疑,斯科特想传递的是现代文明对宗教历史的审视。这种大胆的新意,如果处理得好会比大场面更震撼。

角色行为动机很分裂

可惜的是,这种情怀与视角并未贯穿始终,斯科特仅仅让这种念头现了一丝端倪,然后又放弃了,在后面的情节中完全看不到痕迹。这不仅让全片缺乏一种可以把握的诉求,连角色的连贯性也牺牲了。斯科特的摩西,本来有可能成为最人性化的先知,目前的效果,可能更多只是“最神经的先知”:斯科特创作思路的分散,导致该角色的行事及想法,也变得分裂。

而这种分裂,也影响了演员的发挥。其实,克里斯蒂安・贝尔的表演,是很有看头的,对摩西身份转换过程中的困惑把握得很精准。可是,受制于故事的生硬转折,他的多面性演绎没法形成和谐的统一形象,观众脑海里最多留下他发挥精彩的一些片段,对于摩西这一人物,印象还是模糊的。

《出埃及记》的种种漏洞,不排除宗教题材的敏感性带来的限制。然而,斯科特如果不是做好了“虎口拔牙”的准备,又何必动这个题材?唯一的解释是斯科特压根就没有任何野心,也对这个项目本身没有任何激情,纯粹当成一个工作而已;而对投钱的大佬们而言,也只是看中了斯科特呈现大气画面的能力。这种和艺术无关的相互利用,造成影片空有一副好皮囊,却轻飘飘的没有一点力道。

上一篇:万物理论 2期 下一篇:黑衣人穿搭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