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间弥生装饰性雕塑的影响

时间:2022-08-15 10:58:22

草间弥生装饰性雕塑的影响

[摘要]文章首先从分析草间弥生的成长经历入手,通过对雕塑作品的研究,分析草间弥生雕塑的代表作品及其影响力。

[关键词]雕塑;前卫;装饰;南瓜

中图分类号:J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8-288-01

草间弥生是日本当代重要的艺术家,1929年生于长野县,她是前卫雕塑家、画家、小说家,在日本被认为是现存国宝级的重要现代艺术家,并入选为全球百大重要艺术家。

草间弥生10岁开始便患有神经性视听障碍常有自杀的企图。中学毕业后,进入京都市立工艺美术学校,主修日本画。1957年移居美国纽约,开始从事前卫艺术的创作,并与当代重要的普普艺术家包括安迪·沃荷(Jan Barrel)、琼斯(Jas-per Johns)与欧登柏格(Class Oldenburg)一起联展。她的作品并不断于世界各地展出,获全世界90余所美术馆典藏。曾获颁美国颁发终生成就奖、法国文化部颁发法国艺术及文学骑士勋章、日本国内颁授的各种奖项。草间弥生在书中详细叙述回顾自己这一生充满传奇的创作之路。书中开头是从她1975年前往美国的人生开始叙述,因为她认为,尽管自己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喜欢画画,但真正具有决定性的、命运的关键时刻,还她是下定决心离开日本,前往美国的那个瞬间。她在美国的生活、艺术创作源头与概念,但书中也穿插叙述了关于自己童年的过往、家庭背景、求学过程,以及她会走上艺术创作一途的影响来源。

草间弥生自称为“精神病艺术家”,在书中她毫不避讳谈到自身的精神状况,也谈到艺术创作如何将她从濒临崩溃的边缘,一次又一次地挽救回来。“我一圈圈收着艺术这条线,尽可能努力摸索自己的生存方式。若是没有这个窗口,我一定会在更久更久之前就受不了周遭的环境跑去自杀”。正是因为刚起步摸索的艺术给她指引方向,她才得以生存下来,最后成为在日本影响深远的重要当代艺术家。她目前居住在东京的心理治疗所中,并以81岁的高龄继续从事艺术创作。她常常对外表示,“若不是为了艺术,我应该很早就自杀了”。草间弥生在美国的十几年,正值波普艺术的兴盛期。多年以后,当评论家们重新梳理她的创作历程时,把“草间弥生式”的疯狂,归位于复杂的社会环境:“那是一个‘嬉皮士’横行的时代,草间弥生很快就意识到这个国家正在流行什么,他们抗议越战,吸食,追逐东方神秘,寻求外来宗教的庇护,崇尚性解放。很多人开始以打破常规为生,一些人因此变得富有和出名。1966年,她以一件户外装置作品参加第33届威尼斯双年展:1500个玻璃球铺设在草坪上,她光脚穿着一套金色的和服,朝向空中抛球。日本当局认为她破坏了这项展览。然而到了1993年,日本政府在威尼斯双年展中设立一个主题馆,以表示对她的尊崇。于是,她成为第一位单独代表日本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的女性艺术家。想要颠覆长久以来食古不化之日本艺术制度的年轻一辈,如今视草间为典范。她大胆的表现,总是传达出存在于其激进意念中的浪漫精神。草间弥生的艺术生涯有两个重要时期:上世纪60年代后的美国纽约,草间弥生成为震惊世界的前位艺术家;20世纪80年代后的日本东京,草间弥生以波尔卡圆点成为亚洲视觉艺术代表。如今已入耄耋之年的日本女艺术家草间弥生,让源头来自西方的波普艺术史写入了日本人的名字——无穷无尽的圆点和条纹,艳丽的花朵重叠成海洋,混淆了真实空间的存在,只有阵阵眩晕和不知身处何处的迷惑。草间弥生的经历和艺术具有传奇色彩,她从小患有精神分裂症,艺术是她治疗自己的一种方式。她是战后日本去纽约最出色的国际艺术家之一,并成为纽约前卫艺术的一员。她和小野洋子完全颠覆了日本传统女性的定义。她们在纽约参与反战、狂热的身体表演、铭心刻骨的异国恋、视觉冲击力极强的女性主义装置、写作诗歌和小说、拍摄自传电影。草间弥生邂逅了美国近代著名艺术家、雕塑家和实验电影先锋人物约瑟夫·柯内尔,两人一直相伴至1972年约瑟夫·柯内尔去世。伴侣的离去给草间弥生带来沉重的打击,她的精神问题越来越严重。1973年,草间弥生从纽约回到东京,离开艺术家与评论家,逃出媒体视野,搬进了精神疗养院。草间弥生应付无止境的幻觉的方法,就是将幻觉透过艺术创作呈现出来,她的作品中的那些圆点,其实就是幻觉幻听来袭时出现在她——作为一名精神病患者——眼前的“失常世界”。观者走近南瓜,其实就是在感受她的幻觉世界。南瓜在草间弥生的艺术里代表着世界,包罗万象。她从1944年开始创作生动有趣的大型雕塑,但日本社会过去30年很少知道草间弥生的传奇,直到五六年前,老太太创造的风格使其在75岁高龄突然出了大名。她的超现实的、受植物启发而创造的大型雕塑环境相呼应,足够给参观者带来魔幻般的体验,草间弥生至今已经为日本的长野和新泻、法国的里尔、美国的比佛利山等城市完成委托的大型雕塑展。这种装饰性雕塑是城市雕塑中比较大的一个类型,这一类雕塑比较轻松、欢快,带给人美的享受,也被称之为雕塑小品。这里专门把它作为一类来提出,是因为它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重要。它的主要目的就是美化你的生活空间,它可以小到一个生活用具,大到街头雕塑。所表现的内容极广,表现形式也多姿多彩。它创造一种舒适而美丽的环境,可净化人们的心灵,陶冶人们的情操,培养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为了舒缓晚年的神经紧张和病症,草间弥生每天坚持画一种红黄对比色背景上的圆点图案,这种图案风格又被用到造型类似南瓜的雕塑上,成为著名的草间弥生风格。

上一篇:小学语文如何有效的进行课堂教学 下一篇:小学数学教学中积极情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