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新课程标准下诗歌自学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8-15 08:16:55

浅论新课程标准下诗歌自学能力的培养

摘 要: 本文力求从诗歌教学的角度,探究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指出:调动兴趣,激发自学潜能是培养学生诗歌自学能力的前提;对接情感,培养感悟能力是培养学生诗歌自学能力的重点;转化知识,培养拓展能力则是培养学生诗歌自学能力的关键。并最终指出培养学生诗歌自学的能力,就是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诗歌学习习惯,提升审美情趣,诗意地栖息生活。

关键词: 新课程 诗歌 自学能力

新课程中的亮点之一是自主学习,如何做到叶圣陶先生所推崇的“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的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养成这样一种能力,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什么是自学呢?笔者认为自学能力就是学习者运用已有的知识、能力有效地撷取新知识的能力。自学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就学习过程而言,教师只是引路人,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学习中的大量问题,主要靠自己去解决。

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诗歌教学是一个难点,原因在于诗歌的解读具有模糊性和开放性。诗歌以高度凝炼、含蓄的语言来描写景物或抒发感情,所以有时诗歌的字词句所表达出来的意思并不是很清晰;又因为有些诗歌离我们生活的年代久远,所以理解起来显得模糊。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他们的阅历较少,而且个人体会的深浅也不一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当前高考诗歌命题中频频出现的开放性试题也正顺应了此趋势。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支离破碎地分析和指令包办,只会让学生兴趣寡然,更谈不上培养他们自读自思、自我感悟、自问自解、“自求得之”的自学能力。

那么应该如何有效培养学生诗歌自学的能力呢?

一、培养诗歌自学能力的前提――调动兴趣,激发自学潜能

要培养诗歌自学能力,最重要的是调动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德国十九世纪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得好:“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不错,如果有浓厚兴趣做引导,学生就会不由自主地投入到诗歌学习中去,从而在不知不觉中获取新知识。

在诗歌教学中,有效调动学习兴趣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四种:

(1)创设情境,以境致趣。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言:“词以境界为最上。”在教学中,创设能激发学生情感,有吸引力的环境,把学生引入诗歌所描述的情境中,使学生在感情上受震动,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产生学习的冲动,这是很重要的。如在教舒婷的诗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时,我用一首抒情味极浓的流行歌曲《我和我亲爱的祖国》将学生带入课堂情境中。在学完全诗后,我又用一首《歌唱祖国》作结,让学生在雄壮奔放的旋律中领悟作者深爱祖国的感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把握诗歌的意境美,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从而激发出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加强诵读,以读促趣。在班级开展丰富多彩的诵读诗文活动,营造诵读氛围,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好手段。只是诵读诗文的形式要多样化,甚至可以鼓励学生给诗文编歌谣,以歌曲的形式来吟唱诗文。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识记效果,通过悦耳动听的乐曲来吟唱诗文,激发学生诵读诗文的兴趣,增加学生诵读诗文的激情,更为学生搭建了展现自我的平台,从而触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神经。

(3)巧用画笔,以画激趣。由于诗歌与绘画有很多相通之处,而且许多动人的诗歌是融诗情画意为一体的,因此教学诗词可以把画面作为突破口。如在教《沁园春・长沙》一诗时,我要求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将诗人所描绘的绚丽多彩的秋色图,由文字变成形象的画面,将自己内心对笔下秋景的感悟借助画笔表现出来。结果,学生的画面超出老师想象的美。有的勾勒群山、层林、江水、船只、雄鹰的轮廓,用火红点染枫林,用湛蓝渲染天空,用澄碧浸染秋水,空中深褐的雄鹰,江上浅灰的小舟,绚丽缤纷的秋景让人如痴如醉。有的则用深深浅浅的颜色点染满山的枫叶,感觉像烈火在熊熊燃烧;用高低起伏的线条勾画江水的流淌,大小各式的船只仿佛在争相竞发;雄鹰在苍茫的天空振翅翱翔,游鱼在清澈的水底轻快嬉戏;生机蓬勃的秋景让人神采飞扬。以诗作画给学生们提供了驰骋想象的机会,这样的活动既增强了教学形式的丰富性,又强化了诗歌教学的审美趣味性。

(4)巧置悬念,以疑生趣。质疑解疑是启迪思维、深化审美的重要方法,用得好不仅会使教学生动有趣,而且诗词的意趣会容易被激活,从而使学生产生心志上的审美愉悦。学习新知识,实际上就是设疑、解疑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疑问,把它摆在学生的面前,使他们先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后激励他们去寻求“柳暗花明又一村”。如姜夔的《扬州慢》,在讲到“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时,我问:“废池、乔木怎会厌和言呢?是不是词人写错了?”在讲到“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时,我说:“月本来就是无声的,可经这么一说,反而觉得它是本该有声的了,这是为什么呢?”这些问题的设计,激起了同学们的兴趣,启动了同学们的思维。

总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推动人去寻求知识的强大动力,兴趣一旦形成,会让人受益终生。在这种前提之下,培养诗歌自学能力也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二、培养诗歌自学能力的重点――对接情感,培养感悟能力

诗歌是人类心灵的窗口,是情感的精灵,是灵感的造化。《毛诗序》也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学好诗歌,重点在于准确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深入挖掘诗歌的内在美。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诗歌自学能力,就必须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立足文本,加强解读能力。

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严重的误区:轻了文本的解读,轻了必要的双基。教师在教学中不大重视对文本的解读,不重视让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不注重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中对课文内容匆匆带过,重点难点都没理解清楚,就跨越课文让学生做许多合作、探究,或讨论、表演,或做些思想教育与“精神培养”的工作等等。这种做法是对新课程标准的严重曲解。

要知道语言是思想和文化的物质载体,诗歌的意义潜藏或凝固其中。要复活这一意义,把潜在或凝固变为现实,必须通过学生个体的主动阅读来诠释语言,从而准确解读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文化内涵。因此,要培养学生诗歌自学能力,立足文本,加强解读是基本功。我在课堂教学时总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感受、品味、思考、体悟文本语言,透过语言层面深刻理解文本,发掘出潜在的意义。“夕阳枯草寻常物,解读都为绝妙词。”什么叫“解读”?“解读”就是放飞思绪,“解读”就是展开联想与想象的双翼,“解读”就是迸发创新思维火花。何时能让学生思维达到“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效果,那正是诗歌自学要达到的境界,也是新课程标准的努力目标。

(2)架设桥梁,领略深刻内涵。

文本的作者与学生,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教学中,需要运用“知人论世”的手段,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上的感悟。

所谓“知人”就是要掌握作家的生平和诗歌风格,这是因为任何一个作家都有自己的艺术风格。这既是作家成熟的标志,也是一个诗人的审美理想与追求的体现,掌握了诗人的生平和风格,就可由此及彼地类推诗人的其他作品;所谓“论世”就是要了解作家的时代风貌,如果掌握了时代风貌,同时代作家所具有的共性,也就容易把握了。要让学生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流派有清晰的认识。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文学源头及其特点,还要让学生按照历史的顺序理清诗歌的发展脉络;既要让学生对各个时期的诗歌总体风格有所了解,还要让学生对各个时期的不同流派的风格特点、代表人物及重要作家有比较深的认识。

(3)指导技法,丰富鉴赏角度。

对于诗歌学习而言,领悟了诗歌内涵远未能见着诗歌全部的美,感悟诗歌的美还在于学生具备有丰富的鉴赏诗歌的角度。因此教师要“导之以法”,即教给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方法。

鉴赏诗歌的角度有很多,如艺术表现手法有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直抒胸臆、虚实相生、动静结合、托物言志、化用典故、对比、反衬、象征渲染等。语言风格有含蓄委婉、清新自然、飘远闲逸、恬然冲淡、沉郁顿挫、雄浑壮阔、古朴典雅、刚健明朗等。谋篇布局有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卒章显志、首尾呼应,有总分结合、由点到面、详略得当、巧妙过渡等等。有了这样的鉴赏依据,学生的思绪才能逐步深入到诗人的情思中去,往返于诗句的美妙音韵,流连于诗中的优美意境,不知不觉,解读意象,领悟内涵,品味诗理,真正做到感悟诗歌的别样美。

三、培养诗歌自学能力的关键――转化知识,培养拓展能力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无穷。”对于诗歌自学而言,就是说要指导并训练学生把从教师那里学来的规律性知识,转化成为自己探索知识,求取真理的自学方式。为此,教师应大力倡导学生广积累,多阅读,深鉴赏。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真知,动脑动手,活学活用,发挥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自我意识、自主意识、自控意识得到强化,并厚积博发最终形成良好的诗歌自学能力。

(1)勤于实践,实现知识的转化。

在老师的点拨诱导下,学生积累了一定的审美方法,但要最终形成一种自学的能力,还在于学生坚持不懈的实践。俗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的诗越多,审美的能力则越强。当然,要实现知识的最终转化,则需要教师的“导之以法”,即教给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

心理学指出:“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性和规律性的一种概括的、间接的反映过程。”学习诗歌的思维方法,当然也有其“一般性和规律性”,即比较、分类、归纳、概括、联想、假设、申引、拓展等。学生应在大量阅读鉴赏诗歌,勤于实践的基础之上,掌握自学诗歌的金钥匙。如诗歌按题材可分为写景抒情诗、咏物言志诗、即事感怀诗、怀古咏史诗、边塞征战诗等,把握每一类诗歌的特点加以归纳概括,如咏物言志诗,是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明白了这一点,这类诗歌自学起来就能游刃有余,驾轻就熟。

(2)抒写感悟,培养拓展能力。

自学诗歌不能只停留于“读”和“思”的阶段,大胆地“写”更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够让学生尝试自己写诗歌固然最好,写不出诗,写写读诗后的感悟也是不错的选择。现代诗歌理论界学者穆木天提倡“诗的思维术”,即“用诗的思考法去想,用诗的构成法去表现”。因为这样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加深理解和感悟,获得思想的启迪,使学生真正享受到审美的乐趣,并在拓展中提升自学的能力。要知道“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能够自己独立思考的创新者。”

例如在教《沁园春・长沙》时我要学生用散文化的语言,发挥合理想象,描绘诗中景物,结果有学生写道:一重重山、一层层树,让自然之神彩笔一抹,晕染得一片嫣红,比二月笑放的春花还要艳丽,比六月飘舞的彩霞更加瑰奇。秋水澄澈,秋江碧波,脚下的湘江,比秋天更加清澈晶莹,如碧绿的翡翠,如透明的水晶。江面上,千帆竞发,百舸争渡。仰视,万里无云的秋空,雄鹰奋振健羽,自由飞翔;俯瞰,清澈见底的江里,鱼群摆动鳍尾,任意遨游。多美的意境呀!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象中的某种东西”。可以说在这样的写作中,学生真正放飞了思绪,彰显了个性。

艾略特说过:“诗歌代表了一个民族最精细的感受和智慧。”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华民族历史的天空,诗人诗篇多若群星,灿若星汉。而新课程标准的意旨在于,诗歌教学重要的工作不完全在于教学生多少知识、教学生读懂多少篇诗歌,而是要培养学生诗歌自学的能力,并最终形成良好的诗歌学习习惯。魏书生老师就曾说:“自学能力是一个具有不同层次的、主体的范畴,是较为复杂的特殊能力。这就不能幻想通过一两次自学行动的过程使学生具备这种能力。每次自学过程好像点,自学习惯好像线,线才能组成面,最终构成自学能力体。培养习惯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关键,这个关键一接通,学生大脑这部机器就持久地运转起来了。”其实在后天的学习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一定意义上说,习惯的养成就是能力的形成。

真心地希望越来越多的学生掌握受用终生的诗歌自学方法,在诗歌美的熏陶和滋养下,提升审美情趣,不断地去追求美、发现美、表现美。并能在人生旅途面对权欲功利,浮躁喧嚣之时,仰望天上云舒云卷,笑看庭前花开花落,像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所梦想的“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或者说以审美的姿态去创造性地思考和追求人生的理想。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陈时见.课程与教学理论和课程与教学改革[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周庆元.中学语文教学原理[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

[4]陈培瑞.教育新的挑战与抉择.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5]张武升.教育创新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6]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上一篇:浅议新理念下的阅读教学 下一篇:试论图书馆馆员的继续教育与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