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于佳乃佳”在苏轼书法中的体现

时间:2022-08-15 07:59:20

“无意于佳乃佳”在苏轼书法中的体现

一、苏轼书法“尚意”的思想观点

(一)对作书之“法”局限性的认识

中国之有书法,与毛笔的使用直接相关。汉代蔡邕在《九势》中说:“惟笔软则奇怪生焉。”毛笔是柔软的,用毛笔写字远不如钢笔这样容易把握。古代人学写字无不从用笔做起,论书文字也以笔法为多。笔法始终是书法中最受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单从写字造“形”的技术层面而言,笔法无疑是中国书法首要的和最基础的构成要素,其次是结字。元代赵孟頫曾说:“法书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下面就从这两个方面来考察苏轼关于作书之“法”的看法。关于笔法,苏轼在《记欧公论把笔》中说:“把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欧阳文忠公谓余:‘当使指运而腕不知。’此语最妙。方其运也,左右前后却不免欹侧,及其定也,上下如引绳,此之谓笔正。柳诚悬之语良是。”

苏轼坚信笔法没有绝对固定的模式,当以书写便利为原则。在《书所作书后》中,他还说:“献之少时学书,逸少从后取其笔而不可,知其长大必能名世。仆以为不然。知书不在于笔牢,浩然听笔之所至而不失法度,乃为得之。然遗少之所以重其不可取者,独以其小儿子用意精至,碎然掩之,而其意未始不在笔,不然,则是天下有力者莫不能书也。”所以苏轼从不相信种种关于笔法的神秘传言。

从其本人和他人的叙述中可以看出,苏轼用笔的确“不合古法”,他使用笔墨的独特性突出表现为:不提腕,以手抵案;单钩执笔,握笔近下;执笔宽松,运笔过程中笔管时有倾斜;用墨浓而行笔速度相对缓慢,能够长时间不间断地连续书写。所有这些表现,其实都源自于长时间持续书写的需要,突出的好处是轻松、省力,很适合日常的大量书写,不会干扰经史记忆和诗文写作的思路。苏轼曾说:“婴儿生而导之言,稍长而教之书。口必至于忘声而后能言,手必至于忘笔而后能书,此吾之所知也。”不难推测,苏轼的这种用笔方法与自幼养成的书写习惯有关,是其所谓“少而习之手所安”的结果。

如果说苏轼提出的“把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的观点体现他关于事物永恒发展的思想的话,那么,他提出的“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观点,则体现了苏轼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前者从书法发展的角度证明了作书之“法”的局限,后者则从书体联系的角度证明了作书之“法”的局限。两者的基本精神是共同的,即认为所谓的作书之“法”,包括前人总结的所有用笔或结字的形式技法,都不足于解决现实书法活动的全部问题。“法”都是针对具体的书法现象提出来的,它的有效性必然是有局限的,而书法的现象是千变万化的,所以只相信“法”终归不能涵盖所有的问题。因此,苏轼提出“通其意,则无适而不可”,强调书法家既要学会“法”,更要超越“法”,在千变万化的书法现象中去寻求其背后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共同规律。关于“法”,苏轼在《东坡志林》卷八中有一段话讲得极为精到,亦可用于书法。他说:“法而不智,则天下之死法也。道不患不知,患不凝;法不患不立,患不活。以信合道,则道凝;以智先法,则法活。”总之,苏轼从实践和理论上对“法”的局限性的认识,为他提出的书法“尚意”主张提供了现实的思想前提,是其书法“尚意”主张的基本立足点。

(二)书法“尚意”观点的思想内涵

作为宋代“尚意”书风的主要倡导者和中流砥柱,苏轼关于书法“尚意”的论述很多,而最打动人心的莫过于以下几段:“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吾虽不善书,晓书莫如我。苟能通其意,常谓不学可。”

以下试结合这三段话的分析来考察苏轼书法“尚意”主张的思想内涵。

1.时代特征:“我书意造本无法”

“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是能够充分反映苏轼“尚意”书法思想时代性特征的诗句。曹宝麟认为,苏轼这句诗当为清人提出的“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中的“宋尚意”之所本。苏轼这句诗最突出的特点是将书法“尚意”中所谓的“意”与“法”明确地对立起来。宋代书法“尚意”的特征是与唐代“尚法”的对比中凸现出来的。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唐代书法“尚法”的历史前提,那么纵然宋人大谈书法以“意”为主,“尚意”也不会成为宋代或者某一时代最突出的特点。苏轼这句诗的重要意义恰恰在于它深刻地揭示了宋代书法“尚意”的历史必然性。

他的这种思想极大地影响了当时的文坛和书坛。后来宋人,如米芾、姜夔等人的书论中都有类似评论,然而,非但时间晚于苏轼,也多不及苏轼看法客观辩证。正是基于对历史发展的宏观把握和对“意”“法”关系的辩证认识,苏轼提出了书法尚“意”的主张,从而为宋代的书法发展明确了方向。魏晋间人作书处在“天下未平而法不立”之时,“莫不以其意从事,而不困于绳墨之间”,故而鍾、王意在笔先而为后世立法,及至唐代,“天下莫不趋于法”,逮至颜柳出,“集古今笔法而尽发之,极书之变”,不是让“后之作者,殆难复措手”了吗,宋人怎么办?跟着唐人走,就难有发展;回到魏晋去,既不可能,也不应该。苏轼的回答是:“自出新意,不践古人。”这是历史的选择。

2.创新意识:“自出新意,不践古人”

苏轼《评草书》云:“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实在语出惊人。当我们接触到苏轼“尚意”书论的时候,扑面而来的就是一阵凌厉超迈的“创新”之风。事实上,苏轼的整个文艺的思想皆以“意”相标榜,高扬起人的主体精神,强调不践古人自主创新,无疑是苏轼文艺思想最鲜明、最突出的表现特征。这不单表现在书法理论中,更表现在文学和绘画理论中。在谈到作文之法时,苏轼说:“檐州虽数百家之聚,州人之所须,取之市而足。然不可徒得也,必有一物以摄之,然后为己用。所谓一物者,钱是也。作文亦然。天下之事,散在经、子、史中,不可徒使,必得一物以摄之,然后为己用。所谓一物者,意是也。不得钱不可以取物,不得意不可以明事。此作文之要也。”文章是用来表达作者思想的,一切外在的事物,包括先圣的著述对于创作主体而言都不过是表现“意”的材料,或取或舍,以“意”的表达需要为准。绘画也一样。在《书李伯时山庄图后》中,他称赞李伯时“不留于一物,故其神与万物交,其智与百工通”,作画“皆以意造”。其书法思想与文学、绘画思想有相通性。苏轼谓:“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他说的“意”既然与“法”相对,那么“创新”就必然是“尚意”的应有之义。因此,在苏轼的文章中,“意”则往往与“新”联系在一起。

上一篇:以情理书 第9期 下一篇:基于网络文化视域的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探究